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作者:鬼府烤鴨

書接上回,自從接手了設計模擬工作,平添了滑鼠中鍵舒適度的這個煩惱

人到中年,這個事情不解決總覺得哪裡不對……

於是近乎瘋狂的蒐羅滑鼠,改裝微動,樂(chun)此(shu)不(xian)疲(de)

2月份發現了雷蛇的蝰蛇 V2X 中鍵很舒服,但其實在這之前之後對於滑鼠的執念一直都在

在 V2X 之後相繼改造了戴記嚴選賣不出去的MS420DS,卓威的EC1,甚至想要搞一臺停產的頂級外設EM945……

而在這之前,其實有一臺可換微動的 ROG戰刃2 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最近為了更好的手感,研究了很多網上的拆解影片,試圖透過獨立的中鍵機械結構

而不是簡單的用編碼器和一個微動湊箇中鍵的滑鼠繼續折騰

除了上面提到的買不到的 EM945,還入手改造了一臺微軟 IE3。0 復刻丟在辦公室

接著就有了這臺 ROG 戰刃三代的登場

說是無線,其實是三模,理論上應該比二代的元件只多不少

但是三代的包裝盒明顯比二代要精簡的多

某“紅點大獎”,印象中前幾年被大眾歸為了“給錢就評”的那一趴了

不過這個將總體偏向於外觀設計,不在本帖探究之列,我下單時甚至都不知道 ROG 也會去參評這個評獎。

包裝背面簡單宣傳了一下自家產品的DPI啊 微動啊 RGB效能增強器什麼的

開箱,包含滑鼠本體,分離線纜, C to A 轉換器,備用腳貼

兩枚歐姆龍替換微動,一個拆微動的架子,以及說明書和信仰貼紙

2代戰刃有兩根線,一長一短,長的編織線硬到輕鬆掃倒桌面上的各種擺件的程度

但是三代這根線,軟到令人覺得新奇,基本上類似面部套包了四根無絕緣層的線的那種感覺

此線勢必不能作為快充使用,所以還是得收起來防媳婦兒……

USB C to A 轉換器,附帶敗家之眼凌厲裝飾

如今家裡各種訊號都裝滿了,2。4G 訊號隨隨便便就會被幹擾的不成樣子

所以這個東西,就是為了配合那根超軟的線,拉近滑鼠和接收器的距離

三代附送供替換的微動,二代送的好像是金色TTC來著

至於那個金屬夾子,三腳微動應該用不上,五腳微動也許需要。

五腳歐姆龍光學微動,編號D2FP-FN

然而至今內外網都沒有找到更詳細的引數

一套四枚備用腳貼。

戰刃2 和戰刃3 拆解的時候,都不需要揭開腳貼

所以這一套真就是為了對應磨損用的

如今啊,是個 PC 裝置的,連主機板也會送個貼紙了

不過說實話,這隻眼睛給人的感覺還是不太好代替

滑鼠本體正臉。

依舊是非對稱設計,使用時能夠鬆解一部分手腕的壓力

左側拇指附近做了一點鏤空設計,有 RGB 可以透出來

右側是一整塊帶有 ROG logo 的斜紋裝飾

戰刃3代的滑鼠兩側都取消了膚感橡膠貼片

底部,四塊碩大的腳貼

以及“該有的認證我都有”的裝置資訊貼紙

底部上方兩個開關,分別是切換三模似的撥動開關

和藍芽模式下的配對按鈕

底部則是一個配置檔案切換按鈕

和接收器磁性收納槽

像接收器這種犄角旮旯的地方

ROG 字樣也是不能不出現的喲

與戰刃2代對比,外觀尺寸小了一圈

但是手感上尺寸差異不大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另外最直觀的差異是表面圖層

除了顏色的改變,三代塗層表面不再那麼光滑

但指紋收集和打油能力恐不可小覷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另外與二代相比,手掌支撐部位稍低了一點

整體使用會在趴握基礎上,手指要向抓握狀態偏移一點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滾輪與手指接觸面更加平面化,指腹壓強明顯降低,更加舒適了些

三代的 USB 介面改為 Type C ,且不在像二代那樣深度內陷,線材的通用性增加了

但是相應的線材與本體之間的固定不像二代那麼牢固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三代的底部螺絲由二代的四顆改為兩顆

雖然更換微動的機會不會很多,但是能省一步是一步吧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最近瘋狂改造滑鼠落下的後遺症——封鼠必拆

儘管這是一臺近 600 全新的 ROG,也沒能讓我收心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ROG 定製的紅色透明微動相當的吸睛

這裡也能看出來 戰刃3 的滾輪中鍵有自己的一套機械機構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右側內構可見滾輪 RGB 排線和電池排線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左側內構可見滑鼠側鍵微動和滾輪編碼器排線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側鍵採用了固定焊接的微動,電路板上還有滑鼠左側文字透窗的 RGB 燈珠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後方內構可見一大包的聚合物鋰電池

以及照亮敗家之眼的 RGB 燈珠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繼續拆,側鍵 PCB 與電池支架長在了一起

不過使用了 FFC 排線,預裝時的折角相當的大

恐怕經不起太多折騰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電池包用了大片雙面膠黏在支架上,不宜拆解,也沒法確定它的標稱容量了

不過既然無線滑鼠開了 RGB,也不會指望它能撐幾個月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這個獨立的滾輪中鍵機構,也是我買它的主要理由

就是為了證實一下這複雜的一坨,能不能打過直接插在編碼器上的那種草率型中鍵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然後我還拆下了滾輪的 RGB 燈,倆燈珠一個柔光罩

PS:這個柔光罩啊,能不拆還是別拆了……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編碼器一側,直接鑲嵌在槽裡了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以往所有的滑鼠,編碼器壓力調教也逃不出被我的五指山

可惜這個編碼器,是沒希望調教壓力了……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兩塊元件拆下來,看到了主機板本體

然而到了這一步,事情開始偏離了我設想的劇本

是的,我翻車了……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因為我赫然發現中鍵的微動不是中間的方形微動

而是扁扁的帶著一個黃點的凱華家奇奇怪怪的東西!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就在這個插著根呆毛排線的狀態下

我與主機板對視了很久,猶豫是否要申請個7天無理由

但是最終折騰的靈魂助我找到了辦法

於是,繼續拆!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拿掉正面殘留的排線,其實主機板上也沒剩什麼了,

就剩背面的透鏡和撥動開關帽了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等等,還有他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主機板拆乾淨了之後,我端詳起了外殼

發現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按鍵部分與後殼有一個微妙的高低差

那其中必有玄機啊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於是拆掉尾部的兩顆螺絲,還有前部一個藏起來的螺絲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便取下了這塊白色半透明的外殼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也就是 ROG logo 的透窗孔,這個角度有點像一個鋼盔哦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這次戰刃3的左右鍵啊,不再是一體注塑靠材料變形的連線

而是用了一根鋁棒作為轉軸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按鍵末端也設定了一根彈簧,這樣組成一個槓桿機構

讓按鍵處點緊貼微動觸點,消除所更換微動的造型誤差造成的空稱

這點比戰刃2強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中框尾部是 Logo RGB 的遮光罩

和一塊負責收納接收器的磁鐵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中框右側,時下流行的“輕量化”滑鼠洞洞流……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除了背殼和左右鍵,其他按鍵都是融化材質之後焊上去的

所以,沒得拆了……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這便是被分屍後的全貌,左鍵想必與右鍵是同樣的結構

為了避免彈簧丟失,就沒動它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新型相容5腳微動的快換插座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光學引擎:PAW3370

既然決定了不走7天無理由

那也必須想辦法達成自己目標不是?

當時已經確定了那個黃點凱華矮微動不符合我的要求了

於是肉眼測量了這個微動的造型尺寸,大膽地動了烙鐵,在放棄保修的路上越走越遠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於是在空間本不富裕的主機板上

強行擠入了一顆日產方形微動,將壓力降低至0。6N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之後對滾輪機構的十字按壓柱進行打磨,降低至與邊框平齊的位置

原微動開關和方形微動的針腳間距雖然相同,但觸點的水平位置不同

此時觸發方形微動觸點的位置,其實已經是邊框了

之後對滾輪機構的限位突起進行打磨,使得中鍵不會被組裝時的螺絲壓力觸發即可

啊對了,ROG 嘛

怎能不秀一下燈光呢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拆稀碎 篇一:【拆稀碎】距“完美”只差一個微動 —— ROG 戰刃 3 改微動

以上就是最近又一次大動干戈的折騰

為此還買了一把新的電烙鐵和吸錫器……

改動後的 戰刃3 和 微軟IE3。0 都符合了我個人的使用習慣

分別安排在家裡和公司服役去了

躁動的心隨之稍微平靜了一點

但彷彿大概估摸著肯定是沒有完全熄滅的樣子

什麼時候憋不住了再說吧

下一個搞什麼呢?

是 KONE Pro Air

還是 ROG 魔刃 X

又或者……我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