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宋高宗趙構真的是有膽有謀嗎?他是如何在金軍大營中站穩腳跟的

很多人認為宋高宗趙構在即皇帝位之前曾經是有膽有謀的,與他即位之後“談金色變”,一味忍辱求和形成鮮明的對比,那麼事實是這樣嗎?其實,趙構當年在金軍大營之時的“有膽有謀”主要是記載在《宋史·高宗本紀》中,但是大家仔細看看這段記載,可能就會有疑問了。咱先來看一下事情的經過: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春正月,金軍駐紮在北宋都城汴京西北,派人前往宋朝商討議和之事。宋朝政府派出同知樞密院事李梲等人出使金軍大營,大營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給金國。金國答應了,但是提出了另外一個要求——必須讓宋朝親王和宰臣一同到金營中交割。

於是“欽宗召帝(即後來的宋高宗趙構,時任康王)諭指,帝慷慨請行”,隨後與少宰張邦昌(後來被金國扶植為偽楚國皇帝)前往金營交割土地,金國將領完顏斡離不“留之軍中旬日,帝意氣閒暇”。次月,“京畿宣撫司都統制姚平仲夜襲金人砦不克”,也就是有宋朝將領姚平仲曾經夜襲金國大營,雖然沒成功,但是成功地讓金國生氣了,於是完顏斡離不等人開始譴責康王趙構和少宰張邦昌,張邦昌的表現是“恐懼涕泣”,趙構的表現是“不為動”。完顏斡離不覺得摸不著頭腦啊,趙宋皇帝各個都很慫,為什麼趙構這麼有種呢?是不是宋朝送來的是個假王爺?於是他提出要換一個親王來當人質,宋朝隨後又把肅王趙樞(宋徽宗第五子)送來,趙構這才得以回到宋朝境內。

京城解圍之後,宋朝派王雲再次前往議和,想著賠款而不割地,但是金國不同意,提出必須再次讓趙構前來交割土地,“不然,進兵取汴都”。趙構此時再次奉命前行,他的使命是“奉袞冕、玉輅,尊金主為伯,上尊號十八字”。但是途中被人攔下,沒有去成,這也正是趙構沒有在“靖康之變”中被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