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今六十四名將中,為何只有此人,卻沒有姜維?這本書道出了原因

中華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這段漫長的輝煌歲月裡,華夏大地湧現了不少的傑出武將、聰明智者。到了唐德宗時期,人們特地從古代的傑出將領中挑選了一部分來進行總結排名,“古今六十四名將”也就應運而生。在古今六十四名將中,有八人來自三國,他們分別是蜀國的關羽、張飛,魏國的張遼、鄧艾,吳國的周瑜、陸遜、呂蒙、陸抗。

可以看出來,六十四名將中的八位三國大佬都是當時的精英,不過與鄧艾齊名的姜維卻沒有入選,這點讓人非常意外。

在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描寫裡,無論是武藝還是聰明才智,姜維都一點兒不輸鄧艾,雙方基本處於一個段位,尤其姜維的武力值更勝一籌。姜維出道就是巔峰:二十來歲時就可以戰平趙雲,更能運用智謀讓諸葛亮入坑。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際,天水城外,姜維遇到了趙雲,雙方在十回合內不分勝負。要知道,當時西涼韓家五虎圍攻趙雲,趙雲也不是對手,而姜維單人能平趙雲已經算有很強的武力值了。

除了武藝出眾外,胸中藏有謀略又能夠運籌帷幄也是姜維的優點。諸葛亮被公認為是《三國演義》裡的第一聰明人,通常只有諸葛亮忽悠他人,其他人很難騙到諸葛亮,不過姜維卻是個例外。姜維知道諸葛亮會進攻天水,於是提前設計好了埋伏圈,就等孔明兄入坑。誰知諸葛亮也非常配合,後來馬上入坑,蜀軍也再次吃了癟。可以看出來,姜維的智謀也超過了常人。

前面的兩次戰例已經表現出了姜維過人的才智與出色的武力值。再後來,諸葛亮收服了姜維,並將其培養成了接班人,而孔明死後,姜維也獨撐了蜀國幾十年,表現十分出色。此外,姜維與鄧艾還有過直接對話,雙方互有勝負,而姜維佔上風。在《三國演義》的描寫裡,姜維曾經多次次打敗了鄧艾,尤其兩次差點殺死了鄧艾,可惜鄧艾賄賂黃皓,後主召回了姜維,鄧艾才得以逃過一劫。

那麼問題來了:姜維武力值可比肩趙雲,智謀曾勝過諸葛亮,也親手打敗過鄧艾,為何卻不能入選六十四名將呢?《三國志》這本書道出了原因。

首先,有個常識必須弄清楚:《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現在流行的都是毛本;可六十四名將一說於唐德宗年間出現。換句話說,評選“六十四名將”的時候,《三國演義》還沒出現,因此評選依據則為陳壽的正史《三國志》。正史中的姜維並非如演義中那麼完美,同時戰績也不如演義中那麼給力,甚至人品存在缺陷,所以他才落選了排行榜。

《三國演義》裡的姜維非常孝順,而他能投降蜀國就是因為諸葛亮善待了姜維的母親。可據史書記載,姜維卻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三國志》記載:

“(姜維)少孤,與母居。”

這點與演義一樣,姜維從小就沒了父親,只與母親相依為命。可後來馬謖丟了街亭,諸葛亮被迫撤退,同時還轉移了三縣的百姓,可姜維卻沒有申請讓母親隨其他百姓一起撤離。就這樣,姜維“遂與母失”。

也就是說,姜維在可以帶母親離開的情況下卻放棄了母親,這點非常不孝。唐朝時期,德宗仍然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所以“忠孝節義”的思想依然束縛著每個人。姜維明顯不孝順,所以這個缺點影響了他入選六十四名將的行列。此外,正史中的姜維是主動投降了蜀軍,並非如演義中那樣是在意母親。所以“忠”也影響了他的入選。

另一方面,姜維的軍事才能也沒有演義中那麼出彩。據《三國志》記載,魏延曾在漢中修築了防禦工事,同時他也把重兵佈置在工事附近。由於魏延的穩步防守,因此魏軍無法攻破這些工事,每次漢中都能化險為夷。可到了姜維掌權時,他撤銷了魏延佈置的防線,並把兵力撤到了漢、樂二城,這個改變也導致了後來漢中失守的惡果。

六十四名將的評選以《三國志》為依據,而姜維在“忠孝”方面被人詬病,同時軍事才能也沒有演義中那麼出色,因此他無法比擬鄧艾,最終落選。因此,六十四名將之中有鄧艾無姜維的現象也在情理之中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與《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