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沂源縣南魯山鎮民生綜合體植入“共富站點”老年人可進站“務工+休閒+就餐”

“這頓飯,一葷一素,倆饅頭,加上稀飯,我自己吃飽喝足還能給老母親帶一份回去,真得勁!”11月23日中午11點多,沂源縣南魯山鎮水麼頭河南村,71歲的村民王在友早早來到村裡的“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長者食堂等候就餐。端著熱乎乎的飯菜,老人笑呵呵地直言,現在的生活讓自己很滿足。

同一時刻,南魯山鎮菜園村剛投入運營的長者食堂也迎來了就餐的老人。窗明几淨的大廳裡,飯菜飄香。菜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畢德東說:“雖然是剛開業,但我們的長者食堂很受歡迎,每天都有70多人來就餐。”

南魯山鎮黨委書記趙希娟說,今年,他們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域建設了23處“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而且以有解思維破解民生綜合體運營難題,創新實施品質養老輿論幫助、勞動自助、集體補助、子女協助、社會捐助、志願互助的“六助”模式,“造血”“輸血”雙重發力,蹚出了一條“可持續、可借鑑、可複製”的“老有善養”新路徑。

長者食堂要運營好,還得百姓參與。今年初,南魯山鎮組織各村充分利用微信群、網格員入戶、村大喇叭宣講等多種形式,重點對民生綜合體運營政策和運營模式進行針對性的宣傳。長者食堂將每天就餐情況錄成小影片發到村集體群,讓老人的子女們隨時掌握瞭解情況。下文壇村還發揮黨建“一網三聯”網格員的作用,對村裡的老黨員、老幹部、鄉賢能人進行走訪調研,當面聽取意見建議。

長者食堂解決了老人們的就餐難題,但有的老人卻有了新難題。“村裡有長者食堂是很好,但我在外村打工,享受不上。”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南魯山鎮在民生綜合體植入“共富站點”,他們發動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進站務工,實現“以工養老”。

“我們依託11家桔梗龍頭企業,在民生綜合體周邊配套建設‘共富站點’,提供‘務工+休閒+就餐’的整合服務,引導老年人將務工收入的10%轉存個人養老賬號,實現務工和就餐的雙向聯動。”趙希娟說,他們還將“共富站點”盈餘的60%作為民生綜合體的運營資金,形成運營閉環。“共富站點”變身“養老工廠”,目前,南魯山鎮已創造就業崗位500餘個,提供運營資金1。2萬元,他們的目標是儘快實現全鎮“共富站點”全覆蓋。

為保障“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的健康可持續運營,南魯山鎮搶抓“一村一業”建設,搭起“村集體經濟+產業+養老”的“輸血”鏈條,實現村集體經濟、產業收益、民生養老一盤棋。水麼頭河南村透過發展光伏、企業合作、土地租賃等產業專案,實現村集體年收入50萬元以上。村“兩委”從村集體收入中專門劃撥出資金,在原來上級財政補貼基礎上,對村民進行再補貼。村裡8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在長者食堂就餐,60-80歲的老人,花2元錢不僅可以自己吃,還能為一位行動不便的家人或沒來就餐的老伴帶飯。

各種暖心的小舉動,贏得群眾一片叫好聲。“在老有所養的基礎上,我們還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趙希娟說,今年,南魯山鎮聚力打造“孝善榜單”,發動子女參與品質養老工程建設。他們大力宣傳孝善思想,倡導子女在就餐區設定“孝善榜”,為長者食堂助力,村集體根據孝善排名配額髮放就餐補貼或者給予物質獎勵。菜園村設定“孝善榜”,帶動110人參與充值,民生綜合體運營當天即實現充值1。8萬元,村集體根據充值數額後續獎補3000元,“孝善養老”成了家風村規。

有的村還創設了“幸福基金”,倡導社會捐助。今年,絲窩村合作企業山東迪睿食品有限公司為村集體捐助善款1萬元,對村裡80歲以上老人就餐進行專項補貼。村裡的企業、“鄉村振興合夥人”等紛紛加入捐助隊伍,民生綜合體“幸福基金”數額漸豐。目前,絲窩村已有4家企業、8位“養老合夥人”成為基金理事,累計捐贈金額達3萬元,180位80歲以上老年人受益。

吃的問題解決了,老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要考慮。今年,各村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統籌進行助老志願服務。志願服務實行積分制,積分兌換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節日走訪慰問、文藝表演等都開展得紅紅火火,老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目前,南魯山鎮已建成14處“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設配餐點17處,服務群眾3。6萬人,已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全媒體記者董振霞 通訊員耿彪 王振群)

【來源:淄博文明網_志願服務】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