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遠山的迴響 | 都市金領“慧”種地 拒絕“躺平”帶老鄉轉型新農人

編者按:

村莊中,汗水滴下種子發芽

遠山裡,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壯

央廣網特別推出系列報道《遠山的迴響》第二季

記錄鄉村振興的新農人故事

譜寫新時代的山鄉鉅變!

眼下正值晚稻結束收割、油菜開始播種的時節,在江西省南昌縣蔣巷鎮,一望無際的萬畝良田不見一個彎腰播種的農民。湛藍天空下,只有幾架臂展兩米、紅黑相間的無人機緩緩起飛,機上搭載著播種器。無人機在低空勻速飛行,將希望的種子撒進農田……

無人機播種油菜籽(央廣網發 胡斐 攝)

這裡是江西首個“萬畝智慧示範農場”:在這裡種地不按畝算,而按千畝、萬畝算;在這裡農民不用鐮刀、鋤頭,而用先進的智慧化裝置……農場的主人鄒泰暉看著天上緩緩飛過的無人機,感嘆道,“以前搶農時靠人幹活,現在我們靠手機就能種地。”

無人機在空中播種,無人旋耕機在田間翻耕,透過大資料、物聯網等資訊化技術的應用,這片萬畝農田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26個人就可以種1萬畝地。

然而,誰能想到,這位智慧農場的操盤手,竟是剛從國際大都市“金領”辦公桌上轉型下來種地的“新手”。

江西首個“萬畝智慧示範農場”的主人鄒泰暉(央廣網發 胡斐 攝)

從大上海到小山村 “都市金領”選擇回鄉做農民

鄒泰暉,祖籍南昌,戶籍在上海,搞過銷售,幹過廠長,可以說衣食無憂,是一名事業成功的“都市金領”。2018年,50歲的鄒泰暉瞅準智慧農業的廣闊前景,執意離開大城市,回到家鄉當起“種地新手”。

剛開始,得知鄒泰暉要回鄉下種地,很多人不理解。“都50歲了,還要扛鋤頭種地嗎!”“人家都是從鄉下到城裡去,他偏要從城裡還是大上海回鄉下!”……面對種種質疑,鄒泰暉沒有解釋那麼多,他就是想大幹一場,在年過五十知天命的時候,回到家鄉的紅土地上再幹出一番事業來。

妻子起初也不同意:現在生活順遂,女兒正好也出國深造,忙碌了大半輩子終於可以慢下來,過安穩日子就好,為什麼還要去折騰?

“我對愛人說,你讓我再拼一把,能成就成,不成再說。但至少我要試試,大不了從頭再來,我不後悔!”

一句“大不了從頭再來,我不後悔!”看似是給了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實則是斬斷了所有的退路。只有無路可退,破釜沉舟,不留任何餘地,才能真正做到不後悔。

妻子被他說服了,跟著他從高樓林立、人聲鼎沸的大上海來到了遍地沃土、雞鳴狗吠的小山村。

鄒泰暉如願以償在南昌縣蔣巷鎮開始了二次創業。

“之所以選擇回來,其實還是一種信念和情懷吧,我看好智慧農業這個方向,覺得廣闊農村大有可為,我們江西是農業大省,我必須要為家鄉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做一點事!”鄒泰暉坦言。

創業路上充滿艱辛,轉型做農民的鄒泰暉遭遇了種種困難:資金不夠、村民不願意流轉、種養經驗不足……一個個現實的問題擺在他眼前,如同一座座大山將他壓得喘不過氣來。

但糟糕的現實並沒有將他打敗。

“我是那種做什麼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做好的人。哪怕再難,只要做了就要盡全力把它做到最好。”鄒泰暉說。

資金不夠就想辦法湊,跑銀行、作抵押、要政策,鄒泰暉將自己在上海的房產抵押給銀行貸款了600萬,找到幾個志同道合的合夥人與北京一家農業現代化科技服務企業共同合作,先後融資3000萬進行農場高標準農田改造和智慧化建設,按照機械化耕種、數字化管理、生態化發展、訂單化銷售的模式,規模化種植優質水稻。

村民不願意流轉就請當地村鎮幹部作保,鄒泰暉挨家挨戶做工作:承諾農技及農機作業培訓,推廣先進技術,進行農機協同作業;承諾幫助傳統種植戶轉型成為新農人,吸納到農場做職業農民,每月支付豐厚工資和獎金;承諾以高出當期土地流轉價15%的價格出資流轉……鄒泰暉的誠心打動了鄉親們,2021年時已經流轉到13637畝高標準農田,涉及5000多戶農戶。

經驗不足就向專業團隊請教,請求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水產科學院等機構提供幫助與支援,開展綜合種養技術合作,學習側深施肥、測土配肥、水稻大缽體毯狀苗機械高效移栽、高產再生稻栽插等農業新技術,結合稻油輪作、稻蝦共生等特色種養模式,不斷提升經濟效益。

鄒泰暉接受記者採訪(央廣網發 胡斐 攝)

經過不懈地努力,如今鄒泰暉的智慧農場初具規模,全程實行機械化、數字化種植,糧食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糧食品質不斷提升,生產的糧食從田間到舌尖全程不落地,全程可溯源,年產優質水稻超萬噸。

帶領老鄉轉型新農人 他的夢想是和鄉親們一起致富

從“會”種田到“慧”種田,科技改變了傳統農業,也孕育出新農人。在鄒泰暉看來,所謂新農人,不僅要有科技裝置的加持,具備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術能力,更要有一種熱愛農村熱愛土地的情懷。

鄒泰暉農場裡的無人農機裝置(央廣網發 胡斐 攝)

“現在幫我打理這1。36萬畝農田的,有26名‘新農人’。”說起這些“新農人”,鄒泰暉如數家珍。

49歲的劉士國是蔣巷鎮三洞村村民,過去打理自家5畝薄田累得夠嗆,頂著日頭,汗流浹背,滿身泥濘。如今,劉士國只需拿著手機遙控駕駛“鐵牛”,農機上加裝攝像頭和感測器,就能即時瞭解農機耕作層深度、耕作面積等情況,不用下田就把地種了,靠著在南昌大田智慧農場當專職管理員,他每月能領6000多元工資,年底還有幾萬元績效獎。

48歲的婁助雲以前在外地務工,2018年,喜歡擺弄各類機械的他聽說村裡來了個“種地新人”要搞智慧農業,毅然回鄉加入農場。經過專業培訓後,他很快上手負責農機管理維修,年收入10多萬元。工作不累,幸福感滿滿。

27歲的範鵬以前是一名卡車司機,風裡來雨裡去,2020年他來到大田,專門負責無人機植保,每個月除了5000多元的保底工資外,還按畝地拿提成,年底再分績效獎金。“一年下來能有10多萬元。”提起收入,範鵬樂開了花。

新農人範鵬接受採訪(央廣網發 胡斐 攝)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堅持,所以才更離不開。

從最初的2000畝流轉地到現在的13637畝高標準農田,從最初只有田埂邊上5個集裝箱板房,到現在各種型別的現代農業自動化裝置,鄒泰暉說,這些年他在高標準農田改造和智慧化建設上持續投入,並沒有多少盈利,但對鄉親們的承諾無論如何都要兌現。

四年來,向村民支付近700萬元土地流轉款,向村集體支付管理費62萬元;吸納26名種田能手成為新型職業農民,每年支付工資和獎金近300多萬元;推廣先進農業技術及新型農機運用,並與農機專業合作社簽訂農機作業合同,進行協同作業,僅水稻收割作業一項就支付近100萬元的作業費用,帶動周邊合作社做大做強。

“做給老鄉看,帶著老鄉幹,幫助老鄉賺!”鄒泰暉說,他不是來家鄉賺錢的,他的夢想是要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

鄒泰暉和他的農場(央廣網發 胡斐 攝)

以前憑經驗,看天吃飯,現在靠科技,智慧賦能。隨著農業資訊化和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智慧農業時代已經到來,在科技的助力下,新時代的種田人鄒泰暉信心滿懷。

談到智慧農場的未來發展,鄒泰暉也有了詳細計劃,他打算透過土地流轉和土地託管的模式,2022年前把糧食種植規模擴大到20000畝,三年內實現50000畝的規模。“透過一、二、三產的高度融合,讓我們的農民增收、農業增值、農村增色,把這個區域真正打造成我們的魚米之鄉。”

“我覺得我是那種永遠也停不下來的性格。沒有任何人推著你向前走,但是自己的內心會推著你往前走。”鄒泰暉說。

萬畝農田孕育豐收希望(央廣網發 胡斐 攝)

隆冬十二月,土地悄悄蟄伏在稻茬下休養生息,它們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綠草破土,等待著春暖花開。到那時,蓄勢了一個冬天的拖拉機將像脫韁的野馬,衝進稻田,盡情馳騁,耕耘美好的春天……

總監製:張軍 於鋒

監製:王薇 趙淨

記者:王一凡 胡斐

策劃:關宇玲 孫瑞婷

影片:王一凡 胡斐

設計:張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