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唐朝名將高仙芝,他的一生有哪些豐功偉績?他的一生都有哪些功績?

李隆基對於唐朝的危機絲毫沒有察覺,反而向外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

期間,政治腐敗與黑暗,影響了將領的貪功求官的慾望。為了挑起戰爭,並在戰爭中立功受賞,加官進爵,邊鎮的很多將領肆意挑釁,使得邊境戰亂不斷,李隆基的好戰對此又是火上加油。初期的邊境安定局面又被打破了,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唐朝大傷元氣。。。 。。。

高仙芝,唐代名將,高麗人出身,為將門之後。其父名為舍雞,早前加入河西軍南征北戰,後立下戰功榮升四鎮十將、諸衛將軍。歷史對於高仙芝的記載為:“相貌英俊、驍勇善戰,精於騎射之術。”

高仙芝早年的經歷,多少受其父親的影響,在其少年時期,便曾隨父踏入戎馬生涯,二十歲即拜為將軍,與其父班秩相同。在各地任職期間,高仙芝平常僅是做些瑣碎之事,一身驍勇本領無處施展。後來,他輾轉於多個節度使手下任職,皆為受到重視,直至唐代大將夫蒙靈詧的出現。夫蒙靈詧第一次見到高仙芝,即覺得此娃非凡,將來必定能為國建功立業。

在夫蒙靈詧的提拔下,高仙芝官位飆升,至開元末期時,他已經成為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

小勃律國,當時是唐朝附屬國,此國雖小,但是,地理位置卻極為重要。吐蕃國通往四鎮的必經之路即是小勃律,但小勃律又是唐代附屬國,想要經常利用這條戰略要道,必須拉攏小勃律。於是,吐蕃王族將公主遠嫁至小勃律,以此增強兩方關係,受此影響,小勃律逐漸向吐蕃靠近,而溝通四鎮的戰略要道亦逐漸易主,吐蕃就此勢大,周邊各國見此紛紛臣服。

期間,唐朝曾三次征討皆無功而返。天寶六載,唐玄宗命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領步騎一萬征討小勃律。切勿小瞧一萬步騎,他們皆為唐朝精心挑選而出的驍勇士兵,不僅善於騎射,且裝備精良,每位士兵皆配有私馬,機動性強悍,上馬能走,下馬能戰。軍隊集結完畢後,即由高仙芝率領自安西出發。

他們先後經過撥換城、握瑟德、疏勒等地,而後,又翻越蔥嶺之地,終於,進入到小勃律特勒滿川地區。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行軍約百日,可謂是萬般不易。進入小勃律後,為防止遭遇伏擊,高仙芝令大軍分三路而行,一方從北穀道方向潛行,一方從赤佛道繞過,而高仙芝則與監軍邊令誠選擇護密道行軍。三方已約定,在七月十三日辰時於連雲堡匯合。

連雲堡是吐蕃駐紮在小勃律的一座軍事要塞,南面靠山,北面臨著婆勒川,地勢陡峭,易守難攻,且堡內駐守有上千士兵。除此之外,在連雲堡南面不遠處,另駐紮有九千士兵。如此重兵佈防,無疑會對即將匯合的唐朝軍隊造成巨大威脅。唐軍在接近目標後,扔掉多餘輜重,留下三日干糧,涉水透過婆勒川。

作戰前夕,高仙芝曾對邊令誠道:“向吾方涉,賊擊我,我無類矣。今既濟而陣,天以賊賜我也。”待三軍匯合,高仙芝下令發動突襲,霎時間,炮石箭弩傾瀉而下,向著連雲堡飛去。駐守此地的吐蕃軍隊驚慌一片,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唐軍會從天而降抵達這裡。一切發生的如此突然,吐蕃軍隊沒有任何防備,結果可想而知。

朗將李嗣業手持陌刀獨入敵陣,揮刀間即殺敵數人,英勇不可敵。唐軍上下同仇敵該,士氣高漲,不及半日即拿下連雲堡。唐軍以近乎碾壓的方式取得勝利,斬敵五千餘人,俘虜千餘人,另有戰馬千匹、軍事物資不計其數。高仙芝計劃乘勝追擊,直取小勃律。然而,監軍邊令誠怯戰而固守城中,高仙芝不得已,遂留下兩千將士守城,而他則率領其餘將士出征小勃律。

之後,經過數日跋山涉險的趕路,高仙芝部抵擋阿弩越城。

為了試探小勃律國的態度,高仙芝命手下將領席元慶領兵一千,前往小勃律傳話,稱:“不窺若城,吾假道趨大勃律耳。”在小勃律,城內有幾個酋長不肯歸唐,一心效忠於吐蕃,席元慶果斷將幾人斬首,小勃律國王見此帶著吐蕃公主逃亡。當日,高仙芝率軍趕到,發出招諭,小勃律國王方才出降。至此,小勃律再次歸附大唐手中。

高仙芝自知訊息很快會被吐蕃得知,為防吐蕃軍隊增援,他命人砍斷娑夷橋,斷去吐蕃前路。果不其然,小勃律落入唐軍手中不久,吐蕃便急忙增兵殺到,趕至娑夷橋趕至,見藤橋已斷,若要修復則需要一年時間,而到那時,唐軍早已消失無影無蹤。由此,吐蕃放棄了此次增援,高仙芝則帶著小勃律國王、吐蕃公主返回安西。

經此一戰,“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服”。

同年九月,高仙芝班師至播密川,即命人準備整理戰績,以向朝廷告捷。在這期間,高仙芝並未提前知會四鎮節度使夫蒙靈詧,由此受到對方嫉恨。在高仙芝回到安西時,夫蒙靈詧沒有派出一人迎接,反而以“忘恩負義”之語辱罵高仙芝。在夫蒙靈詧看來,若沒有自己當日的舉薦,就沒有高仙芝今日之功。榮獲戰功自然可賀,可是,高仙芝擅自報功卻不告知自己,夫蒙靈詧自然憤恨難平。

監軍邊令誠亦覺此舉於夫蒙靈詧不公,遂上書朝廷要求論功賞賜眾人。同年十二月,高仙芝被封鴻臚卿、攝御史中丞,代夫蒙靈詧為四鎮節度使,並徵調夫蒙靈詧入朝。

之後的天寶八載十二月,高仙芝向朝廷上奏,稱:“石國對唐存有無禮行為,請求出兵征討。”朝廷允許後,高仙芝遂召集軍隊,向石國進發。交戰之前,高仙芝採取詐和計謀,使石國放棄戒備,而後,以伏軍殺出。此戰中,石國軍隊慘敗,都城淪陷,城中國王及其臣子皆被高仙芝擒獲。唐軍對石國進行屠城,老弱病殘者皆無一倖免。

高仙芝為人貪婪,派人在石國境內大肆搜刮金銀財物,其中得碧珠十餘斛,黃金則多到要動用五六頭駱駝運送。天寶十年,高仙芝將其俘虜的吐蕃酋長、石國國王、突騎施可汗、朅師王獻給朝廷,唐玄宗欣喜之下,封其為開府儀同三司,後加封為右羽林大將軍。高仙芝以詐和計謀取得了戰爭勝利,並且大肆屠殺石國百姓,引起周邊諸胡勢力的憤慨。

在石國王子的牽動下,各派勢力暗下合謀,準備聯合大食國進攻安西四鎮。訊息傳到高仙芝耳中,他決定先發制人,破除諸胡的如意算盤。同年四月,高仙芝引吐蕃、唐聯軍共同進攻大食國,長途行軍上千餘里,且直入大食國腹地。在行軍至怛邏斯城時,與大食主力軍隊相遇,雙方展開激烈廝殺,歷經五日,仍難分難解。

然而,形勢隨著葛羅祿的叛變頓時急轉直下,唐軍陷入被動,面臨著大食與葛羅祿部的前後夾擊,唐軍只能且戰且退。此刻,唐軍內部早已陣腳大亂,軍心動搖,高仙芝見此忙下令撤退。由於,道路阻隘,且後方有拔汗那部眾攔截,唐軍頓時被困在叛軍、大食軍的包圍之中,幸好右威衛將軍李嗣業率軍突圍,殺出一條缺口,方才不至於全軍覆沒。

唐軍此戰可謂慘敗,數萬軍隊近乎損失殆盡,僅有千餘人成功突圍。可以得見,若沒有吐蕃軍隊的臨陣倒戈,唐軍絕不會敗的如此喪失尊嚴。

天寶十四載,高仙芝封為密雲郡公。同年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亂,安史之亂爆發。為平定叛亂,唐玄宗起初僅派封常清率領大軍東征平叛亂,顯然沒有意識到叛亂的嚴重性。當時各地聯合起兵,叛軍總兵力高達四十餘萬,足以直接威脅唐朝統治。唐玄宗得知真實情況後,遂命榮王李琬為元帥,高仙芝為副元帥,徵召士兵五萬餘人奔赴平叛前線。

由於,唐朝日承久安,軍備鬆弛,士兵戰鬥力急劇下降,在最初的幾次平叛戰爭中,唐軍損失較大,尤其是東都一戰,以封常清部慘敗而結束。其後,封常清倉皇率領殘軍逃往陝郡,他深切體會到敵我之間的力量懸殊,遂勸高仙芝不可力戰,堅守在潼關之地即可阻擋叛軍。

潼關是唐朝都城的最後一道屏障,叛軍若想攻下長安,則必須先拿下潼關,可以說,潼關只要不失,長安即無憂慮。

高仙芝採納封常清之言,率軍撤離太原倉,退守潼關。期間,高仙芝部曾遭到叛軍追擊,斷後唐軍損失較為嚴重。待進入潼關後,高仙芝立即整頓隊伍,加強城防工事,準備與叛軍死戰到底。沒多久,追擊的叛軍來到潼關城下,發動多次攻城,皆無所收穫,只得退走。

這點來看,封常清與高仙芝的決策是非常正確的,只要能夠堅守住潼關,自會將叛軍拖入久戰困境。而叛軍並非表面那般團結,內部早已矛盾重重,唐軍只要拖過一段時間,叛軍自然會出現內鬥,到時唐軍只需坐收漁翁之利。然而,監軍邊令誠為極為貪財之人,他多次向高仙芝索賄而不成,進而對高仙芝心生嫉恨。

回到京城後,邊令誠向唐玄宗上奏,刻意誇大高仙芝、封常清敗績,並誣陷高仙芝剋扣士兵糧餉。唐玄宗誤信讒言,當即大怒,以敕令處二人死罪。十二月十八日,邊令誠帶著皇帝敕令來到潼關,歷數封常清罪狀,將其斬首。

而當時高仙芝在城外巡視,並不知封常清已死。待其歸來,埋伏在一旁的上百名陌刀手將高仙芝圍困,邊令誠從中走出,對高仙芝道:“大夫亦有恩命。”隨後,即宣讀了敕令。高仙芝聽後覺得冤枉至極,尤其是“剋扣士兵糧餉”一事,他誓死不認。

甚至為了證明自己清白,他向一旁計程車兵們喊道:“我募若輩,本欲破賊取重賞,而賊勢方銳,故遷延至此,亦以固關也。我有罪,若輩可言,不爾,當呼枉。”軍中遂異口同聲高呼“枉!”氣勢震天動地。高仙芝此刻還不知道“剋扣士兵糧餉”的誣名,正是拜邊令誠所賜。

此次,邊令誠殺心已定,不待高仙芝多辯,這位中唐時期的守護神,就將其斬於陌刀之下。陳弘謀曾對其評價道:“唐自中葉以後,方鎮皆選列校以掌牙兵。是時四方豪傑,不能以科舉自達者,皆爭為之。往往積功以取旄鉞。雖老奸巨盜,或出其中。而名卿賢將,如高仙芝、封常清、李光弼、來瑱、李抱玉、段秀實之流,所得亦已多矣。。。 。。。”

可以說,高仙芝是唐代中期名將,為安西邊陲的穩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果斷避敵鋒芒,退守潼關,實為正確決策。潼關作為長安城外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可以有效抵擋叛軍的進攻,甚至,是拖垮叛軍。倘若沒有奸佞之臣的誣告,潼關即不會丟失,唐玄宗亦不會南逃巴蜀。

高仙芝若沒枉死,大唐還能再挺50年,但歷史就是如此奇妙,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唐玄宗誤信讒言,斬殺大將,導致自食其果,最終使唐朝走向衰亡。

參考資料: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四》、《新唐書·列傳第六十》、《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大唐帝國西域守護神——朝鮮族大將高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