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墓碑上的孝字是什麼意思?孝字的歷史典故,你知道有哪些?

民俗文化是在勞動人民長期的勞作下對於勞動的一種總結。民俗文化有著積極的作用,它既是一種規範的力量,同時也是大家積累知識的方式。俗話說民風民俗各有不同,中國之大地域之遼闊,天南海北總會有一點點不一樣的地方。就拿火鍋來說,南方人大多吃的是九宮格麻辣鍋,北方人吃的是北京銅火鍋大多是清湯,這不僅跟所處的環境有關,還跟人們長時間形成的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

說完了吃喝,我們給大家說另外一種文化,那就是中國的墓碑上面的文化。眾所周知中國人歷來最崇尚一個孝字。古人在選定一個人為官時看的不僅僅是文采,還有一點就是對家人到底孝不孝順。這樣的孝悌之義影響到了後世的中國人。直到本文中國人仍然以孝來治天下。在中國,家中若有長輩去世,晚輩必定手捧花圈前去悼念一番,並且為其起碑立冢,四時八節前去祭拜。

在農村歷來把去世之人的後事看得相當重,因為在農村地區有著較為濃重的鬼神之說。迷信中相信,人死以後會化作鬼魂存於人世間,我們給死去之人辦理後事就是為了讓靈魂得到安息。古人去世以後會被放在大廳裡面,家裡人會請道士前來唸經超度於他,一週以內皆是如此。親人們則排成隊到逝者面前獻香致敬表達哀思,然後宴請全村的人吃飯。血緣關係比較相近的親人們需要共同抬著逝者的棺槨下葬,並立下墓碑。

每到祭祀之節時去農村裡你可以細細觀看,這每個人的墓碑都有所不同。除了形制上有很大差異以外,墓碑上面也會刻著不同的“故、顯、考、妣”這幾個字。這是什麼意思?它們之間又有怎樣的區別呢?

本文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到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我們先來說一下相同點。首先,這四個單字刻在墓碑上,其實都表達的是一種對過世人的尊稱,同樣也是一種區分稱謂的方法,就是逝去之人的身份銘牌。我們再說一下不同點。

古人或者現在少部分農村地區,“故”指的意思就是去世,所以說“故”的意思其實和死、亡這兩個字的意思沒什麼差別,但是古人很忌諱說死、亡這兩個字,所以他們才以故來代替。它不實指,更多的是一層虛意。以刻故字在墓碑上這意思表示的是子女對已故長輩的尊敬和追思。只要是對上層故去的長輩我們都可以使用故這個字。

“顯”字則有所不同。顯字所適用的人群是故去之人已經沒有長輩了,而底下卻有一干兒孫,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為顯。如果故去之人沒有長輩而且沒有兒孫,那麼只能稱之為先,不可稱為顯。其實在古代一開始人們其實稱皇,由於後來皇字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底層百姓不能夠隨便使用,所以用顯來代替了。

最後我們說一說“考”和“妣”。古代有個成語叫做如喪考妣,故而考和妣所說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當然一開始並不是這麼解釋的。考妣確實原指父親和母親,但不論是否健在都可以如此稱呼。《爾雅·釋親》:“父曰考,母曰妣。”成語有“如喪考妣”,說明考妣願意即為父母,和去世其實是無關的。考妣原指的意思是父親撫養教育之女之德成以及母親相夫教子其德儀,後來才逐漸演變為專稱去世的父母。

“考”和“妣”實質上是小民百姓自封的一個諡號。在古代中國,達官顯貴死後都可以得到一個諡號。所謂諡號就是生人對故去之人這一生的評價。你比如說關羽。關羽死後被追封了十三個諡號,如壯繆侯、義勇武安王、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以及忠義神武關聖大帝等。諡號也分好壞,明朝第一代魯王諡號是“荒”,這就是個惡諡。但不管怎麼說這些達官顯貴總是能夠得到一個諡號。

小民百姓則不同,他們沒有什麼權力,所以說自然也得不到諡號,他們能夠擁有的也只能以考妣這樣的字眼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當父親死去時,我們可以在墓碑上刻皇考某某;母親死時可以在上刻皇妣某某,以表達子女對父母故去的一種追思和紀念。

看完了這些,相信你再去農村祭拜之時就能夠很好地瞭解並接收到墓碑上所反饋的資訊了。其實生活處處出皆是學問,只要我們多看多聽多想多學,相信我們一定會有所收穫,有所成就的,你說是嗎?關於老祖宗的傳統,你怎麼看?(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