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春秋時期的諸侯會盟是怎麼回事?春秋時期的會盟是怎麼演變而來的?

《左傳·昭公三年》稱“有事而會,不協而盟”。這也就是為何會出現“會盟”一詞而不是“盟會”。因為先有會才有盟,只有在開會不能解決事情之後,才開始舉行盟誓活動。因此,在“盟”之前基本上會有“會”,在“會”之後未必有“盟”。春秋時期的諸侯會盟同樣遵循這一原則。

一、約會

第一個環節就是約會。由會盟的發起者向各國發出邀請函,把即將舉行的會盟活動、時間、地點告知對方。當然,由於古代交通落後,前去送邀請函的人會在路上很長時間,而被通知的諸侯國前去會盟也會因路程遠近到達的時間各不相同。會盟往往會在約會之後很久才能舉行。這和電視劇中的武林各大門派會盟有所不同,所有人都能在一天到達,如期行舉行武林大會。這在春秋時期很難辦到。

二、會事

第二個環節就是“會事”,顧名思義,有事才開會,這和現在的開會相似,開會畢竟是為了解決某些事情。這一環節包含三項內容。

首先,各諸侯從各國紛紛前來參加會盟,因為很多因素的限制,各國到達時間也不一致。所以先到達的必須要等一等後到達的諸侯國。當然,也不能太拖沓,別國都到了,你還有兩個月的路程。這樣也會嚴重影響諸侯國的聲譽。

其次,在正式會盟之前,與會的各諸侯國要提前開一個會。這期間主要是與會人員要朝見盟主,盟主在朝會上釋出命令,與會人員聽取盟主的號令。古代的盟主一身兼具現在會議中的東道主和老大的身份。各諸侯國透過初步交流和溝通,對會盟事務達成一致的看法。

最後,將初步的看法,達成的決議擬定載書。這就是所謂的盟書、盟辭、盟約。

三、盟誓

第三個環節為盟誓,盟誓相當隆重,因為要把達成的盟辭向神靈展示並祈求神靈保護。

(一)除地為壇,在盟誓的地點清理出一塊平地,然後在平地上建造高壇,在高壇上設定與盟者的位置。這和現在的重大會議一樣,提現擺好與會領導的座次和具體位置,不同的是現在開會都是在相當繁華的會議大廳。但春秋會盟卻選擇在人跡罕至、荊棘叢生、荒蕪冷僻的地方。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因為這樣的地方一般空間比較大,會盟的各諸侯國護軍很多,能容得下。二是因為古人認為空曠偏僻的地方,一般與神靈更接近,盟誓最重要的就是要與神靈溝通,得到神靈的幫助。

(二)鑿地為坎和殺牲歃血。孔穎達雲“盟之為法,先鑿地為方坎,殺牲於坎上,割牲左耳,盛以珠盤,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為盟,書成,乃歃血而讀書。”鑿地為坎主要是為了掩埋之後被殺掉的犧牲,歃血剩下的血液和載書。殺牲歃血,就是將用於祭祀的牲畜殺死,割掉牲畜的左耳朵放在珠盤中,用玉敦盛血,與盟者依次歃血。這裡所說的牲畜一般指的是牛。執牛耳的環節一般是卑者執之,尊者蒞之。歃血一般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含血,另一種是把血液塗抹在嘴唇上,還有一種是微飲血。這也就是歃血為盟這一成語的來源。

(三)昭神讀書,人與神進行溝通來宣讀載書,為了讓神靈監督盟誓。如果有哪一個與盟者不遵守盟誓的內容,神靈將會降災禍下給他們和他們的後代。

(四)坎牲埋書和享宴歸餼。坎牲埋書就是上面提到的為何要鑿地為坎,主要為了埋下被殺死的牲畜和載書。享宴歸餼中的享宴就是舉辦會盟的諸侯國要在會盟結束後,宴請其他與盟的諸侯國。不僅如此,在各諸侯國歸國之前,舉辦方還要贈送禮物給賓客,這被稱為歸餼。這一環節結束之後,會盟活動正式結束,各諸侯國紛紛歸國。

從此這些盟誓的諸侯國都以盟主為老大,有盟主照著,諸侯之間似兄弟一般。如果出現兄弟鬩牆,盟主會先以盟書警告,如果不服,盟主可發兵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