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劉家人給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答出下聯,霸氣十足

說起我國有趣的傳統習俗,不得不提對聯,對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它依託於漢語言、漢文字的獨道特點,講究上下上下兩聯間“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平仄相拗、句法相同”。

對聯的前身是秦朝時出現的桃符,桃符只是由兩個神仙名字組成的,和形式完善的對聯有所不同。三國時期,在吳國誕生了第一副真正意義上的對聯:“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

對聯主要有三大種類別,即春節時貼在門上的春聯,用來祭奠故去人的輓聯以及新人結婚時貼在室內、外門的喜聯,除此以外,文人墨客、愛好文學的大眾們平日裡也喜歡隨意對上幾副。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副劉家人和周家人以自家名人名為內容的對聯,劉家人出得上聯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的下聯霸氣十足,周家人的下聯是什麼呢?

劉家人的上聯

炎黃子孫比較重視姓氏血脈,願以自己同姓名人為榮,在所有5000多個姓氏中,劉姓算是大姓,現代中國社會中劉姓人數排在姓氏人數榜的第四位。

也許是覺得自家姓氏中人才輩出,劉家人在網上出了一上聯,邀請其他姓氏的網友對下聯,這上聯是:“劉邦劉備劉德華”。

此僅有7個字的上聯乍一看很是簡單,實際聯中的每個人物都是劉家人的傑出代表,且前兩個人物之間有宗親關係。聯中的第一個人物劉邦是漢朝開國皇帝。

傳聞劉邦面相非凡,他未發跡時,有一位會看相的老者見過他的面容後認為他定能飛黃騰達,執意把女兒許配給他,這老者就是呂后的父親,事實證明呂后父親確實獨具慧眼,沒有識錯人。

秦末,統治者施行暴政,各地豪強、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反抗秦廷統治,彼時,劉邦任沛縣亭長,他了解秦廷的不堪之處,也投入到反秦洪流中。打敗主要敵手西楚霸王項羽後,劉邦建立大一統的漢政權,成為名垂千古的一代帝王。

聯中第二個人物劉備乃三國時期蜀國的開國君主,他是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而劉勝是劉邦的重孫子,這麼算來劉備屬劉邦的子孫無疑。

劉備慣有仁義聲名,他愛護百姓,曾在危機狀況下,不棄老弱帶著他們一起躲避曹軍追擊,他待手下將領十分好,贏得趙雲、黃忠等一干人忠心效忠。

劉邦、劉備都是古代帝王,劉德華則是當代華語歌壇的“天王”之一,劉德華人帥、品德優良、工作勤懇,有很好的口碑,雖然他現在年齡大了,仍是優質偶像的代表,在演藝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周家人的下聯

劉家人用三位德能皆備的劉姓名人名組成的上聯很霸氣,周家人對出的下聯則更霸氣,周家人的下聯是:“周勃周瑜周潤發”。

人們對周勃不太熟悉,他是漢朝開國功臣,曾跟隨劉邦打天下,立有不世之功。

當呂后企圖篡政時,他力挽狂瀾挽救了漢朝。周瑜是周勃的後人,他事業早成,33歲時已擔任東吳大都督,為東吳建立基業貢獻了卓著的功勳。周瑜長得英俊脫俗,他的妻子是出名的美人小喬,兩人十分般配。

人們將會帶兵、懂謀略的美男周瑜贊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周勃與劉邦同是漢朝人,周瑜與劉備同是三國時期的人,下聯中的周潤發則與劉德華一樣是當代人。

周潤發出演過《獨神》、《上海灘》等風靡一時的影視劇,他扮演、塑造的各類人物深受觀眾歡迎。如今,周潤發逐步退出演藝界,作品比以往少了許多。

坐擁幾十億財產的他,常乘地鐵、公交出門,每次有公眾拍到他的照片,他都是低調、親和的模樣。周潤發和劉德華一樣,在演藝界地位高、優秀作品多、人品好,以他們兩人做對聯是非常得當的。

周家人的下聯中的周姓名人的聲威、功績與劉家人出的上聯中的劉姓名人不相上下,前兩個人物也有較近的血脈關係,相對人物所處的時代正好吻合,周家人對出的下聯可謂天衣無縫。

古代的人名對聯

人名對聯並非今人首創,下面列舉兩個產生於封建時期的人名對聯。清朝的著名文臣紀曉嵐善於對對聯,據說世上幾乎沒有他對不上的對聯。所謂馬失前蹄,是人就有失敗的時候,才華橫溢的紀曉嵐也難免如此。

他的妻子給他出過一高難度、別具趣味的上聯:“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他思考良久也沒有對上。此上聯的前半句寫景,後半句包含一個名人的名和字,且與前半句緊密相連,映襯、解釋了前半句,這麼複雜的對聯確實不易對出。

江山代有才人出,後世有人對上了下聯:“風送幽香,鬱郁畹華梅蘭芳”,梅蘭芳是我國京劇大家,他字畹華,以他對諸葛亮比較恰當,上下兩聯間除了必須相配的結構,意境也相似,可謂是一副絕秒的對聯。

明代的時候,民間流傳著一副有趣、別緻的人名對聯,上聯為:“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下聯為:“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爾亦無忌。”

這副對聯的出處不確定,有人說它是于謙考科舉時,遇到了一名叫“虞謙”的考官,他為表達對考官的尊敬而出的上聯,還有人說它是文人李夢陽給與自己同名的徒弟出的上聯。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只有幾十個字或者幾個字的對聯看似簡單,包含的知識卻很廣泛,它可涉及到各種五花八門的學問,想對好對聯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廣博的知識儲備。

現在,少有人花費時間專研對聯,多數人感覺對聯太刻板、太形式化,看了上述劉、周兩家的對聯,相信人們會對對聯這一傳統文化產生興趣,進而嘗試一下。

當代的文明皆源於古代,沒有一個民族願意捨棄傳統,把新的風氣、認知融入傳統,做到古今結合,是繼承、延續文明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