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養豬專業村搖身一變成網紅旅遊村!海寧這個村怎麼做到的?

提起海寧袁花鎮長嘯村,人們想到的是集中連片的太陽能光伏板,又是遠近有名的網紅旅遊村,然而過去的長嘯村卻是一個養豬專業村,產業結構單一,村容村貌髒亂差,如何在短短的幾年間實現蝶變躍升?村黨委班子帶領全村3900多名村民,在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書寫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這些天,長嘯村黨委書記許國初行動不便,可村裡工作一天不能耽擱,他每天就拄著柺杖堅持上班。聽說村裡康脈農業科技公司桑黃豐收,他就趕了過去。

這家公司是他年前從長安鎮老鹽倉引進的,這是公司落戶長嘯村後培育出的第一茬桑黃。走進恆溫恆溼培育室,一支支菌棒上結滿了黃澄澄的桑黃,他很是欣慰。

“現在有40名村民在這裡上班。”公司董事長鬱國初說,“我們會適當放一些利潤給他們,帶動老百姓共同致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產業引進以後,廠房也好,服務也好,我們都已經落實下去了。透過一到三年努力,我們把桑黃產業做到產量將近50噸左右,產值達到將近3個億,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做優。”許國初說。

長嘯村有17戶低收入家庭,村裡為每戶人家發放2000元生活兜底,有11戶人家實現了就業。

在長嘯村,桑黃繼食用菌、光伏、鄉村旅遊產業之後,成為村民增收的後起之秀。長嘯村原先是生豬養殖專業村,2015年,全村生豬散養全部騰退,如何帶領村民迅速轉型,走出一條新的致富路子?成了擺在村黨委班子面前最需要破解的難題。長嘯村有157名黨員,關鍵的時候,黨員要發揮作用。村黨委下設5個網格黨支部,開始了支部抓產業的探索,每個支部落實包抓一個強村產業專案,5個產業專案分別是食用菌、光伏、鄉村旅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村民共同富裕。

90後黨員龐敏燕是村黨委委員,同時也是村興旺果蔬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他們支部包抓的食用菌產業,經過7年持續包抓,建成了全國首個“農光互補”基地,面積107畝,有食用菌大棚71座,年培育菌菇180萬棒,產值超過1200萬元。

“基地有7家種植戶,現在也處於採摘高峰期,所以最多的時候有200多名村民在這裡打工掙錢。”龐敏燕說。

“農光互補”基地,實現了棚下種菇,棚上發電,去年,村裡又在“零碳”公園鋪設了131塊光伏板,這樣下來,村裡光伏一年可發700萬度電,實現收入近700萬元。

發揮黨員作用,層層夯實責任,促進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在長嘯村,迸發出潛力和活力的產業,不僅僅是“農光互補”專案,如今,村裡建成了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變成了一個網紅打卡地,獲2021年度嘉興市美麗鄉村精品線考核一等獎。在村黨委帶領下,長嘯村還先後成功建立為全國文明村、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省級善治村、嘉興市基層黨建先鋒村等稱號。2021年,長嘯村村級集體收入440多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56萬元。

“特別是要發揮好年輕黨員的作用,村裡產業發展我們一直抓得比較緊,每個禮拜開一次例會,內容就是抓產業的發展。”許國初說,“透過這幾年的摸索,我們的產業正做強做大,正帶領老百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有了產業以後,老百姓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長嘯村的面貌也發生了大變樣。”

藍媒聯盟·海寧市傳媒中心記者 | 董維剛  張平  通訊員 | 龐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