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春秋戰國能發動幾十萬人的大戰,為何到了三國,規模開始變小了?

春秋時期,五霸的武裝力量規模是千乘之國,像魯衛陳蔡都是百乘之國,這種稱呼還有誇耀的意思,應該包括公室和私家,而且不可能全部投入戰鬥。戰國時代,大國誇耀武力都說控弦數萬,沒有說過十萬規模。

到六國將滅的時候數字滿天飛,一方面虛張聲勢威嚇敵人,另一方面走夜路吹口哨,給自己壯膽,已經是高燒不退,滿嘴胡話了。《史記》說到晉國600乘就感覺國力難以應付,一乘按100人粗略計算600乘也就是6萬人,五霸基本不可能維持千乘的常規兵力,戰國生產力又沒有飛速提高,不可能有那麼多常規兵力,要知道晉國三分後都是3個大國。

春秋戰國之交,戰爭性質由爭霸向兼併轉變,戰爭變得頻繁且持續時間越來越長,也越來越殘酷,各國之間的國防壓力陡增。以前的兵農合一、臨時動員的兵役制度,已經無法應對這樣的局面,建立專業化的常備軍成為必然,而經吳起的武卒制首開募兵制先河的魏國,也成為了戰國早期第一個超級強國,不但威震三晉,更是把秦國摁著打。

而戰爭的日益激烈,也刺激了戰爭技術和戰爭手段的快速發展。而戰爭技術和戰爭手段的發展,也使得專業士兵與臨時動員士兵的戰鬥力差距越來越大,在裝備以強弩/連弩、鐵製兵器為代表的新武器的職業士兵面前,以往那些“斬木為兵”的臨時動員農民,即便以十敵一,也難免被單方面屠殺的命運。

曹操以區區數千兵,“追黃巾至濟北。冬,受降卒三十萬,男女百萬餘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就是典型的例子。但培養和武裝一個專業士兵的成本也水漲船高,而一個國家能夠投入戰爭的資源是有限的,具體來說,受生產率的限制,一個國家要維持全國人口日常消費和戰爭開支的能力是有極限的。在“斬木為兵”的時代,一個國家要做到全民皆兵並不難,但是在鐵甲、斬馬刀、火銃的時代,要武裝十萬部隊,都是一個恐怖的天文數字。

戰國時代是總體戰的時代,而且中華第一帝國的動員力是最強的,這是跟組織術有很大關係的,而且當時充斥著大量的短途運輸,跟修道有很大的關係。戰國前期的動員力也是不太夠的,三國後期,魏國的中央軍兵力可以到三十萬,這個跟經濟基礎有很大關係。魏國後期對於屯田制幾乎算是廢棄了,有大量農民脫產,魏國的總體兵力是可以達到六十萬。

而戰國時代秦國後期在動員力耗盡的情況下,達到六十萬是可以的。中國的政治制度的早熟,讓他的作戰方式都早熟,是一種高度總體戰的形式,雖然有虛指,但是並不是以一為十。到了第二帝國時代的組織力下降得非常厲害,這是中華帝國體制的墮落,這是早熟的後遺症。而東漢末年的莊園經濟達到非常高的水平,有大量的逃戶躲到了地主的手下。吳國的動員力差跟其領兵復客制有很大的關係,兵源很有限。

三國實際人口肯定幾千萬是有的,只是因戰亂多數藏匿於豪強或者竄居於山林,政府控制不了,也就無法利用這些資源。馬匹當然是重要資源,但是兵源不是冷兵器時代的重要問題,而是從徵的後勤人員和在後方種田的農民才是戰爭的關鍵。三國時期編戶是記錄的,在後期舉凡不過二百萬戶,七百餘萬人,比漢盛世約八分之一,這也是一個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