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韓國洪水衝出一塊碑,上面刻有7個漢字:大清皇帝功德之碑

眾所周知中國文明燦爛輝煌,源遠流長,誕生過一個又一個強大的王朝,當年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周邊各國都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並以它為尊。

韓國所處朝鮮半島,曾經也誕生過無數的王朝。在公元1392年,李氏朝鮮王朝建立,歷史記載曾經李朝一直對中國俯首稱臣,還做過中國的附屬國。然而,對於這樣一段我國百姓耳熟能詳的歷史,韓國民間幾乎很少有人知情。

雖說現如今許多的韓國學者並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史實,但當年發生在韓國一場特大洪澇災害,卻讓他們不得不承認這一既定事實。1963年,洪水肆虐韓國首爾。這場洪水幾乎把深埋在韓國首爾附近地下的東西都捲了出來,便出現刻漢字的石碑。

碑上刻著“大清皇帝功德之碑”這7個大字。篆體漢字,十分亮眼,清朝皇帝的功德碑怎麼會在出現在韓國境內呢?又是哪個大清皇帝立的呢?原來,此位尊皇是清朝的建立人:皇太極。

1619年間,明朝與後金之間產生了名叫“薩爾滸”的戰亂,當時明軍戰敗,努爾哈赤大獲全勝。打那時候起,明朝的軍事實力就在一步步的削減,而努爾哈赤所在的後金卻在一步步壯大,皇太極登基之後,原本計劃要把整個明朝歸順到自己的手中。

但是,當時的李朝卻向著明朝,對皇太極的歸順計劃起到了威脅。皇太極派立馬人對李朝施加壓力,李朝無奈之下之下只能與皇太極結為盟友,但私下裡卻仍然收留明朝的人,並沒有斷了和明朝的聯絡,還多次對崇禎皇帝說:他們是被迫的。

明朝一位孔有德的將領竄逃的時候,皇太極逼著李朝供應糧食,李朝不僅不聽,還幫明朝一起追殺他。這樣的事情還是很多的,皇太極越想越生氣,心裡有了給李朝顏色的念頭。

1636年,皇太極帶領著10萬軍隊親自征討李朝。皇太極考慮到李朝軍隊擅長打野外戰,便採取了捨棄攻城計劃,而是一路攻打南下的策略,渡江之後皇太極只用了12天的時間,就打到了李朝的京城腳下。當時李朝的君主李倧慌了手腳,再三思量,做了既然打不過就投降的決定。

然而第二年的春天,李朝主王李倧便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大禮,願意被皇太極派遣。此時,便有了清朝的年號。清朝改為宗主國。李倧又想將自己的兩個兒子送到清朝當人質。博得主的放心。

皇太極就此心滿意得,他心裡便向讓李倧做件事,看看是否衷心。就在漢城的外面豎起牌子上面寫著“大清皇帝功德碑”,豎碑的事關係到李朝上上下下的生死存亡,所以絲毫不能馬虎大意,李朝趕緊吩咐下面人去辦。

誰知道朝中大臣卻紛紛把豎碑當作恥辱,李倧讓四位文臣撰寫碑文,四位大臣竟謊稱自己病了。既然寫不出來。李倧只能下達死命令,讓他們必須每人上交一篇文章,有兩位大臣竟然亂寫一通,有一位更是以死相逼,只有其中一位名叫李景奭的大臣,寫的還算看得過去。

皇太極對立碑的工作非常重視,常派人去李朝那裡偷看情況。有了李倧搞定了碑文的訊息,將內容上交了清朝。皇太極後來又修改了一番送了回來,李倧這邊才開始正式動工。1639年的年底,石碑和碑閣終於完工,李倧將訊息傳達給了皇太極,皇太極高興之際,下令賞賜了李倧。

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就此滅亡,李朝徹底斷了念想。功德碑也一直豎立在漢城的城外。每次清朝使臣來,李朝皇帝都會舉辦盛大的歡迎儀式,清朝的大臣來了都要圍著功德碑走上這麼一圈,看有沒有人破壞。

費心思讓清朝放心,李朝乾脆派軍隊去守護功德碑。直到甲午海戰後,清朝失去了對李朝的影響力。在1895年,李朝才推翻了這塊功德碑。

於是功德碑就深埋到了地下,18年後曾有人將石碑翻出重新豎立,韓國卻把它當作恥辱,便埋了。誰知道幾年後這功德碑被洪水席捲了出來,考慮到它的價值,韓國官方提議把它當成古蹟封存起來。而這塊碑所陳述的事實,讓不少韓國百姓傻眼,歷史觀也紛紛崩塌。不過,他們仍不願相信這是真的,直言“這不可能”。

也難怪近代胡適說過“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韓國人願意活在他們自以為的歷史裡,我們並無權干預。不過,面對這樣一個板上釘釘的鐵證,還要選擇強行否認,著實是有點說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