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宋詞與科舉|1:古往今來最牛的勸學詩,出自皇帝之手

本系列的主題,是宋詞(詩)與科舉的故事。把一個既不是科舉出身、又不是著名詞(詩)人的皇帝,作為全系列的開篇,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然而,本篇所要介紹的這位北宋皇帝,卻是個科舉史上極有看點的人物。說他是中國歷史上在科舉、乃至在教育方面最有影響的人物,似乎也不為過。所以,將他作為本系列的開篇,也不無道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勸人讀書向學的格言,在中國幾乎老幼皆知、婦孺盡曉。可以這麼說,它在無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上,影響了中國一千多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中國社會。然而,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兩句著名勸學格言的版權所有者,卻是北宋的一位皇帝。

趙恆,是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侄子、宋太宗趙光義的兒子,出任大宋王朝第三任皇帝,廟號宋真宗。跟自己的伯父、老爹一樣,宋真宗也很重視教育、重視科舉考試,毫不動搖地踐行“重文抑武”的大宋基本國策。為了給讀書人勵志,更是為了勸人向學,營造一種尊重知識、重視教育的良好社會環境,宋真宗親力親為,寫下了一首詩味不是很足、有點近似於古代順口溜,但是歷史影響無兩的《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這前面四對排比句,在加上末尾兩句點題,便是宋真宗《勸學詩》全貌了。

在古代,有不少名人寫過勸學詩,在此略舉幾例。“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是唐代大書法家、名臣顏真卿的《勸學詩》。“讀書不患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這首《勸學詩》,出自唐代大文豪、大詩人韓愈的手筆。“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宋代大學問家朱熹,則寫了這樣的勸學詩。“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晚唐詩人王貞白的這首名作《白鹿洞》之一,雖然標題不是“勸學”,但內容也是告誡人們珍惜時光、勤奮讀書學習。“一寸光陰一寸金”,更是成為千古勵志名言。不過很多人不一定知道,這一名言的下一句並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那只是後人接續上去的。

這幾位名人的《勸學詩》,歷史知名度也很高、影響也很大。如果從語言、格式、韻律等文學層面分析評價,這幾首詩都要高出宋真宗的《勸學詩》不少。但是,無論是受眾面之廣泛,還是深入人心的程度,以及對於歷史和社會的影響,這幾首詩都無法與宋真宗的作品相提並論。可以這麼說,宋真宗的這首詩,是史上最牛的勸學作品,沒有之一。

從內容上看,宋真宗的《勸學詩》似乎不夠正能量,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的誘惑過於直接,過於赤裸裸,缺乏正面的勵志引導意義。但是這些平直無華、通俗易懂至極的語言,卻能直擊人性之軟肋,形象直觀地告訴人們發奮讀書的好處。對於草根百姓而言,這些話的引導作用,遠非普通說教可比。“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其中的巨大反差,不言而喻。想徹底翻身、過香車寶馬美女豪宅的好日子,甚至是一步登天、名揚天下麼?那你還等什麼,趕緊好好讀書去啊,讀好了書去參加科舉考試呀。一旦金榜題名,這一切就都不在話下了。

科舉制度在中國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社會。如果要搞個科舉史上影響力人物排行榜,憑藉自己的《勸學詩》,宋真宗可以當之無愧地排在第一的位置。因而,宋真宗與科舉考試關係的緊密程度,也是無可比擬的,雖然他從來未曾,也沒必要去參加什麼科舉考試。

宋朝的科舉,在繼承唐代做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進和完善,使之逐步趨於制度化、規範化。在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幾任皇帝的倡導首肯下,宋代科舉創造出了很多影響久遠的制度性措施,比如“鎖院”、“糊名”、“謄錄”、“別頭試”等等,進一步強化健全了制約監督手段,較大幅度地提升了科舉考試的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這項制度的公平公正。

為人們所熟知的科舉“殿試”制度,在宋代被固化為制度層面的規定。“殿試”制度實施之後,皇帝就不再只是名義上的科舉考試主考官。自宋代起,到了“殿試”環節,那些比較勤政的皇帝們,通常都會親自扮演實際意義上的主考官角色。而宋真宗,就是比較勤政的皇帝。從這個角度講,宋真宗與科舉考試的關係,也是極為緊密的。凡此種種,將宋真宗和他的《勸學詩》,當做“宋詞(詩)與科舉的故事”楔子性質的開篇,也無不可。

作為皇帝,宋真宗同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這些明君英主相比,自然相差太多。在他的執政經歷中,能拿得出手的政績亮點,並不是太多,更不要說建立什麼叱吒四海、驚天動地的豐功偉業了。但是總體而論,宋真宗算是個不壞的皇帝,也是有一定作為的。最起碼,不能把他劃入昏君暴君之列。

在歷史上,宋真宗常被提及、最為亮眼的業績,當屬他御駕親征,與大遼簽下“澶淵之盟”。在一些史家看來,以“澶淵之盟”這樣帶有屈辱不平等條約性質的方式,結束與遼國的敵對征戰關係,不夠解氣過癮,留下了一個很大的歷史遺憾。“澶淵之盟”,是宋真宗膽怯畏戰的產物。大宋本應當借相對有利的戰場形勢,直搗黃龍,奪回幽雲十六州,一統中華,成就一番千古偉業。但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這樣的想法只能是一廂情願的意淫。

與其說宋真宗膽怯畏戰,不如說他有比較清醒的政治頭腦和眼光。想必宋真宗已經清楚地認識到,憑自己的能力和北宋的軍力,不足以徹底滅掉遼國,實現一統天下的宏偉目標。既然打來打去誰也搞不定誰,那就不如各退一步,以時間換空間,贏得一段較長時間的戰略休整期和發展期。“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兩國之間在接近一百年的時間內,再無大規模的戰事發生,這未嘗就不是兩國人民的福祉。

大宋立國之後,從第二位皇帝趙光義開始,軍力就已經開始走上下坡路。同敵國異族交戰,屢戰屢敗,飽受欺凌。這樣的衰落速度,也實在是太快了一些。在打不贏遼國的情況下,只好簽訂“澶淵之盟”換取和平。金國坐大之後,大宋落井下石,玩了一把“聯金滅遼”,總算出了一口憋了一百多年的惡氣。

沒成想,遼國滅亡之後,大宋又被金國按在地上摩擦不休,到頭來被人家抓了兩個皇帝、奪去半壁江山。跑到江南苟安之後,還是被金國折騰得焦頭爛額,時刻處於一種朝不保夕的焦慮狀態。要不是岳飛、韓世忠、虞允文幾個人拼死硬撐,南宋政權就連塊遮羞布都沒有了。

蒙古崛起之後,大宋再次扮演了牆倒眾人推中的次要“眾人”角色,又玩了一把“聯蒙滅金”。在玩死金國的同時,國祚延續三百多年(南北宋合併計算)的大宋王朝,也被蒙古鐵騎給玩死了。關於大宋王朝死掉的原因,多數史家給出了這樣的標準答案——“重文抑武”。

不少史家喜歡站在後來者的立場上,為一些王朝的覆滅尋找原因。為之惋惜者,亦不在少數。尋找原因可以,為之惋惜大可不必。每個封建王朝都希望千秋萬代永不他姓,但是這樣的封建王朝不會存在。像那種近親繁殖的家天下,一代不如一代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直至最終走向滅亡。不亡於“重文抑武”,也會亡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比如唐代的“藩鎮割據”“官員黨爭”“宦官干政”,比如明代的“東林黨”與宦官惡鬥,比如清朝的僵化保守,等等。

“重文抑武”的宋代,雖然軍力羸弱,但是經濟商貿發達、教育文化科技繁榮、社會環境相對寬鬆開放,也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獨有的輝煌,比如宋詞。不管怎麼被外敵折騰,大宋王朝一以貫之地重視教育文化,堅持不懈地搞科舉考試。相較於其他封建朝代,生活在大宋這樣一個王朝,對於草根百姓尤其是讀書人而言,也未嘗不是一種福氣。所以,在“重文抑武”的問題上,既沒必要苛責始作俑者宋太祖、承上啟下者宋太宗,也沒必要苛責本篇主角宋真宗。

壹點號谷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