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李自成進軍來犯,崇禎為何寧向王公貴戚求捐贈,也願不抄他們的家

崇禎帝大家都很熟悉,明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在位第十七年的時候被李自成攻破北京,最終自縊於煤山。在李自成進軍的路上,崇禎帝也不是沒想過辦法,既考慮過南遷避難,也想過讓地方政權“

徵天下勤王

”來抵禦李自成前進,卻始終沒有擋住國家的滅亡。努力征錢卻無功而返

崇禎帝所面臨的困難很多,當時的北京城不只是缺兵,更重要的是沒錢。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國庫空虛

沒錢如何應戰,這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戰,誰先撐不住了那就得輸。而且說白了,

你都沒錢發軍餉,誰會替你賣命

於是乎,崇禎帝

心生一計

,下令文武百官和外戚勳貴來捐錢,就連太監也不放過。當時他對捐獻銀子劃了個等級,規定了捐三萬兩為上等,還能得到

加官進爵

的賞賜,但是官爵的吸引力好像不是那麼大,

捐錢的數量極少

這官員和外戚,各個都是演技派,哭窮的技術比誰都好。崇禎帝實在沒辦法,就讓當時的

外戚國丈周奎幫忙帶頭捐款

,但是周奎是個吝嗇鬼,崇禎派過去的太監硬是在那磨了半天,才勉強讓他捐出了一萬兩。

崇禎覺得這也太少了,又要他加一倍。

周奎心疼銀子啊,就開始耍些小手段,求助於自己的女兒周皇后。

周皇后覺得有這麼個爹也是挺丟人的,沒辦法只能掏出自己的私房錢五千兩贊助他,可是這鐵公雞還要貪自己女兒便宜,留下了兩千兩銀子。

有這麼個親戚起帶頭作用

,那麼想必可以敲出百官很多錢來,可是事與願違,也就只有幾個太監捐出了三五萬兩,其他人都是幾十、幾百的捐,最終總額也不過是

二十萬兩

,這也就宣告著崇禎計策以失敗告終。

令人諷刺的是,即便是首都被人攻破也沒人捐錢,抵抗李自成的大軍。當李自成進京後,他的部下開始

大肆搜刮

摳摳搜搜的國丈周奎

被抄出來的銀兩就有五十二萬兩這麼多,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寧願國破家亡也不願出力。皇帝為何不抄家

既然號召百官捐款的算盤落空了,那麼為何崇禎在面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不選擇去抄了那些個貪官的家呢?

這個原因其實不難解釋,用今人的眼光看待,崇禎帝作為明朝的末代皇帝,已經是沒什麼實權了,國家也只是

強弩之末

雖然相對於其他的亡國之君,崇禎是權力最大的皇帝,但是他的力量是透過外力得來的,在他上位之初,

大力剷除閹黨魏忠賢以及他的勢力

,在借用了文官集團的力量後,徹底打破了閹黨與文官兩者相互牽制的格局,文官集團從此一家獨大。

在明朝滅亡的前一個月,崇禎帝還在鼓動大臣們捐錢,可見他在朝廷已經沒了控制權,他親自點名幾位將軍前來援軍,結果也只是唐通率了八千人來京,其他人要麼謊稱有病,要麼坐視不管,眼睜睜的看著北京淪陷。

就崇禎對朝廷的控制力,這要是被他的祖宗朱元璋知道了,怕是得氣得活過來。

崇禎帝的這些舉措,即使沒有得到大臣們的響應,他也不敢採取極端措施去大規模抄家,他的統治已經到了崩潰邊緣,如果直接出擊,只會加速滅亡。

這群大臣也算是朝廷的根基,如果貿然行動的話,還沒等李自成打過來,自己就會先被他們造反殺了。

所以,即便大臣們沒有行動,為了他們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是會自覺反抗李自成的進攻,崇禎帝只能放手。

勤奮的君主並不代表著他就合格了,

明朝發展到了後期,中央高度集權下皇帝總攬大權

,權力得不到分散,但其實崇禎也會用人,可是他所放權的物件居然是太監,這就和他處理閹黨手段有所出路。

崇禎藉著剷除魏忠賢來收穫民心,想以此控制朝野,可是他只是剷除魏忠賢這股勢力,

他自己的太監還是繼續使用

,對大臣們始終懷有疑心,這也激化了雙方的矛盾。再有就是崇禎

頻繁更換內閣

,又殺了袁崇煥這樣的大臣,古今罕見。

崇禎這麼一搞,就再也沒人要替他辦事了,以致於李自成打來的時候,大臣們沒人想要捐錢抵抗,甚至是無人肯來上朝。崇禎也因此下了六次罪己詔,可是罪己詔得出的結論就是錯在大臣,好傢伙那麼多個大臣都是錯的,

崇禎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崇禎到死也沒想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在哪,臨死前還在找藉口,明朝的加速滅亡就是崇禎瞎折騰的結果,他想要

一勞永逸

,那麼手段就只有殺,結果局勢是越殺越亂,國家內耗才是導致大明滅亡的原因。

崇禎當皇帝的天賦不夠優秀,又要接受一堆爛攤子,在沒有經歷過實戰演練,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勤也不能夠補拙了。

崇禎無能在於“慫”

崇禎帝上位馬上就

剷除了魏忠賢

,咋一看是很有魄力的舉措,但實際上他只是利用了閹黨與東林黨的矛盾,藉助文官集團的力量下順利完成,不然就憑他一個剛登基的新帝,很難服眾。

他這個皇帝當的,其實很憋屈,首先需要處理上一任留下的爛攤子,其次又因為自己能力不夠導致國家滅亡,唯唯諾諾的行事風格正是他

不敢抄家的原因

,決策上缺乏魄力才是要命的。

就拿李自成進京這件事來說,人家都要打到家門口了,他還在猶猶豫豫的,拿不定主意。在遷都這件事上,連把太子派去南京都不敢,你還能指望這樣的皇帝能幹啥事,讓他大規模地抄大臣們的家,豈不是

天方夜譚

這到了最後,明朝都要亡國了,還攤上這麼一個主子,文武百官、勳戚為何還是這樣不願意一同渡過難關?

唇亡齒寒這麼簡單的道理,老百姓都知道,他們豈會不懂。

這問題的關鍵在於,明朝的階級成員已經都爛到骨子裡了,大家個人的利益大於國家。明朝末路

所以,李自成基本上不費吹灰之力,就打上了北京城。積極投降的人很多,以至於南京的兵部尚書史可法對此都痛心疾首地說道:“

在北諸臣死節者寥寥,在南諸臣討賊者寥寥,此千古以來所未有之恥也

”。

可惜這些人打錯了如意算盤,李自成沒有歷代帝王身上的氣質,他受夠了官兵的壓迫,打進京的第一件事就是

追贓助餉

,搞得這些人是雞飛狗跳,最終自食惡果。對他們而言幸運的是,李自成沒多久就被清軍打敗了,他們又可以依靠另一座大山。

大明的貪汙腐化,在兩百年內已經發展壯大,朝廷內部的利益盤根錯節,才會導致皇帝下令,卻無人響應的局面。而明朝官僚的辦事風格又都是依錢來定,這也造成了國家法律形同虛設,

統治者的權威性蕩然無存

百官和勳戚相互勾結,牽一髮而動全身,崇禎所處的境地可謂是

四面楚歌、眾叛親離

,國家外有皇太極等蠻族盯著,國內又是農民起義軍與權臣的反叛,在萬曆之後已成定局,崇禎相救也就不回來了。

大臣們在清軍入關後,又紛紛賣主求榮,投降了清軍,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國家死活。在明朝滅亡後,先是投降李自成的大順,再來又降大清,這不就是

三姓家奴

嗎?這些人真是可笑之極。

免責宣告: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絡,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