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漢武帝思念皇妃,卻催生了香文化的標準,延續至今

一個名字喚 彘 的皇帝,不想卻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整個中華民族,都留下了他的印記。

他就是漢武帝,秦皇漢武的漢武大帝。在他的治下,中華民族取得了空前的勝利,無論從疆域版圖還是國家影響力。

漢武帝劉徹,字彘,沛縣人。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也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原本名為彘,但因其聰明伶俐,自小便胸懷大志,博得了父親的好感,隨後方才把名字改為徹,繼而把整個江山都交付與他。他並沒有辜負父親的囑託,甚至達到了中華歷史帝王的標杆。

千年之後,江湖上仍流傳著他的傳說。但,都是他的戰功與武力,卻對他的柔情似水鮮有建樹。其實,漢武帝一生與香結下了不解之緣,和香理法的建立,博山爐規制的確定,都是他在不經意間推動了香學及香爐的標準化發展。

我們現在依然在沿用的“和香”在他的推動下首次達到了理法完備——漢武帝與香的故事,也是魏晉之後文學作品的常用題材。他東巡長生不老藥的過程中,發現了保健養生的香枕,流傳至今,兩千年來無數人受益。

博山爐首創了香薰爐的標準

西訪西王母見到王母所居之地香藥集市,開啟了內地香藥專賣的先河。贈送博山爐是武帝對臣子和家人的至高封賞。中山王劉勝是武帝同父異母的長兄,所封賞的“錯金銀博山爐”是博山爐中的最高等級者。為了表彰衛青戰功、祝賀自己的妹妹新婚封賞了自己御用的“竹節鎏金博山爐”。在武帝的推動下,香藥的採摘使用,和香、用香、薰香全面的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漢武帝期望“香可返魂”的愛情故事

漢武帝期望“香可返魂”的愛情故事更是情動千古。

武帝寵妃李夫人早亡,帝深為悲,以皇后之禮葬之,命人繪其像掛於甘泉宮。

白居易的樂府詩《李夫人》描述了當時的情景:“夫人病時不肯別,死後留得生前恩”,“丹青畫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殺人。又令方士合靈藥,玉釜煎鏈金爐焚。九華帳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夫人之魂在何許?香菸引到焚香處”,

“魂之不來君心苦,魂之來兮君亦悲”,“傷心不獨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使各類異香在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同時,似乎也更貼近了生活,推動了香文化的發展。

武帝弄香

然而,除了希冀以返魂香打破陰陽之界來與李夫人芳魂重聚之外,武帝還留下甚多的奇香傳說,例如,供奉霍去病破匈奴所得休屠祭天金人而開以香供佛先河。以下從《香乘》中,摘錄武帝弄香四則:

明天發日香

漢武帝嘗夕望東邊有云起,俄見雙白鵠集臺上,化為幻女,舞於臺,握鳳管之簫,撫落霞之琴,歌青吳春波之曲。帝開暗海玄落之席,散明天發日之香,香出胥池寒國。有發日樹,日從雲出,雲來掩日,風吹樹枝,即拂雲開日光。

百和香

武帝嘗修除宮掖,燔百和之香,張雲錦之惟,燃九光之燈,列玉門之棗,酌蒲萄之酒,以候王母降。

乾陀羅耶香

西國使獻香,名乾陀羅耶香,漢制不滿觔不得受,使乃私去,著香如大豆許在宮門上,香自長安四面十里,經月乃歇。

兜木香

兜木香,燒之,去惡氣除病疫。漢武帝時,西王母降,上燒兜木香末。兜木香,兜渠國所獻,如豆大,塗宮門上,香聞百里。關中大疾,疫死者相抌枕,藉燒此香,疫則止。《內傳》雲:死者皆起,此則靈香,非中國所致標,其功用為眾草之首焉。

漢武帝之前,中國人用香多以蘭蕙椒桂為主,至漢武帝在位期間,絲綢之路開闢,異國香料紛紛湧入中國。《香譜》記述這段歷史:“至漢武奢廣,尚書郎奏事者始有含雞舌香,其他皆未聞。”自漢武帝起,中國進入到香文化的一個高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