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代盜墓賊下葬時,為什麼不敢去盜墓?盜墓賊的防盜手段有哪些呢?

中國人都習俗在人死了之後,在墓葬裡面放上一些貴重物品。因為中國人認為,人死之後,是可以把這些東西帶走甚至可以在陰間享受。雖然,能不能真的帶走我們暫時不知道,但是,因為這個習慣,卻滋生了很多覬覦墓室中珍寶的盜墓賊。

只要墓葬中有寶貝,那麼,盜墓賊就不會斷絕,一批又一批的盜墓賊,想盡各種辦法盜取墓中的寶貝。而下葬之前,墓主人也想著用各種辦法防止盜墓賊盜墓,但是,大多都沒有什麼用處,因為人民智慧無窮無盡,只要有防止盜墓的辦法,就必定有解決問題辦法,很多大墓枉費墓葬機關用盡,最終它還是被盜墓賊盜掘一空。

而作為皇帝,他們是國家的統治者,擁有世間最高的權力,更希望將自己的榮耀與權威延續下去。也正因此,他們從登基那天,就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屬於自己的帝陵。如此“費力不討好”的舉動,也正是為了死後權力永享,富貴延續及國運長久,庇佑後世子孫。

不過,他們投資如此之大,陪葬品如此之多,雖然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但同時必然會引起盜墓者的垂涎。曹操早年間,為了養活自己的軍隊,就招募了一大批盜墓人才,幫助他從墓穴裡盜出寶貝。在盜墓這一行,他絕對也能算得上是一個資深專家。因此,他臨死前,深知就算陪葬品再多也會被人挖出來,連墓穴都不得安寧。

於是,他便告訴後人,不要為他附加陪葬品。然而,他在臨死前也用一句話告訴世人,自己墓葬裡啥也沒有。但就算是這樣,曹操的墓穴海華絲被很多人覬覦,畢竟不到黃河心不死,盜墓賊們總要親眼看了才甘心。

還有一個人,為了求得死後安寧,唐高祖李淵決定實行薄葬,由於自己的陵墓較小,他採取了流沙墓的構築形式。盜墓者若想得手,則必須將幾噸甚至上百噸的流沙全部搬運,才有盜掘機會。在如此嚴防死守下,盜墓賊沒有強大的恆心和盜墓手法,基本不可能盜墓成功。但是,李世民不一樣,他認為自己功績蓋世,沒有遵循李淵薄葬的做法,而是採取了宏大的墓葬規格,這就使得墓穴無法採用流沙,也喪失了最強的安保。那該怎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墓葬呢?唐太宗李世民為此也是煩惱不已。

經過再三思索,李世民決定採取欺騙後人的做法,來保證自己昭陵的安全。當時,昭陵是李世民及長孫皇后的合葬墓,在長孫皇后去世葬入後,李世民特意在碑文上寫下:“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對於自己的這番題寫,李世民滿意無比。畢竟他在碑中多次提到自己沒有厚葬,也自認為盜墓賊看到後不會盜掘其墓。

然而,他的這種做法無疑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他徵召了大量的民工開鑿墓穴,陵園佔地足有200平方公里,這樣的大墓能沒有陪葬品?事實證明大家的智商都不低,昭陵是被盜的重點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