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背後,藏著曹操兩大難言之隱,曹丕全搞砸了

一、從馬超、夏侯淵到荀彧

公元212年,三國進入到關鍵的形成期。正月,西涼馬超就捲土重來,搞得剛回到鄴城的曹操異常惱火,果真是:馬兒不死,吾死無葬身之地。

曹操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由於馬超信譽破產,在西涼進展不順,於是本年五月曹操決定:既然馬超不想讓我活得舒坦,那你也就別好受。

曹操殺掉了馬超的老爸和弟弟等——《三國演義》把這段提前了,搞成了馬超為父報仇,才反了曹操。實則卻是,馬超根本就不在乎自己老爸的死活。

隨後夏侯淵,便在張郃的輔助下大發神威,一舉將把馬超給打崩了。曹操高興得直拍大腿:我們家的夏侯老兄弟,那真真是“

虎步關右,所向無前

。”

哪料僅七年後,由於夏侯淵被黃忠斬於定軍山,曹操一怒之下,就推翻了之前的讚美,再送給他們家的夏侯老兄弟一個“

白地將軍

”(白痴將軍)的稱號——所謂:曹操的嘴,騙人的鬼,誠不欺人。

依然是本年,青梅煮酒論英雄中,被曹操誇成一朵花的劉備,正艱難奮鬥在西川。按理說,如今馬超之危已解,劉備又受困在西川,曹操應該抓住時機進攻漢中張魯,壓縮劉備的生存空間才對。

可哪料曹操卻出人意料的,開始搗鼓起當魏王這事了。一下子搞得曹魏內部雞飛狗跳,他最親密的老夥計荀彧都急眼了,強力阻擊曹操稱王。曹操怎麼辦?好辦,玩起來拿手好戲:內部問題,外部解決。

曹操認為:江東的孫權實在可恨,赤壁之仇必須要報!如今周瑜已經死了,奪江東不在話下。於是曹操起四十萬大軍,再次討伐江東。在路過自己老家譙縣時,曹操突然不走了,上表漢獻帝:請荀彧來勞軍,我也怪想這老夥計的。

漢獻帝只得答應,哪料荀彧來後,就被曹操扣在身邊:這麼多年了,總是我曹操主外,征伐四方,誰不服氣,我就滅誰。你荀彧主內,協調各方關係,給我籌備糧草。如今好容易見面,就留下來,陪我嘮嗑吧。

結果,當荀彧隨曹操開至壽春時,就離奇死了……有史料記載說,是病死的,還有的是說,被曹操毒死的。當然最著名的便是,曹操和荀彧的那個“空食盒懸案”。

二、孫權、劉備、劉璋和西川

別管怎樣吧,曹操和孫權還沒掐起來呢,就先有了第一個收穫:絆腳石荀彧被解決,為他稱魏公(王),鋪平了路。

再說孫權,得知曹操功伐東吳後,立馬給西川的劉備寫信:妹夫啊,別在西川玩了,趕緊回來幫我一起揍曹操。

孫權純屬借題發揮,因為當他得知劉備進川時,曾氣得大罵劉備是“

狡虜

”。周瑜活著時候就要奪西川,可你劉備卻說:劉璋是我親戚,誰對劉璋不利,你就披散起頭髮,逃歸山林——潛臺詞就是,一切後果由東吳承擔。

可哪料沒兩年你劉備卻跑入西川,這讓孫權如何不憤怒?所以他便趁曹操進犯的機會,看看能不能把劉備,拉回自己的“懷抱”。

劉備也不傻,明白孫權啥意思,卻大喜過望,孫權果然是我的吉祥物。立馬給劉璋寫信:給我一萬兵馬,還有好多糧草軍械啥的,我跟東吳是聯盟關係,做人呢,必須要講信用,要有愛心和仁心,我仁德滿天下的劉皇叔,要跟你別離,去幫孫權揍曹操啦。

劉璋大怒:這哪跟哪捱得上?你劉備來到西川后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拿我的,卻就是不幹活,反而大肆收買人心,我給你個大頭鬼。

劉備一蹦三尺高:劉璋不講武德,必須要給他一個教訓,不回去幫孫權了——槍在手,跟我走,揍劉璋,奪益州。。。。。

這就是公元212年時的三國,是一環扣一環,一片混沌不明中,卻藏著各種難言的玄機……。

三、

生子當如孫仲謀

公元213年的濡須口,雙方戰船連綿。孫權已經顧不上劉備是否迴歸“懷抱”了,畢竟曹操大軍壓境,必須全力以赴。

曹操也不想稱“魏公”的事了,對於他來言,馬超再驍勇也不怕,因為曹操的騎兵和步軍那是“王”一般的存在。但一說到水戰,曹操就覺得人生苦多。

人言:關羽傲慢。但人家有資格傲慢,無論單挑、陷陣、統兵,還是水戰,都是一等一。尤其是水戰,讓孫權和江東群雄都怵頭——悔不該,破呂布後搶杜夫人呦,當年關羽索要,就給他便是,只怪當年太年輕。為了一個杜夫人,讓關羽“

心不自安

”,說啥也不跟自己了。

但後悔也沒用,總不能跑江南旅遊一圈就走吧?仗,還是要打的,哪怕水戰。不出所料曹操輸慘了,損失三千人,還被活捉了好幾千。孫權開始頻頻挑戰,曹操按兵不動。這更讓孫權意氣風發了,決定:親自駕船闖曹營。

得知孫權親自前來後,曹操心裡這個罵:有種你給我打野戰?搞水戰算哪門子英雄好漢?可嘴上卻道:孫權敢來探營,必有後援埋伏,不得出擊。都打起精神來,讓孫權見識一下咱曹家的水軍戰隊,其實是不輸江東的。

曹操別傷心,兩年過後,也就是公元215年,你手下大將張遼,就把孫權打成了“孫十萬”了……讓他比你如今,還慘一百倍。

就這樣孫權來了個“檢閱曹操水軍”,優哉遊哉一番後便離開。然後吹打起來,風風光光回家了。曹操遠望著孫權戰艦編隊,突然來了一句:

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曹操的兩大難言之隱

那麼曹操為何突然冒出這麼一句?只因此刻的曹操,藏有兩大難言之隱。

其一:對未來的擔憂。曹操征伐孫權之戰,發生在他要稱魏公之時,所以就是一次轉移矛盾焦點之戰。這就註定了,這一戰不會有啥大動靜。結果卻見識到了,孫權這位晚輩的不凡。

因而曹操點贊孫權。但實則卻藏著對未來的擔憂:三國爭霸競爭,非一代能完成。如今兒子輩的孫權,如此牛到爆,那麼我的後代可否頂得住?要是孫權,也如劉表那兩兒子一樣窩囊,這個世界該多美好。

須知,此刻曹丕和曹植的競爭已經開始了,而這兩兒子都不是曹操的首選。奈何曹昂、曹衝死了。也正是有這種心境,曹操才會從“打仗”聯想到“兒子”問題——是憂患意識的反應。

其二:對自己的重新定位。曹操要稱魏王,打破漢朝“非劉氏不可稱王”的慣例,就是一次自我的重新定位——這其實就是曹魏篡漢的開端,為此曹操都不惜跟老夥計荀彧決裂。

而曹操也清楚地知道,荀彧是代表著當時的門閥世族勢力,如司馬懿、陳群、鍾繇等,這都是荀彧推薦的。能否壓制住這些門閥世族?曹操也沒譜,只能寄希望接班人,繼續奮鬥並最終完成。可問題是,接班人問題,實在頭大,若是有孫權這樣的兒子,一切都不在話下……

第一個難言之隱的本質,是曹操擔憂外部問題,年輕的對手太厲害。

第二個難言之隱的本質,是曹操對自己內部問題的清醒認知。

這兩大難言之隱,都傳達出來了,曹操對自己繼承人問題的糾結和不安。無非用“生子”說事罷了。

曹丕搞砸了

果然,曹操這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曹丕聽出了話外之音,他最終接班曹操,成為了曹魏的開國皇上。但問題是,曹操這兩大難言之隱,他完成了嗎?根本沒有!

劉備發起夷陵之戰時,孫權違心歸降。劉曄勸曹丕:假的,別信!應跟劉備配合滅掉孫權。只要孫權一亡,劉備還算事嗎?可曹丕就是不聽,隆重接受孫權投降,完全一幅志得意滿的模樣。

那意思彷彿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又如何?還不是成了我曹丕的小弟。結果劉備兵敗後,他才發現自己被孫權戲耍了,要怒而興兵。劉曄再勸:時機已過,不能打。可曹丕就是打,來了個無功而返,顏面掃地。

曹丕逼漢獻帝禪讓時,是拿“九品中正制”跟門閥世族進行交換的。由此門閥世族,就從籠子裡被放出,很快就全面反彈。

最後就是司馬懿代表門閥世族,奪走了曹魏大權。等於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時的這兩大難言之隱,全被曹丕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