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代公主嫁匈奴,為何幾乎都沒生過孩子?匈奴的以下3個習慣

古代中國不像現在,五十六個民族和平共處,古代中國面臨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外族人的覬覦,這個時候就要考驗這個朝代的綜合實力了,尤其是軍事實力。實力強大的王朝自然不懼這些蠻夷的騷擾,但是實力弱小的話,就不得不用其他手段與侵略者妥協。

其中最常用的一種手段就是和親了。和親一般指的是匈奴或者是其他少數民族的首領帶著禮品來拜見中原王朝的皇帝,表示自己原因與王朝交好和解,同時求娶一位公主當做妻子。而皇帝為了表示自己願意與他們和解的心意,就下嫁公主。

不過這個“公主”究竟是不是真的公主呢,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這位“公主”代表的意思很明顯,一方面是王朝對於匈奴等少數民族的安撫,另一方面就是停戰的標誌。一般匈奴這些少數民族接受了公主之後,就不會再頻繁地進攻中原了。

這種和親的情況在漢朝多有發生。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漢朝不應該是我國最強大的王朝之一麼,為什麼還要用這種近乎於討好的方式去和匈奴聯姻呢?那些皇帝真的捨得將自己心愛的女兒嫁到那種蠻夷之地麼?

但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歷朝歷代和親公主無數,為什麼大多數公主和親之後都沒有孩子? 為什麼多數公主下嫁匈奴都沒有子嗣?只因匈奴這3個習慣太“害人”。匈奴有什麼習慣,竟然能導致大多數公主沒有自己的子嗣?

歸納起來其實是很簡單的三點。首先第一點就是,匈奴每次來和親,都是為自己首領求的親,而他們首領的年齡已經很大了,就算想幹點什麼也是力不從心。而且他們的首領在那之前想必已有妻妾,和親公主說不定還沒有他們兒子大。

而第二點就是,匈奴首領也清楚,這些公主就是一個精美的擺設,一個代表漢匈之間和平共處的象徵。自己只需要把她們供起來就好,就當做一個精美的花瓶,而且,如果讓他們有了孩子反倒麻煩,說不定會影響匈奴內部的穩定。

第三點就是匈奴的習慣了,匈奴作為少數民族,保留著一些原始社會的傳統,比如這一任首領死後,繼任的下一任首領可以繼承他的妻妾。那些和親公主也是一樣的,年輕貌美的她們往往比老首領活得長久,於是在她們的人生中,可能經歷好幾任丈夫。

在這種情況下,和親公主們想要擁有自己的孩子可謂是難上加難。就拿我們耳熟能詳的“昭君出塞”的故事來舉例,大家對於這個故事都很熟悉,昭君本身是一個宮女,因為不肯賄賂畫師,美貌被埋沒,她主動選擇和親,下嫁匈奴。

匈奴首領對她其實很好,但是這裡終究不是家鄉,她再也回不去了,而丈夫也很快死去,她接著經歷了好幾任丈夫。這些和親公主雖然有著為民族大義付出的名義,但實際上她們卻並不幸福,少數擁有自己子孫的,大多也只落得一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