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推進非遺保護工作,文登這樣做!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慧 威海報道

6月23日,威海市文登區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新聞釋出會,文登區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整體情況,並就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非物質文化遺產背景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登非遺保護工作整體情況

近年來,在文登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文登區非遺保護工作紮實推進,建立非遺保護名錄體系,截至目前已有9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各級保護名錄。其中,“禿尾巴老李的傳說”“魯繡”2項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膠東花餑餑習俗”“草柳編”等8項被列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登包子”等14項被列為威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登民歌”等66項被列為文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芸祥繡品被公佈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

落實《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保障有力。文登區透過舉辦各種展覽、講座、培訓和報刊、電視、網路、橫幅以及新媒體等多種方式,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設立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配備專職工作人員,透過採取建立代表性專案名錄、認定代表性傳承人、加強宣傳教育、進行合理利用等傳承、傳播措施,對文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弘揚,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文登區政府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保護、儲存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專門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積極申報市級、省級、國家級專案。經過多年普查,初步摸清文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的種類、數量、分佈狀況、價值、瀕危程度、傳承人等,收集大量的實物、圖片、錄音、錄影和文字資料,採用文字、錄音錄影、數字化多媒體等手段對專案進行完整記錄,編輯出版文登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輯《古道遺韻》。組織專家在充分普查的基礎上,從專案篩選到論證和評審,從申報文字製作到專題片攝製和相關輔助論證材料的收集,工作細緻,卓有成效,文登區非遺專案申報的質量和入選的數量在威海市處於前列。

培養扶持代表性傳承人。透過普查及後期的大量原始資料的收集整理,建立起完整的傳承人資料庫。在此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力所能及為傳承人提供經濟扶持和幫助。同時,採取多種形式為傳承人創造條件,支援他們開展傳承活動。免費為非遺傳承人提供場地和設施,鼓勵傳承人利用市民文化中心文化設施舉辦“非遺大講堂”和“非遺課堂”等活動,組織協助傳承人免費參加文化產業博覽會、文化藝術品展銷、“非遺進校園”展覽展示等活動。主動與文登區內多家中小學和高校對接推介,魯繡、膠東花餑餑習俗、剪紙、泥塑等多個專案的傳承人被聘為校外輔導員。

探索非遺和產業融合新路徑。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工作,走合理利用與傳承發展相結合路子,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依託“膠東花餑餑習俗”“魯繡”等非遺專案,文登區內先後成立了“文登區花餑餑協會”“田世科技能大師工作室”“文登區草柳編合作社”“文登區剪紙協會”等組織,發揮非遺傳承人的帶頭作用,引導非遺專案深耕文化產業。目前,花餑餑、魯繡等已透過規模性生產,既合理利用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又進一步推動專案的傳承與發展。“傳承非遺文脈。助力鄉村振興”專案於2020年1月在山東省2019年度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宣傳活動中被推選為最佳志願服務專案。

文登非遺文化工作發展現狀

部分人群對傳統文化的悄然消失並未引起足夠警覺,缺乏對瀕危專案和優秀藝人搶救和保護的意識,需要提高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投入不足,制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全面深入開展,需要各級加強對非遺工作的經費保障和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非遺保護相關專業人才匱乏,亟需培養、引進和配備專業人員,充實非遺保護隊伍。

今後,文登區將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透過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各種媒體,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宣傳力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進社群等活動,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氛圍,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增強全社會文化自信,形成一種全民的文化自覺,繼續辦好非遺展會、非遺講堂和課堂,積極開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和展示,提高市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同度,吸引和調動更多的社會團體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繼續蒐集和挖掘區域內優秀非遺資源,做好現有非遺專案的整理蒐集工作,籌備更多專案衝刺上級名錄,推動非遺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在保護非遺“原生態”的基礎上,推動非遺 “活態”發展,引導“花餑餑”“魯繡”非遺產業專案集聚發展,鼓勵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活態傳承和特色經營,讓經濟價值和文化精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或傳承人申報流程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和傳承人申報為縣(區)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的四級名錄申報體系,須按照縣(區)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的順序逐級進行申報。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或傳承人,應由專案申報單位(人)向其註冊所在地的文化和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過申請材料提交、專家評審論證、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稽核和公示、公示無異議後正式公佈等流程,列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或傳承人。

文登區文化和旅遊局支援和鼓勵社會各界和個人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和傳承人,2021年開展了第六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評審認定工作,核准公佈“膠東花餑餑酵母的傳說”等23項進入區級非遺名錄。今年將組織第五批文登區級非遺傳承人的申報工作。與此同時,正在組織開展第七批威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推薦申報工作。

《威海市文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評估實施細則》解讀

為有效實施國家級、省級、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評估,實施動態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有關規定,研究制定《威海市文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評估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

本細則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是指承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傳承責任,在特定領域內具有代表性,並在一定區域內具有較大影響,經各級文化和旅遊局認定的傳承人。細則共分四章,對傳承人基本條件、申報與認定、權利和義務、服務與管理等均作出詳細的規定和說明。細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每年對非遺傳承人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將用於區級傳承人認定以及各種評先選優和上報各級傳承人名額推薦。

細則的出臺和實施,對規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管理,加強文登區非遺保護工作,推進非遺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