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諸葛亮屢次北伐無果,為何要做無用功姜維沒看透導致蜀國滅亡

蜀國第一代統領們相繼死去之後,諸葛亮單挑大樑,南中被平定之後,諸葛亮屢次興兵北伐,在祁山一代與曹魏爭持。然而根據結果來看,蜀國的這一系列軍事行動,基本上都是徒勞無功。對此有很多人都對諸葛亮的北伐行動心存爭議,例如有人責怪諸葛亮選擇的道路又遠又險,還有人責怪諸葛亮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還認為諸葛亮出兵北伐是無奈之舉,表示看似蜀國在進攻,只是以攻代守而已。其實這些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卻未能盡得諸葛亮的本心。在蜀魏兩國實力懸殊的情況下,蜀國很明顯打不過魏國,那麼諸葛亮為何要主動進攻呢?他的目真正目的是什麼?

隆中對的“三步走”戰略

蜀漢集團的整體戰略,是建立在諸葛亮“隆中對”之上的,按照諸葛亮的計劃,劉備集團若要圖謀霸業,需要“三步走”。第一跨有荊益,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第二踏實發展足兵足食伺機而動,第三待到天下有變進攻中原。諸葛亮的戰略方針可謂是英明可行,然而再精明的戰略家,都不可能把握住未來的每一個細節。諸葛亮成功幫劉備取得了荊州與益州,實現了第一步的目標,但是好景不長,關羽敗亡導致蜀漢丟了荊州,接著劉備夷陵慘敗憤憤而死,蜀漢集團元氣大傷,無奈只能退守益州。事實上雖然丟了荊州,蜀漢仍有機會實現隆中對宏偉計劃的可能,當年劉邦正是佔據漢中、巴蜀之地,進而成功圖謀了天下,劉邦成功之路的榜樣,給了諸葛亮無窮的激勵。

諸葛亮有自信在劉備有生之年統一天下

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從第一步到第三步需要一個過程,過程的長短在於天下有變這個關鍵因素。依諸葛亮來看天下有變的時機會來得很快,有可能在自己,與劉備的有生之年實現,因為諸葛亮的兩路出兵計劃,有一路就是讓劉備率領益州之眾出秦川。劉備問計諸葛亮之時,已經是47歲,古人的平均壽命比較短,按60歲來算,諸葛亮讓劉備親自帶兵,霸業可成的時間應該不會超過15年。諸葛亮的自信,來源於對漢末瞬息萬變局勢的深刻認識,黃巾起義之後天下變亂,各方豪傑割據一方自相殘殺,連有“四世三公”根基的袁紹集團,在官渡一戰慘敗後都土崩瓦解,諸葛亮十分忌憚的曹操集團,也在赤壁吃下大敗仗受了大傷。所以以劉備的聲望,加上諸葛亮的過人才智,待到天下有變,蜀漢集團東出秦川圖謀中原,大局極有機會一舉而定。

險要之地益州的優勢與缺點

設想是好的,但自從三足鼎立之後,諸葛亮渴望的進攻機會一直未出現,蜀國與魏國實力也有很大的差距,若要有所成就,必須等到雙方力量此消彼長,天下有變的機會不出現,蜀漢就只能停留在足兵足食的第二步,不能主動發起進攻。諸葛亮對此局勢十分了然,但他不會在巴蜀聽天由命,佔有益州之後,諸葛亮對東出秦川抱有很大的希望,因此在戰略上,蜀漢集團一直在漢中與祁山一帶採取攻勢。益州地勢險要是巴蜀的咽喉之地,對蜀漢集團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無漢中則無蜀國,也是東出秦川的前進基地。然而益州有利於固守巴蜀,也限制了蜀漢集團的出兵,劉備奪取益州之後,對孫權表示要奪取涼州,才能將荊州歸還,這個理由固然是為了拖延之計,但也從側面證明了,涼州是益州僅有的幾個擴張方向之一,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包括奪取涼州。

戰略相持階段長安與隴右的價值

天下未有大變之時,魏蜀吳三國都難以在短時間內滅亡,對於蜀國來說隴右要不要奪取,要根據戰略態勢隨機應變,儘管隴右諸郡對漢中十分重要,但相比逐鹿中原,優先性要低上一層。當初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後,直接奪取漢中,而隴右之地只是派遣幾個偏將佔領,劉邦甚至置固守廢丘的章邯不顧,也要向東略地。以此來看只有在蜀魏兩國相持之時,隴右才算有遮蔽、威脅關中的作用。諸葛亮北伐並不是戰略上的大決戰,而是相持階段的戰術性進攻,他也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可效仿韓信用奇兵偷襲長安,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用的方法與目的也是在於此,但在當時的戰略態勢之下,即使能成功偷襲長安,蜀漢也要面對一場沒有把握的大決戰,這是諸葛亮不願意看到的。

蜀漢的經濟實力問題

戰略上的相持,決定了諸葛亮在戰術上的選擇,諸葛亮本人也能明白,兵出祁山路途險遠,糧草無法及時轉運,每次都是到了糧草消耗完畢無功而返。但他一直對北伐鍥而不捨,甚至最後都死在了北伐前線,諸葛亮為何放著偷襲長安的誘惑不為所動呢?其中的原因可從經濟、軍事、政治三方面來解讀。在經濟上益州地少人稀,缺少逐鹿中原的經濟實力,加上劉備一部是外來者,不敢過於損害益州土著豪族的利益,一方面還要安置荊州的豪族,這樣一來益州這塊地方就顯得不夠分。益州與關中交通不便,即使大軍出了祁山,糧草也難以為繼,若是東出關中,戰線會拉得極長,更加難以從益州搬運糧草。這也是諸葛亮,讓姜維屯田隴右的原因。

隴右在軍事與政治上的強大助力

佔領隴右就是為蜀漢集團拿下一個戰略陣地,巴蜀與漢中之間秦嶺橫亙,這有利於固險自守,但也限制了蜀軍的進攻能力,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只有有限的幾條通道出口,而隴右卻是極佳的用兵之地,交通要比益州發達得多,進可攻長安退可守漢中,所以拿下隴右對於蜀國是一舉兩得的事。另外隴右盛產馬匹與騎兵,拿下此地可改善蜀軍的軍隊結構。關羽敗亡之後荊州兵馬盡數陷沒,劉備又在夷陵之戰中,喪失了蜀國的大量精銳,指望著益州人的軍隊遠離家鄉四方征戰,顯然是不可能統一天下的。劉邦當年之所以能很快打出關東,原因是跟隨他去漢中的都是關東的老隊伍,這些人渴望東歸,打起來自然動力十足。

在漢末涼州盛產雄兵,而蜀漢的南方兵、益州兵多是步兵,騎兵精銳盡數曹魏,這是蜀漢集團爭奪天下的一大劣勢。所以佔據了涼州,打造可與曹魏匹敵的騎兵,便有了與之爭鋒的資本。蜀漢集團以光復漢室為目標,表示與曹賊勢不兩立,這意味著蜀國必須保持著,對曹魏的進攻態勢,而不能閉關自保。在天下未有變之時,蜀國雖然不能舉全國之力北伐,但也不能固守巴蜀一隅,否則會在政治上處於劣勢地位,因此出兵隴右既能擴張土地壯大自身實力,也能在政治上凝聚人心,對蜀國有著多方面的重大價值。

取得隴右比攻取長安要有價值

當初諸葛亮設計隆中對中的戰略,佔據荊益二州之後就是兩路出擊,諸葛亮眼裡只有秦川與宛洛,自然不可能忽視隴右。在相持階段隴右之地,比直取長安要有價值得多,所以諸葛亮將進攻隴右,排在出兵秦川之前,為統一天下做好預備工作。人們都只關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而忽視了他北伐,是在為出兵秦川做準備的目的。以奪取關中的結果來審視諸葛亮,顯然是南轅北轍,對此司馬懿就曾看透,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取得隴右東可俯視關中,南可遮蔽漢中,而漢中是北伐的大基地,也是保衛蜀漢的咽喉之地,無論隴右戰況如何,一旦漢中危急諸葛亮總會毫不猶豫地撤回,確保漢中的安全,這一原則也是與戰略相持階段相適應的。諸葛亮病逝之後,姜維接過“接力棒”繼續奮戰,姜維是涼州人士,又是涼州刺史,每欲興兵大舉,費禕都對他不太放心,給姜維的兵都不會過萬人。

尾聲

到了建興二十年,魏國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在淮南反叛,曹魏抽出關中的兵力征討,姜維認為這就是諸葛亮所說的天下有變,欲趁虛向秦川而行震動關中。但淮南的戰事無損大局,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魏蜀的力量對比,在鄧艾的堅守之下,姜維無計可施,後來諸葛誕敗亡,姜維只能無功而返。蜀漢集團日益沒落,而魏國逐漸控制了局勢,加上蜀後主無能,姜維出身西涼勢單力薄,只能被迫在外屯田。在戰略上姜維也放棄險地不守,反而想誘敵深入,結果被鄧艾與鍾會趁虛而入。縱是蜀魏國力差距巨大,也不是姜維一人能挽回的,而蜀國滅亡的如此迅速,不得不說是姜維沒有諸葛亮對於戰略相持,與戰略進攻的深刻認識導致,姜維只想殺敵,而沒有認識到固守益州保其巖阻,才是事關蜀漢集團生死存亡的關鍵,這直接導致了蜀漢的滅亡。綜上所述諸葛亮放著奇謀不用,屢次做無用功興兵北伐,其中的苦心與智慧,應當受到後世的公正評價。

【參考資料:《三國志》,《論諸葛亮的攻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