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年俗文物展開幕 海派年俗“花樣多”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年俗文物展。 王笈 攝

中新網上海1月20日電 (王笈)年貨大街、年畫攤子、年夜飯……在充滿老上海人過年情懷的精緻佈景中,“滬上新年 美好生活——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年俗文物展”20日正式開幕。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年俗文物展。 王笈 攝

老上海人如何過年?海派年味有哪些?步入展廳,觀眾可看到臘月以後民間“迎新年”的諸多傳統習俗,從祭灶、撣塵、贈曆本、蒸年糕、貼門神、守歲6個方面,瞭解老上海人為迎接新年所做的準備;“賀新年”板塊則以放高升、迎財神、逛廟會、走三橋等傳統年俗活動,展現上海人熱熱鬧鬧過大年的喜慶景象。

為了更好呈現上海地區五方雜處、新舊雜糅的海派年俗特點,展覽精選了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特色館藏文物82組,涵蓋小校場年畫、月份牌、老上海戲單、上海老字號包裝以及各類老上海兒童玩具、賀年片等。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年俗文物展。 王笈 攝

其中,民國銅錢編元寶是本次展覽的代表文物之一。明末清初,人們用紅線串聯銅錢紮成龍、虎、方勝、元寶、寶劍等形狀,作為壓歲錢送給小孩。這時除夕的壓歲錢包含了兩個含義:一是給小孩鎮邪的,二是長者給小孩新年時使用的零花錢。

清上海小校場年畫《豫園把戲圖》也頗具特色。舊時,上海不少人家會在初一子夜時分趕到城隍廟去“燒頭香”。春節期間,豫園的廟市人流如織,除卻書場、茶寮、飲食店,還有露天設攤,擺著扯鈴、風鷂以及各種玩具。到了元宵之夜,廟內燈市更是熙熙攘攘,無比熱鬧。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年俗文物展。 王笈 攝

“上海的小校場年畫、月份牌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裘爭平看來,這是一個有儀式感的展覽,把老上海人過年的過程呈現給觀眾,讓觀眾能沉浸式感受到濃濃的海派年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