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西晉八王之亂的背後:西晉王朝的特點,西晉諸王的膨脹慾望

八王之亂,在歷史上也是個異數。大一統的朝代不是沒出現過藩王內亂,但大多數在王朝前期,而且在平定內亂后王朝大一統的凝聚力更強。漢朝就是如此,元朝、明朝更明顯,清朝也不例外。

八王之亂就出現在西晉王朝前期,但是這個強盛的一統王朝竟然直接崩潰了。這不能不讓人仔細分析大崩潰之前的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

眾所周知,八王之亂摧毀了西晉的統治基礎。‘’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當初司馬懿借鑑曹魏妄圖重建中國的封建制度,希望再來個八百年,最起碼四百年的。

八王之亂,最先便是統領禁軍的趙王司馬倫協同齊王司馬冏起兵殺掉了賈后。

永寧年間(301年),趙王司馬倫毀掉惠帝自立。

司馬倫謀反以後,駐紮許昌的齊王司馬冏起兵征討司馬倫,駐守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與駐守陝西關中的河間王司馬甫起兵迴應。

洛陽城中的禁軍名將王輿也起兵抵制司馬倫,迎來惠帝復辟,殺掉了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以大司馬的真實身份進到京都輔政。

從八王之亂看出西晉王朝的特點

八王之亂,相互攻殺,沒有另立中央,這一點是和漢朝的吳楚之亂最大的不同,也不像明朝的靖難之役。從這次變亂之中,可以看出西晉王朝的特點。

泰始元年(277年),司馬懿制訂了王國置軍的規章制度,將封國分成大、次、小三等,不一樣級別可置不一樣數量的軍,但是,各王沒有地區行政權。同祖稱王的大國轄屬民戶兩萬戶,置軍從上到下三軍5000人。

之後又讓諸王擔任地區大都督,諸王是多少有了行政許可,又有了豐厚的部隊,如此一來,多王把握了封國的軍政實權。司馬懿本來以為即使兒孫們內鬥,最終政權還是能夠掌握在某個最強者手裡,這能促使王朝的生命力更長久。結果不盡如人意,奈何?

中國古代專制主義

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運轉,主要靠兩個因素:

第一,君主專制規章制度,非常是皇帝與丞相、地區首長、統兵重臣的關聯。

第二,擁有一個可以用心推行這一規章制度的統治集團,特別在關鍵的是,擁有一個有聲望、有才幹的皇帝。

二者缺一不可。西晉初年,上述2個要素基本具有。

但為什麼西晉諸王沒能實現一種封建制度呢?

尤其是八王中還有數人比較有軍事才能,能夠統治他們部下的少數民族。

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管領鮮卑;司馬越的弟弟司馬騰統治幷州。

當時的胡族居住中原,他們應該下大精力處理民族事務,並想辦法開疆拓土才對。就像漢朝的諸侯王尤其像吳國、楚國、趙國在這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貢獻,所以後來七國之亂時,漢朝中央幾乎沒有取勝的把握。

西晉諸王為何自帶災難性的惡果

明朝的燕王、寧王等人捍衛北邊,對付蒙古人!而西晉諸王幾乎毫無貢獻,只帶來災難性的惡果。這到底是為什麼?

許多人都用歷史的發展來看待問題。

柳宗元的《封建論》是這樣評價秦朝以後的‘’封建制度‘’的:‘’漢朝得了天下,矯正秦朝的過失,遵循周朝的制度,瓜分海內分封宗子功臣。數年之間天下大亂,漢高祖奔命扶傷不暇,被匈奴圍困平城,中了流矢,凌遲不救應的諸侯三代。後來漢武帝得到主父偃的計策實施推恩令,諸侯王才不危害中央。然而封建開始時,郡縣、侯國各佔一半,當時卻只有叛國而無叛郡,秦朝制度的優點十分明顯。漢朝之後的時代,百代之後的變化也不出於此。‘’

我們承認柳宗元的判斷,封建制度的好壞的展現還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但是為什麼西晉諸王幾乎沒有體現一點兒的‘’封建‘’優勢呢?

總結

這不能不說是西晉諸王的素質比較低下,沒有一個政治教科書所講的英雄人物。假設出現一個強者,統一諸王,即使謀朝篡位,帶來的危害恐怕也小得多,甚至不會出現‘’五胡亂華‘’的後事。

有人提出異議,這樣一個強勢人物會不會帶來天下大亂?

要知道漢朝末年的天下大亂,諸侯割據一方,幾乎每一個諸侯都有一把刷子,但是漢朝的混亂統治並沒有使少數民族企圖窺中原之心。

曹操、劉備、孫權哪一個沒有開闢疆土?使當時的少數民族‘’歸化‘’呢!所以說起這段歷史,讓人覺得西晉諸王幾乎都是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