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慈禧太后為何不學武則天當女皇帝?滿清祖先立下一條祖訓

慈禧活了73年,其中,掌握政治權力中心的時間就長達47年。在這47年內,滿清朝廷雖然先後有同治、光緒兩代皇帝在位,但實際上的統治者是那個坐在養心殿一卷簾子背後的女人——慈禧。

慈禧為何不乾脆廢掉同治或者光緒,學習武則天,自己登基做女皇帝呢?

到目前為止,中國有且只有武則天一位女皇帝。為什麼在唐朝,人們能夠接受一位女性皇帝呢?我想,可能與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有關。眾所周知,歷朝歷代封建專制王朝裡,女子的家庭社會地位普遍都比較低,唐朝女子卻是很特別的一群。在唐朝,女人在社會中的地位與明清不可同日而語。

在唐朝,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樣遊樂、讀書、做官。在這種寬鬆的環境下,唐朝出了不少女性歷史文化名人。如女官上官婉兒,女詩人薛濤,女歌手張紅紅、劉採春,女舞蹈家公孫大娘,女書法家吳綵鸞、詹鸞等等。【資料擴充套件:古代女官竟是皇帝手中玩物?大多數下場極為悲慘】

唐朝女子離婚或者死了男人還可以改嫁,並沒有誰來說三道四。《北夢瑣言》講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唐末戰亂頻繁,一位李姓將軍的女兒,在戰亂中嫁給一名姓董的小官吏。後來她顛沛流離找到了親屬,便對丈夫說:“喪亂之中,女弱不能自濟,幸蒙提挈,以至於此。失身之事,非不幸也。人各有偶,難為偕老,請自此辭。”

完全沒有“貞潔”“失身”這些概念。小董驚愕之外,居然也大大方方地讓她離去了。

俗語云,“女為悅己者容”,唐朝女子梳妝打扮卻多是率性而為,不仰男人鼻息度日。事實上,唐朝女子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社會上,都有較高的人身自由。

據《古今圖書整合》記載:古代女子列入“閨節”、“閨烈”的烈女節婦,唐朝最少,僅51人。在宋朝為267人,明朝為36000人。這說明在唐朝,女子還沒有大規模地淪為封建禮教的犧牲品。武則天能夠以中國唯一女皇帝的姿態出現在唐朝,至少在道德文化觀念上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但到了清朝就不行了(也許換了唐朝之外的任何一個封建專制王朝都不行)。自宋以降,女子在家庭社會中的地位就每況愈下。特別是到了清朝,女子幾成男子附庸(滿族女子的地位稍微好一點),毫無人身自由。

在婚姻方面,女子完全失去了自主權。不能自由戀愛,沒有結婚和離婚的自由。甚至丈夫死了,或者被丈夫拋棄之後,她也要遵守“從一而終”的倫理道德,哪怕餓死也不能改嫁。

為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唄。

為了標榜“三從四德”的倫理,從順治初期開始,清朝政府就大規模旌表“節婦”、“烈婦”了。到1749年的康熙年間,清朝旌表的“節婦”總數就達32521人,年平均2323人。這些被旌表的“節婦”、“烈婦”,時刻在提醒廣大的婦女:你們不是獨立的個體,你們只是丈夫的私有財產……

與之相匹配的是殉夫制度。一些婦女在丈夫死後或者自願、或者被迫自殺相隨,“不幸夫亡,動以身殉,經者、刃者、鴆者、絕粒者數數見焉。……處子或未嫁而自殺,或不嫁而終身”。

在社會上,清朝女子基本上沒有活動的空間。她們別說遊樂、做官,連讀書求學都是被禁止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嘛。所以,在清朝275年統治期間,中國竟然沒有出現一位女性官員,更別說女性皇帝了。

應該說,慈禧的聰明才幹不在武則天之下。憑著過人的心計和手腕,慈禧太后或許能夠隻手遮天,玩弄兩代皇帝於股掌之間。【資料擴充套件:慈禧太后一年消耗15萬個蘋果 竟是因為她有這一個怪癖?】但她權力再大,也不能徹底廢掉同治、光緒二帝,取而代之。一個原因是滿清祖先老早就立下祖訓:後宮不得干政。

同時,當時的社會環境遠遠不能與唐朝時候相比。武則天要當皇帝,會耍點手段即可;慈禧要當女皇帝,非改變整個社會“男尊女卑”的格局不可。這種格局一日不改變,她的女皇帝夢就永遠只能是夢想。

可以想象,假如慈禧一意孤行地要登基做皇帝,那麼,她不但要面臨康有為等保皇派,更要面臨整個皇族的壓力。搞不好雞飛蛋打一場空,連已經擁有的東西也丟了。

話說回來,既然擁有的實權已經超過了皇帝,慈禧太后何必還要冒那麼大的風險真要坐那個位置呢?也許正因為此,“辛酉政變”之後,慈禧才會把當皇帝的願望款款地放在了心底,聰明而低調地坐在那捲簾子背後,長達47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