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共同富裕的大實驗,北京市要減量發展15%人口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遠方青木

公眾號ID:YFqingmu

減量發展,一個全新的名詞。

近日,北京市宣佈要進行減量發展,未來不僅不再新增任何建設用地,反而會拆除違法建設用地2億平米,城鄉建設用地減量110平方公里。

同時,相對於2014年,北京市的人口要減少15%。

從建設用地面積到人口進行全面縮減,這就叫減量發展。

縱觀中國城市發展史,縱觀全球城市發展史,這都是從未見過的新名詞。從來就沒有城市這麼幹過,北京是第一個。為什麼要減量發展?北京是中國的特大城市,而全球所有的特大城市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越來越大,不斷吸血中小城市的人口。現代經濟社會建立在分工和合作上,而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分工合作首先需要見面談判。人口聚集越多的城市,你找到合作伙伴的難度就越低,分工合作的成本就越低。相對於小城市,特大城市的生產成本明顯要低一截,同時提供給優秀人才的工資要高一截。所以,人口和資源必然會向特大城市再度集中,這是不可逆的經濟趨勢,也是效率的體現。如果事情僅僅如此,那特大城市的出現是好事,最好全國人口都集中在一個城市算了,大家見面交流最方便。但是,人口大量向特大城市聚集時,會引發嚴重的貧民窟問題,這一問題在全球幾乎所有大城市都出現,尤其以發展中國家最為嚴重。比如說,巴西的貧民窟。

比如說,印度孟買的貧民窟。

比方說,越南胡志明市的貧民窟。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人口湧入的速度超過了住房建設的速度。

人口新增100萬人,那可不是單純的紙面上增加100萬人口就完事的事情,你要修建足夠100萬人居住的房子,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需要大量投資。而且除了100萬人的房子外,你還要修建大量配套的道路、地鐵、商場、醫院、派出所、消防站等等,這都需要大量的錢,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被高工資吸引來的新人出不起這個錢,國家一時半會也不可能調集那麼多資源來建新城。想來,但沒錢,那就只能造一點廉價的貧民窟住著。簡陋,沒有配套設施,破破爛爛,而且一旦形成極難處理。不僅是城市的傷疤,也是新城市居民的傷疤,他們每天都要面對貧民窟和繁華市區的巨大差距,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醞釀出大量的不滿情緒。特大城市除貧民窟問題外,還要考慮城市承載極限。理論上說,把全國的人都集中在一個城市,效率可以提升至最大化,但你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城市的環境能否承載全國的人口。現代國家的實力雖然遠遠強於古代,但也不可能做到全國人口集中於同一個城市。單位面積的承載人口是有極限的,不可能無限提升。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密度已經超過2萬人/平方公里,這是一個非常離譜的數字,是美國華盛頓特區的7倍多。因此,帶來了極嚴重的負荷壓力問題,北京人搖不上車牌號,坐地鐵被擠成肉餅,水資源不堪重負,這只是其中其中弊端的滄海一粟而已。

北京市單位人口密度已達到人類極限,不可能再提升,還想增加人口,就只能增大城市面積。

但當一個城市開車從城東到城西需要5個小時以上的時候,還盲目去增大城市面積,有意義嗎?從高速公路把湖北省開車走個對穿,也不需要5個小時。當城市大到這個份上的時候,城東到城西之間的人基本不會有什麼交流了,因為直接出城到天津的速度都要更快。當城東的人一年都見不到城西之人一次的時候,他們只是名義上在一個城市而已,不會提升什麼效率。這就是特大城市的理論擴張極限。而特大城市最合適的規模,是要顯著低於這個極限的。除此之外,大量人口流入特大城市,就代表大量人口流出中小城市。中小城市競爭力確實遠不如特大城市,效率,成本,都不如。但全國人口均勻合理的分佈在所有大中小城市,對國家總體而言,是非常有好處的。美國底特律,曾經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城市。

但如今,這座城市的工廠,成了這個樣子。

這座城市的“小別墅”,成了這個樣子。

小別墅的這種下場,不罕見,在中國很多鄉村,你可以看到很多獨立屋變成了這種荒廢的樣子,這是被特大城市抽血後的必然結局。

底特律不是鄉村,是一個城市,所以顯得非常震撼。曾經輝煌的中央車站,荒草橫生,無人打理。

底特律並不是資源型城市,而是曾經的美國汽車中心,是工廠,交通和環境都很不錯。

理論上來說,是可以做很多行業的。但是城市之間的競爭和公司之間的競爭是一樣的,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大家都願意去發展良好的城市錦上添花,沒人願意去衰敗的城市雪中送炭。你經濟崩潰過一次,就再也沒人願意去了,而沒人願意去就會讓你更加的起不來,形成惡性迴圈。這樣的城市本身是有利用價值的,自然條件也很好,衰敗成這樣,是一種資源浪費。從國家整體的角度來說,不算好事,所以國家要制止這種行為,以實現整體國力最大化。因此,中國這些年在逆規律而行,主動調控,限制一線城市的發展。理論上說,越大的城市,人口增長速度越快,因為大家都想去這樣的城市。但這幾年,中國的二線城市崛起,合肥、武漢、杭州這樣的城市,人口增長速度甚至遠超北上廣深,完全無法用一般規律解釋。這就是國家的主動調控。其中,以北京對規模的壓制最為厲害。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但同時也是整個北方的經濟中心。政治中心本身會帶來很多的人口,經濟中心又會帶來很多的人口,而北京的水資源壓力也非常大。因此,在一線城市裡,北京是縮減城市規模動力最強的。2015年,北京就提出了2300萬人口的“天花板”,要主動限制激增的城市規模。2016年,北京出臺的積分落戶制度,獲取北京戶口的難度激增。2017年,中央決定建設雄安,用一個全新的城市,把北京所有的“非首都功能”全部疏解到這個城市。

從這一年開始,環京區域房價見頂,大幅下跌。

2022年的環京房價,大約是2017年的一半,直接腰斬,因為首付早就跌沒了,很多人甚至願意免費送房,只求能有人願意把貸款揹走。還有很多人不願賣,以為跌多了總會漲,覺得跌那麼多泡沫總沒有了吧,還在苦苦死撐。那我現在告訴你,環京區域雖然跌的多,但泡沫一點都不小,將來如果一線城市暴跌,環京區域房價要在目前的價格基礎上,再度跟著暴跌。不會反彈,也不抗跌。因為人口沒了,北京市的人口都沒了,哪來的環京什麼事。當初覺得環京房價會漲,不就是覺得那麼多人湧入北京,北京住不下,只能去環京住嘛,就算北京外擴,也只能把環京區域納入北京,所以早點下手買環京房子必定能發財。但如今,北京市在5年人口不增的基礎上,直接提出要縮減15%的人口目標,我看到這個新聞的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環京房價。真沒救了,還得跌。現在出這個新聞,我估摸著可能是雄安快建好了,未來幾年北京的經濟類企業就可以慢慢搬過去了。一旦經濟類企業過去,工作崗位就會過去,那人口就只能跟著過去。到時候,北京會瞬間空出一堆房子。不賣可以,至少得租,但沒那麼多人租了。至於環京,那就更沒人租了。到時候,我們會發現,環京區域雖然離北京近,但再近也只是個地級市,甚至只是個小縣城,你不能假定他未來會成為北京。減量發展是一個重大的創新,如果能成,可以為中國的城市化蹚出一條新路。北京減量,如果驗證確實對整體經濟有好處,那麼很快上海深圳都要“減量”,讓人口向二線城市集中,打造出十幾個新的一線城市。等這些新一線城市也達到規模上限後,用一樣的辦法限制其規模,然後讓人口集中於三線城市,扶持出一批新的特大城市出來。這樣,最後中國會出現一大批特大城市,均勻分佈在全國的國土上,把環境良好的地方都利用起來,而不是無序集中在某幾個大城市。理論上說,這樣可以實現國家整體資源效率最大化,同時兼顧效率和公平,實現共同富裕。全球從來沒人這麼幹過,只是理論上可行,所以我們搞了雄安新區來做這個實驗,然後北京帶頭第一個搞“減量發展”。等北京成功了,其他城市才會跟進。希望北京能成功,用實際來驗證理論,因為這是在保證效率的同時,實現共同富裕最快的辦法。沒辦法把所有人都弄到北京成為北京人,但我們可以在全國建幾十個不亞於北京的城市,讓人們不用去北京,也可以享受到一樣的城市待遇,從而共同富裕,消除城市差別。這,就是北京此次“減量發展”大實驗的意義。

酷玩實驗室經授權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