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李自成曾想退守河南,崇禎為何不直接退回來?只因他說了這一句話!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據《小腆紀年附考》卷四所載,就再李自成進入紫禁城前,曾向大明朝提出了一個條件:“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 ···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是,不奉詔與覲耳。”

這裡的大概意思就是說:“我李自成人多兵強,若想進入紫禁城定不費吹灰之力,但是,我也可以退守河南當個西北王。可是,這裡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給我百萬兩銀子。等我受封之後,我自當為大明朝廷馬首是瞻,但是,我卻不任由你大明朝擺佈。”

但是,都知道,最終大明朝沒錢,雙方的談判破裂了。

並且,當李自成將北京團團圍住之時,發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十分耐人尋味:

彰義門外住著一個花甲老人,當他聽說叛軍已圍困京城之時,他拿出了自己一輩子攢下的家底——紋銀四百兩,全部奉獻給朝廷,作為明軍的軍餉。這個可憐的老頭顫顫巍巍地來到戶部,將自己的家底奉獻給國家,然後,聽著城外的炮聲、喊殺聲,不由得嚎啕大哭。

崇禎聽說這件事後,當即,將這個老頭召進皇宮,封他為錦衣千戶。可惜,這個慷慨為國的老人家只當了一天官,第二天,皇帝便吊死在了煤山,大明王朝徹底覆滅了。

據記載:李自成進入皇宮後,從內宮中搜出白銀3700萬兩,這還只是白銀而已,其餘黃金、珠寶等更是不計其數。是掏一百萬兩軍費買一個太平江山,還是丟了國家送出3700萬兩白銀呢?這筆賬,恐怕連小孩都能算清,可惜,勵精圖治的崇禎直到上吊的那天也沒算明白。

其實,就在李自成進入紫禁城的前一個月,崇禎帝曾向大臣們借錢了。因為,此時的大明,已到了火燒眉毛的局面,無可奈何的崇禎,只能召集文武百官來商量對策,並且,急調吳三桂等將軍拱衛京城。

但是,調兵可以呀,沒錢怎麼能辦得到呢?

於是,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算了一筆賬,那就是:“若讓吳三桂的軍隊進駐京城,最少朝廷也應該拿出百萬兩,不然,軍隊根本無法維持呀。”聽到這個話,崇禎帝臉一黑,立馬就說道:“國庫里根本沒錢呀,百萬兩不是一個小數目,真是堪比割肉削骨的天文數字呀。”

雖然如此,但崇禎對“吳三桂保衛京城”這件事還是沒有放棄,他立即召集國丈周奎、魏藻德等人捐錢。周奎不願意捐錢,作為女兒的周皇后則從崇禎的私房錢中拿出五千兩給周奎。最終,周奎帶頭捐了三千兩,用得還是崇禎的私房錢,剩下兩千兩最後進了周奎的腰包。

李自成進入紫禁城後,至於這個一毛不拔的老國丈周奎,在一個月前剩下了大量捐款,還從中賺了兩千兩外快,一個月後,他就被農民軍五花大綁,連同他的五十三萬兩白銀一同被送進李自成的大營。

而當時,為國捐款五百兩的首輔大人魏藻德的下場又是如何呢?

他被一個鐵匠俘虜,搜刮了一輩子的家財成了農民軍的囊中之物,他的腦袋也被夾棍夾碎,死狀極其悽慘,就連他的兒子都被腰斬。總而言之,在大明王朝這隻身患絕症的駱駝被壓死之前,這些寄居在駝峰中的寄生蟲們,用一場“哭窮”的鬧劇宣告了駱駝的死亡。

想起小時候聽到的一則寓言,用形容這場鬧劇再貼切不過了:

話說,有幾個小猴子抬著一個大石頭,有個小猴子想到:“倘若,我假裝出力,他們一樣會抬著石頭走,這樣我比較省力。”沒想到,其他的猴子也都是如此打算的,最終的結果可能大家都猜到了:石頭掉到地上,砸了所有猴子的腳。大明朝何嘗不是如此呢?

而這些因為一己私利引發的鬧劇又告訴我們什麼呢?

首先,當達官顯貴們開始攀比鬥富時,說明,這個國家已經逐漸變態;而在達官顯貴們爭相鬥窮時,只能說明這個國家更加變態。而大明王朝面臨國難當頭之際,挺身而出的竟不是身居高位的頂樑柱們,而是那些連政治都不通的市井小民。

明朝敗局雖定,但是,這些終究只是客觀因素,直接導致明朝覆滅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還是因為崇禎帝的摳門。並且,對於他的摳門,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也可以說是“因果報應”。

古代的驛站結合招待所、郵局之職能,是國家必不可少的通訊設施,明朝的驛站堪稱當世最先進的通訊系統。然而,有個御史毛羽健卻深受驛站之害,毛御史在京城討了一房小妾,沒想到這件事被他的原配聽說了,於是,毛御史的內人藉助驛站系統千里迢迢地來到京城興師問罪。

經歷了河東獅吼的毛御史遷怒於驛站,向崇禎上了一本奏摺,在奏摺中陳述了驛站之害,還說:“撤銷驛站不但能節省國家經費,還能防止驛站官員從中揩油。”摳門的崇禎聽了毛羽健的闡述後怦然心動,立馬金口一開:“全國驛站通通撤銷,驛站工作人員全部遣散回家。”

就這樣,由於毛御史家雞毛蒜皮的小事,全國幾萬名驛站工作者在一夜之間成了無業流民。在這場撤銷驛站的鬧劇中,陝西深受其害,無數陝西籍驛站工作者,就此過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巧合的是,在陝西的失業者中,有個叫李自成的青年。

李自成未失業前,雖然,位卑言輕,但是,混個溫飽不成問題。若非朝廷撤銷驛站,李自成的一生可能在養養馬、送送信,腳踏實地地幹上一輩子。倘若,時局穩定,身為驛卒的李自成沒準能攢下幾個錢,討上一個老婆,再生下一雙兒女,悠然自得地過完一生。

可惜,世事無常,李自成失去了賴以為生的生存手段,想要活下去就得另謀生路。對於一個血氣方剛的大漢來說,還有比殺人越貨更簡單可行的生計嗎?後來,發生的故事大夥都清楚了,這個老實本分的陝西漢子,就這樣因為崇禎的摳門化繭成蝶,掀起摧毀大明王朝的颶風。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開啟正陽門,迎劉宗敏所部軍,中午,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步入內殿。此時崇禎帶著太監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宮,大臣皆己逃散,最後崇禎前往景山自縊,史稱“甲申之變”。

參考資料:

【《明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明史·卷三百九·李自成傳》、《明末真打不起仗麼? 論亡國之君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