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清代此官職為正三品大員,而且還世襲罔替,不過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據野史記載,乾隆時期詹事府有一個洗馬到甘肅一帶出差,結果鬧出一個笑話。驛丞由於是新官上任,對朝廷的官職還不是那麼瞭解,誤以為“洗馬”是馬伕,結果被安排到一個大通鋪。

後來當地的知縣前來拜訪,驛丞才得知洗馬是從五品官,得知這一情況後,驛丞趕忙賠禮道歉。好在洗馬也沒有較真,只是笑了笑了事。

豈止是“洗馬”,清代官制中有很多職務的名字很生僻,乍一聽根本不知道是幾品官,更搞不清楚他們是幹什麼的。御史經過整理,特地找出了幾個職務,相信絕大多數讀者看到名字後,也是雲裡霧裡。

道錄司龍虎山正一真人

道錄司不難懂,是禮部下屬的一個單位,主要負責全國道士的管理。但龍虎山正一真人卻不能以字面意思去理解,他既是道士的稱呼,也是正式的職官名,級別還不低是世襲的正三品大員。

龍虎山正一真人源於明洪武時期,當時龍虎山道士張正朝到南京覲見,被朱元璋封為正一真人,秩正二品准予世襲。

清入關後沿襲明制,以正一真人統帥龍虎山眾道士。乾隆朝時由於崇信佛教,將正一真人降為五品,但在乾隆中期時又下旨晉為正三品,此後成為定製。

龍虎山正一真人在文獻中很少被提及,但卻是正兒八經的三品大員,《清史稿·職官志》中是有記載的。通俗地理解,龍虎山正一真人就如同衍聖公、班禪一樣,都是世襲罔替的官職。

庶子

庶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翰林院庶常館的庶吉士,其實他們並沒有半點聯絡。庶子屬於詹事府系統中的職務。

詹事府最高長官為詹事(正三品),其下分別為少詹事(正四品)、左右春坊庶子(正五品)、司經局洗馬(從五品)、中允(正六品)等。

庶子是一個很清閒的崗位,從事的工作主要是記注、纂修一類的文字事務。說起清代的詹事府也是一言難盡。

本來詹事府的本職工作是輔佐太子,明代時屬於東宮屬官。清代情況特殊,除了康熙生前立過太子外,其他皇帝都沒有立過儲。

東宮形同虛設,也讓詹事府的地位受到了削弱。乾隆時期,就有大臣建議裁撤詹事府,但乾隆考慮再三,決定將詹事府作為翰林們的中轉站,凡是要升遷的翰林一般都要在詹事府鍍鍍金,然後再升任新的職務。

治中

治中也是一個冷門官職,清代各衙門中僅有順天府、奉天府設治中,級別為正五品。

順天府、奉天府由於是“京府”,其級別高於各省的府。此二府由於管轄的州縣數量多、長官品級高(正三品),故而佐貳官的數量設定也多。

兩京府皆設府丞(正四品)1人、治中、通判(正六品)各3人。他們都有單獨的衙署分管某方面的事務。其中治中掌地方民事,凡所屬州縣之錢糧、戶籍、田土諸事無不綜理。

官正、署正

這兩個職務也非常見品種,在京城各衙門中絕對屬於冷門崗位。官正是欽天監下屬的職官,欽天監掌管天文曆法氣象工作,長官為正五品監正。

監正之下設

時憲科、天文科、漏刻科、主簿廳

四個機構。其中時憲科的官職有點繞,長官為“五官正”。五官正(正六品)之下,又設

春、夏、中、秋、冬

五個“官正”級別為從六品。

署正主要集中在光祿寺,光祿寺是從三品衙門,主要負責宮廷宴會。下設的機構中就有大

官署、珍饈署、良醞署、掌醢署

等,這四署的長官皆稱“署正”(正六品)。

宴會上負責吹拉彈唱的還有一個專門的部門,清初叫樂部,雍正以後改為和聲署,置滿、漢署正各一人(從六品)。

善世、正一、闡教、演法

如果不是看到御史這篇文章,單獨拎出來一看,估計沒人會認為這幾個詞彙會與官職沾上邊。

禮部主管祭祀、科舉、學校、宗教等事務,禮部下屬有僧錄、道錄二司,專門管理佛教、道教事宜。

僧錄司設左右“善世”(正六品)各一人,左右“闡教”(從六品)各一人,還有“講經”、“覺義”等;道錄司設左右“正一”(正六品)各一人,左右“演法”(從六品)各一人,另有“至靈”、“至義”等。

經歷

相比於以上官職,經歷算是拋頭露面比較多的,只要對清史略有了解的讀者應該都聽說過。讓人討厭的是,經歷一職品級多變,如果不加上一個字首,就搞不清他到底是幾品官。

經歷的設定主要是在各省的衙門,級別最高的是布政使衙門下屬的經歷(從六品),其下依次是按察使衙門經歷(正七品)、京府經歷(從七品)、各省府經歷(正八品)。

經歷是屬官,主要負責出納文移,不管在哪一級單位供職,其崗位職責都是一樣的。只是要具體衡量經歷是幾品官,就必須加上字首,否則就難以考證。

除了以上介紹的之外,清代還有很多不常見的官職,諸如署丞、博士、靈臺郎、鳴贊、允判等等,如有興趣可在評論區留言,御史將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