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百萬年前“鄖縣人”的食譜裡都有什麼?

今天(9月28日),國家文物局通報“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進展,公佈4項考古新成果,時間範圍涵蓋舊石器時代、周代至秦漢時期,以及宋代。其中,位於湖北十堰市的學堂樑子遺址,考古人員發現了“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距今約100萬年,成為研究人類在東亞出現和發展的重要證據,這一重大發現,也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

這就是考古人員最新發現的“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正好位於考古探方的坑壁處,距地表僅有0。62米。目前已出露額骨、眼眶、頂骨、左側顴骨和顳骨及枕骨左側,形態清晰,且未發生明顯變形,成為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綜合多種資訊,目前考古專家初步判斷,“鄖縣人”3號頭骨距今約100萬年。

學堂樑子遺址考古專家工作組組長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高星:距今100萬年左右的人類化石非常少,具體到我們中國,東亞這個區域,超過100萬年的,只有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和距今160萬年至120萬年左右的藍田人。鄖縣人就處於一箇中間環節,它距今100萬年左右,後來又有北京猿人。新的測年表明北京猿人可能在距今80萬年左右。中間這個環節基本上是靠鄖縣人這三具頭骨在支撐,它應該是承上啟下的一個過程。

專家介紹,距今約30—200萬年,在這個時間段,人類進化到直立人階段,鄖縣人則處於直立人200萬年演化歷程的關鍵中間節點上。它的發現,填補了東亞直立人在元謀人、藍田人和北京猿人之間的長時段演化空白,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與地位。

得益於儲存完整,“鄖縣人”3號頭骨有望提供更準確、清晰的該時段人類面顱和腦顱解剖學特徵,以及腦量、演化階段、區域人群特點等重大科學資訊。

學堂樑子遺址考古專家工作組組長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高星:總體來說,當我們最早的人類從一支古猿中演化出來的時候,我們腦量很小,大概也就300多毫升,350毫升左右,與現在黑猩猩差不多。以後逐漸增大,到能人時期,有一次擴大,到直立人時期,又變得比能人明顯地擴大,像北京猿人平均是1088毫升。我們期待第3號頭骨,對於它的腦量能夠有更加精準的資料。

據介紹,目前,“鄖縣人”3號頭骨下半部仍埋在原生土層中,右側區域性還嵌在坑壁中,按照發掘進度,預計今年11月前,“鄖縣人”3號頭骨完成剝離並提取出土。

“鄖縣人”3號歐亞內陸同時代最完整頭骨

本次的發現之所以被稱為“鄖縣人”3號頭骨,是因為30多年前,該遺址已經出土過兩具頭骨。然而,在很多考古專家看來,學堂樑子遺址,擁有重大的考古成果,卻一直缺乏與之匹配的廣泛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前兩具頭骨變形嚴重,導致相關的研究成果存疑。“鄖縣人”3號,是歐亞內陸同時代最完整的古人類頭骨,有望為研究人類的起源和演化發展,提供一份全新的關鍵證據。

學堂樑子遺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北靠大坡子山,南臨漢江,東臨曲遠河,遺址主體是漢水北岸的第四級基座階地,儲存了100多萬年來連續的地層序列,包含了極為珍貴的古人類化石、古生物化石和舊石器文化遺存等。截至目前,學堂樑子遺址共經歷7次考古發掘,起初,1989年5月18日和1990年6月15日,遺址核心區先後發現、出土兩具古人類頭骨化石,被學術界命名為“鄖縣人”,給全球科學家研究人類的起源和演化發展,提供了一份關鍵證據,並先後登上《自然》等權威學術期刊封面,還被評為1992年世界50項科研成果之一,轟動世界。

學堂樑子遺址考古專家工作組組長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高星:第1號頭骨和第2號頭骨出土的時候,發現它有比較嚴重的變形。對腦量的測量,對它的一些解剖學性狀的提取,都存在著非常大的困難,認為它可能是南方古猿,那就非常有意思了,因為在非洲之外,還沒有出現南方古猿。後來又出現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它代表直立人的形態,另一種意見認為,它應該是早期智人的形態。

學堂樑子遺址考古專案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陸成秋:很多結論都有爭議,所以我們想透過考古解決這些爭議。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1—2022連續兩年,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8家單位,聯合組建多學科考古隊,對學堂樑子遺址展開新一輪系統性考古發掘。像是一種歷史巧合,時隔33年,2022年5月18日,也就是“鄖縣人”1號頭骨發現的同一天,“鄖縣人”3號頭骨在考古發掘探方中被清理面世。3號頭骨距此前兩具頭骨出土地點僅為35米。難能可貴的是,該頭骨沒有發生明顯變形,形態基本正常,所能提供的性狀資訊比之前發現的兩具頭骨更豐富,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種種研究缺憾。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邢松:3號和1、2號發現在同一個地層,基本認為可以是同時代的,就是同一群人。把新發掘的3號作為參照,將1、2號變形的區域給它復原。我們現在傾向於認為它具有直立人的特徵。

據介紹,“鄖縣人”3號頭骨出土後,按計劃首先將進行高精度CT掃描、3D列印,之後還將開展精細修復和外表形態、內部結構觀測與重建等工作。

學堂樑子遺址考古專家工作組組長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高星:這些資訊,這些形態特徵可以與中國、世界其他時段其他地區發現的人類化石進行比較,能夠更加科學更加精準地把它放到人類歷史演化的一個特殊節點上的一個位置,那麼它的演化地位就非常清楚了。

動物化石伴隨出土再現百萬年前“鄖縣人”食譜

與“鄖縣人”3號頭骨同時伴隨出土的,還有大量的動物化石和石製品,根據這些動植物化石的種類,以及它們擺放堆疊的跡象,考古專家初步判斷,百萬年前,“鄖縣人”已是嫻熟的工具製作者和成功的狩獵者,肉食來源,或許以食草動物為主。

學堂樑子遺址考古專家工作組組長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高星:“鄖縣人”頭骨同層,發掘出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大部分是食草動物,最多的是犀牛、象、馬、鹿。而食肉動物,豹子偶爾會發現,還有劍齒虎也發現了零星的化石。但是主要是以大型食草動物為主。

專家介紹,考古發掘表明,這些動物化石,以頭骨、趾骨、脊椎骨等破碎的肢骨居多,其他部位則很少發現,這就排除了自然死亡成因。另外,這些動物化石集中出現在發掘區的東南角,推斷這裡應是百萬年前“鄖縣人”的生活垃圾堆。再加上,堆積在這裡的動物骨骼化石,不是定向排列,進一步排除水流搬運等自然因素。更重要的是,骨骼化石堆裡還發現了石製品,可能用於狩獵和動物切割。種種跡象,幫助專家逐步揭開百萬年前“鄖縣人”的生活食譜。

學堂樑子遺址考古專家工作組組長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高星:所以從這些證據來看,當時的“鄖縣人”是消費了很多的大型的食草動物的。這些石製品在學堂樑子遺址發現的並不是特別多,但是它有特點,主要是以自然的河卵石為原料,把卵石本身加工出尖或者刃作為工具來使用,在南北方還有所不同,北方主要是從石頭上打下小的石片,用小的石片加工成工具,這樣就形成了南北不同的文化。

“鄖縣人”或折射中國存在人類演化廊道

人類起源和演化,從古至今,一直是關於人類自身的重大科學命題。百萬年前的“鄖縣人”3號頭骨,它的發現,或許,還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拓寬“秦嶺至漢水流域”是“人類演化廊道”的認知。

專家介紹,對於人類的起源和演化,目前學術界普遍共識,是非洲走出說,該假說認為,人類起源於非洲的類人猿,經過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等演化階段,到了距今200萬年左右,在直立人階段走出非洲並向世界各地擴散。

學堂樑子遺址考古專家工作組組長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高星:但是這只是一個假說,還有學者認為,亞洲可能也是人類的一個起源地。但是應該說我們確實缺乏2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和文化的證據,缺乏從猿變成人的這個環節的一系列的證據鏈,所以學術界基本上認定最初的人類起源於非洲。

專家介紹,學堂樑子遺址位於秦嶺—漢水流域,而漢水中上游河谷是我國也是世界非常重要的人類起源熱點區域之一,200萬年前陝西藍田上陳遺址和160萬年前的“藍田人”,就出自秦嶺地區,湖北境內發現的距今約50萬年的白龍洞直立人、約10萬年的黃龍洞晚期智人以及153處舊石器時代遺址,也大致位於秦嶺—漢水東西向延展的地理條帶上。

學堂樑子遺址考古專家工作組組長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高星:第3具“鄖縣人”的化石,也恰恰處在一箇中間的位置,所以能構成秦嶺—漢水這個人類演化長廊的一箇中間環節,我們把這些材料都串起來,能夠建立一個區域人類演化的序列,可能未來更多材料的發現,能夠展示當時人類生存演化的一個壯烈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