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黃巾起義“蒼天已死”背後的真相,氣候如何掌控漢帝國400年興衰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隨楓

字數:4044,閱讀時間:約11分鐘

編者按:農業時代,一切文明都十分仰賴上天的恩賜,若是上天慷慨地給予充足的日照與雨水,那便是興旺發達,安居樂業,可一旦上天從溫和變為暴怒,悽楚的寒冬和怒濤般的洪澇會把農業社會的一切根基葬送掉,從而摧垮整個文明。自古以來,以農耕為生的中華文明便是明白這一點,早在西周時便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他們深刻了解天意不可違的道理。到漢帝國建立之後,儘管天命觀已經被春秋百家改造成以人為主,號稱“吉凶由人”、“妖由人興”甚至“夫民,神之主也”,可這個農業帝國依舊無法逃脫受天命操縱的命運,漢朝近四百年的興衰即可說明這一切。本文可以與《氣候如何操控文明命運?升溫送羅馬帝國300年盛世,變冷帶來3世紀危機》一文進行對照閱讀。

順乎天而應乎人:漢初的興盛

公元前207年,楚漢推翻了秦朝暗無天日的暴虐統治,讓中國歷史走向了一個新篇章,與此同時,天命也翻到了下一頁,華夏大地結束了戰國末期的寒冷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溫暖時代。

這個時期的華夏大地到處充滿了生機,竹林的廣袤即可印證這一點。《漢書·地理志》裡就稱,秦地竹林廣袤,“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東方朔傳》與《貨殖列傳》也盛讚關中竹林資源的豐盛,西漢薄太后陵墓中甚至出土了大熊貓的頭骨。

▲漢文帝霸陵的俑坑,薄太后即為文帝生母

不只是關中,其他地區也生長著大量的竹子,在山西,竹子甚至是物產最多的資源之一。在現代,竹子最北的生長區域位於陝西南部,而在漢朝,甚至在內蒙古都有大量竹子生長,這足以說明漢朝氣候相對今日有多溫暖。

▲西安鯨魚溝竹林

溫暖的氣候帶來的是糧食的改變。在西漢,受益於較高的溫度,稻米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汜勝之書》就詳細記載了種稻的方法,《漢書·昭帝紀》還記載了名為“稻田使者”的官員,而漢武帝“馳鶩禾稼稻粳之地”則說明了關中稻米種植的普遍。

與關中稻作種植的普遍相比,居延漢簡和敦煌漢簡中記載的水稻種植可能更令人驚奇,因為這意味著在河西這種地方都有種植水稻。

▲現代陝西漢中的稻田

在如此適宜農業發展的大環境下,漢朝統治者們很好地遵循了天命,推行著各種適宜經濟發展的政策。

在高祖剛稱帝時,整個中華一片破敗,人口銳減,像是原本有3萬戶的曲逆,楚漢戰爭之後只剩下5000多戶。“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這足以說明當時經濟凋敝到何種程度。

▲甘肅武威出土的漢代彩繪銅飾木軺車

為了恢復經濟,高祖推行了一系列詔令,組織軍隊復員,賜予軍吏爵位,招撫流亡人口歸鄉,釋放奴婢歸為平民,在平時理政時,更是遵從黃老思想,無為而治,達到“順民之情與之休息”的目的。

文帝與景帝時期,為進一步發展生產,“輕徭薄賦”、“約法省禁”的政策也被推了出來,農民的租稅多次下調,徭役也隨之減少,郡國也不再需要上交歲貢。

▲西漢版圖

從高祖到文景二帝的一系列政策,配合著優渥的氣候,漢帝國的經濟迅速發展。《食貨志》的記載足以說明:“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餘財。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人民安居樂業,糧食堆積成山,就連犯罪率也因為富足的生活而下降,帝國一片繁榮興盛的景象。

否極泰來:從武帝征伐到王莽改制

武帝之初,漢朝來到它最鼎盛的巔峰,但就如同《食貨志》所說的“物盛而衰,固其變也”一樣,在劉徹的統治下,漢帝國開始了下坡路,其中不僅有執政的原因,也有氣候的助力。

▲漢武帝劉徹

相較於他的前任,武帝更加渴求創立偉業、書寫輝煌,無為而治不符合他的個性。為成大業,他先是將權力進一步集中到自己手中。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頒佈推恩令,將各諸侯王國分割成更小的侯國,隨後又透過酎金奪爵,將半數列侯的土地收歸中央。

除此之外,他還設定了中朝,旁置了丞相,包攬了所有大權,同時,鑄幣權、鹽鐵經營權也都收歸中央。

這一系列舉措,把漢帝國多年來積蓄的財力物力集中到了武帝手中,使他有更多的力量去征伐西漢自建立以來就一直侵擾著邊疆的敵人:匈奴。透過三次決定性的大規模戰役,漢軍重創了匈奴,自祁連山到羅布泊都再也看不到匈奴的影子,即所謂“幕南無王庭”。

▲漢軍騎兵

但是這一切都伴隨著代價。在武帝集中帝國力量,將其投入到耗費巨大的戰爭中時,天命已悄然改變,西漢早期的溫暖氣候悄然而去,緊隨而來的是凜冬嚴寒。

公元前131年,“夏四月,隕霜殺草。”

前122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凍死。”

前115年,“三月,大雨雪。”

“元鼎三年(前114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關東十餘郡人相食。”

“元封二年(前109年),大寒,雪深五尺,野鳥獸皆死,牛馬皆蜷縮如蝟,三輔人民凍死者十有二三。”

▲甘肅武威出土的漢代彩繪木牛拉犁冥器

在百姓苦受嚴寒折磨之時,劉徹沒停下他的征伐。公元前127年,是為漢匈漠南之戰,前121年為漢匈河西之戰,前119年為漠北之戰。僅僅只是匈奴,並不能滿足劉徹的征服慾望。公元前112年,發兵攻南粵,前111年,發兵閩越,前109年,發兵降滇王,前108年,攻樓蘭、車師,前104年,攻大宛。

常年不斷的戰爭再加上愈加惡劣的天氣,武帝的前輩們為國家積蓄數十年的力量,終於被消耗殆盡。

▲漢朝士兵復原圖

當這位皇帝最終意識到自己的過錯,頒佈罪己詔,重新迴歸他的前任秉持的休養生息、恢復生產的政策後,帝國的頹勢確實暫時停止了,漢帝國再度迎來了昭宣中興——然而這只是迴光返照,從公元前90年到公元30年,溫度一直在下滑,幅度足有1。2℃,昭宣中興只不過是中間較暖的30年(公元前75年至前45年)。

到西漢後期,氣候越來越不穩定,嚴寒越來越頻繁地侵擾中原。

“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三月,隕霜殺桑;九月二日,隕霜殺稼,天下大飢。”

“元帝建昭二年(前37年)十一月,齊楚地大雪,深五尺。”

像這樣的嚴寒時常發生,到了王莽專制的時候,氣候下降最為嚴重,十年間有七年發生嚴寒導致的災害。王莽改制試圖挽回危局,但依舊無法阻攔西漢敗亡的趨勢。

▲王莽畫像

自漢元帝繼位以來,因氣溫下降,越來越多的百姓揭竿起義,到王莽時期,最大最猛烈的綠林、赤眉起義爆發了,而這場聲勢浩大的農民戰爭,親手將西漢王朝送進了歷史的墳墓中。

暮色帝國:東漢時期的氣候惡化

光武帝統一全國,並讓天下歸於安定的最大助力也要歸功於氣候。西漢後期的降溫趨勢在劉秀建立東漢之後逆轉了,一直到公元120年,中原的溫度都在緩步上升,從劉秀建立東漢到漢明帝駕崩(公元25年~75年)的五十年間,因嚴寒導致的災害僅見六起,頻率遠低於西漢後期。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東漢迎來了一個像西漢早期那樣的溫暖時代,實際上,儘管一直到公元120年氣溫都在上升,上升的幅度卻很小,近一百年才上升了0。5℃,這決定了東漢難以再造西漢的盛世光景。

▲漢騎兵對陣匈奴人

農耕區的變遷說明了東漢的境況。

在西漢時期,為了擴充套件耕地,大量的百姓或主動或被動遷往西北方,到武帝時期,為了對抗匈奴,劉徹將大量的貧民遷至朔方、武威、張掖等地,若不是這些地方具有農業發展的條件,劉徹也不會頒佈這種命令。

事實上,居延漢簡記載了許多關於漁產的記錄,又暗示當時甘肅樹木並不稀缺,足以證明西北邊境在那時適宜農耕生活。

▲現今朔方遺址

到了東漢,情況發生了改變。王莽傳記載,西北的邊民流入內郡,寧願充當奴婢也不願意回去,後來光武帝和明帝都發布過詔令,要將流竄到內地的邊民趕回邊境,這足以說明西北邊疆的環境已不再適合農業生活。

對比《漢書·地理志》和《續漢書·郡國志》裡的人口資料可以有更直觀的感受,在東漢,北邊19郡人口相較西漢減少了56。46%,其中朔方的人口驟減94。25%,而全國平均人口率僅為17。52%,由此可見,氣候惡化的程度不可謂不大。

▲河西走廊長城遺址

儘管東漢前中期的氣候條件比不上西漢早期,卻也能讓帝國長治久安,可在公元120年之後,氣溫開始驟降,到東漢末達到最低點,相較於東漢中期最暖時降低了足有2℃。

從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到延熹九年,連續五年都有寒災,“其冬大寒,殺鳥獸,害魚鱉”,“自春夏以來,連有霜雹及大雨雷”。這種氣候突降帶來的災害,在東漢末時有發生,有時候就連應當炎熱的夏季也能感受到寒冷,“獻帝初平四年(193年)六月,寒風如冬時。”

▲漢朝錯金銀鳥像

氣溫驟降,整個氣候也愈加不穩定。永興元年(153年),東漢全境三分之一的郡縣遭受水災、蝗災;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司隸、豫州發生大饑荒,近乎一半的人都被餓死;漢靈帝統治時期,因為饑荒,“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的情況都已發生。

在氣候大環境如此惡劣的時候,朝廷沒有執行安定社會的政策,也沒有試圖改善糟糕的情況,反倒是愈加腐朽墮落。

自漢章帝之後,外戚宦官就成為東漢王朝的痼疾,這些外戚和宦官窮奢極欲、獨斷專權,沒推行過什麼有益的政策,危害朝政的行為倒是時常可見,而這種情況沒有扭轉的趨勢,唯一一次士人、官員想要改變這種形勢的企圖,也促發了黨錮之禍,讓改革風氣徹底絕滅。

▲漢桓帝畫像,黨錮之禍正是發生在他的統治之下

氣候環境的惡化,王朝內部的腐朽,直接影響的就是帝國的普羅大眾。東漢末年,幾乎年年都有暴動,朝廷面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起義,只會採取鎮壓的措施。到最後,百姓的不滿在高壓下匯聚起來,演變成東漢末年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暴動:黃巾起義,正是在這場大起義後,東漢開始了群雄割據的時代,並最終在220年滅亡,被魏蜀吳三國取而代之。

在農業時代,90%的人口都為農民的社會里,靠天吃飯從來不是一句戲言,而建立在農民脊樑骨上的農業帝國,其興衰也與氣候緊緊相連,漢朝的命運足以證實這一點,盡人事,聽天命,即使對一個帝國來說也是至理名言。

參考資料:

1、《中國曆朝氣候變化》

2、《秦漢時期氣候變遷的歷史學考察》

3、《中國古代史》

4、《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