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凜冬將至:能源危機令北歐進入“戰時狀態”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記者連線·俄烏衝突影響下的世相】

本輪歐洲能源危機源於多重因素,雖然近期歐盟成員國天然氣庫存率已近安全目標,但當地分析人士稱,在天然氣發電需求得到有效替代之前,歐洲國家將繼續面臨能源緊張困局。如果俄羅斯未來限制天然氣供應,今年冬季歐洲的“氣荒”會加劇。當前,該地區國家面臨著與日俱增的能源危機壓力,為了能過冬,各國政府正在竭盡所能制定和出臺應對舉措和政策。

今年以來,歐洲電價和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一輪接一輪的歐盟對俄製裁措施不斷髮酵,市場恐慌情緒同時推動著能源價格不斷飆升。根據歐洲能源交易所資料,近期多個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明年交付的電價水平突破歷史記錄,最高達到前一年同期價格的12倍。9月9日,歐洲中央銀行理事會成員兼愛沙尼亞銀行總裁馬迪斯·穆勒對媒體表示,未來幾個月能源價格的上漲會加速,這會顯著影響通脹增長的速度。

日前,芬蘭總理桑娜·馬林對媒體表示,當前的能源危機前所未有,迫使芬蘭進入“戰時經濟”狀況。近日,芬蘭輸電網路運營商FINGRID警告說,電力市場充滿不確定性,芬蘭人應為今年冬季可能出現的電力短缺和停電做好準備。赫爾辛基市將於9月底組織一場停電演習,以測試政府和企業在重大配電中斷期間的合作。國防部提示國民,大規模停電將立即導致公交停運,銀行、加油站和商店關閉,2~6小時後電話和網際網路將無法連線,18~36小時後室內溫度將快速下降。

近幾個月以來,芬蘭電價波動幅度巨大,大多數家庭的電費支出增加了數倍。9月8日,統計局專家維爾夫·魯海寧表示,根據現有資料評估,急劇上漲的電價造成大約10萬戶芬蘭家庭的支付困難。經濟事務部長米卡·林蒂萊說,我們正在談論今冬增加的數千歐元電費,即使是中產家庭,到了冬天也將頗為難熬。需要儘快採取措施穩定電力市場,節電和實施價格上限是最好的應急手段。

中央商會首席經濟學家尤卡·阿佩爾奎斯特對記者表示,能源成本價格大幅飆升還導致食品價格持續上漲,經濟前景異常黯淡。9月7日,芬蘭獨立宏觀經濟諮詢公司GnS Economics執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托馬斯·馬林撰文稱,歐洲的情況比許多人理解的要糟糕得多,由於戰爭和制裁等原因導致的能源危機及歐元貶值等情況惡化的速度非常快,歐洲銀行業處於危機邊緣,歐洲經濟處於崩潰邊緣,歐洲人可能只有幾周或最多幾個月時間來採取預防措施。

根據芬蘭財政部最新提交的2023年財政預算計劃,政府將透過降低電力增值稅、為有孩子家庭提供可自由支配補貼等一攬子支援計劃幫助芬蘭民眾渡過難關。9月初,芬蘭政府還公佈了主題為“降低一度”的全國節能運動計劃,上一次類似運動是在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時期。

瑞典綠黨發言人佩爾·博倫德批評現政府稱,在能源價格高昂的情況下,很震驚政府不準備為此多做努力,這是對民眾的背叛。根據報告,瑞典被認為是在波羅的海周邊國家中開發海上風電最具潛力的國家,但瑞典政府承諾的海上風能擴容計劃僅從目前的0。2吉瓦提高到0。7吉瓦,對當下的能源危機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9月8日,瑞典電網宣佈,為緩解南部非常緊張的電力供應,公司已向政府提交大規模開發海上風電的申請,強烈希望政府儘快批准。

幾十年來,核能一直是瑞典電力供應的主要支柱。2016年瑞典議會通過了到2040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發展計劃,明確將核電排除在外。當前,這場能源危機將促使瑞典各黨派考慮是否需要更多的能源選擇。

9月10日,立陶宛總統首席顧問內沃維丘斯對媒體表示,立政府在解決能源價格問題及尋求歐盟解決措施方面行動緩慢,並指出政府負責人將在歐盟層面推動解決能源價格高昂問題的責任轉嫁給總統府是不合適的。此前,總統瑙塞達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批評政府,認為立陶宛的能源價格是歐洲最高的,政府到現在為止未採取足夠的補貼措施,應對能源危機才是政府當前的首要任務。

瑙塞達總統還向民眾呼籲,“為冬季做準備,每個人都應儘可能多地存錢”。遺憾的是,9月10日,立陶宛全國減貧組織負責人阿多馬維奇恩對媒體表示,超過三分之一的立陶宛人沒有儲蓄,越來越多的立陶宛人正在經歷“能源貧困”,支付不起充分供暖的賬單。

當地媒體報道,為節省電力,立陶宛許多城市正在“勒緊褲腰帶”。幾周以來,首都維爾紐斯的街道、汽車隧道和地下人行橫道燈光變得很暗。市政府稱,這些措施會節省20%的電力成本。部分當地居民擔心,這會對人們的安全構成威脅。

分析人士認為,歐盟希望透過發展清潔能源、其他傳統化石燃料以取代部分天然氣發電量的目標難以在短期內實現,如俄羅斯未在明年3月前放鬆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歐洲天然氣市場將面臨極度緊缺的情況,這種緊張局面也會蔓延至全球天然氣市場。屆時,歐盟內部會產生新的矛盾和分化,部分國家將遭遇更為嚴重的經濟衝擊和民生問題。隨著冬季能源危機的進一步升級,歐盟國家間能源分配矛盾可能會凸顯和激化,歐洲及歐盟團結問題將面臨更多衝擊。

(本報赫爾辛基9月20日電 本報駐赫爾辛基記者 張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