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滿清滅亡後,為什麼沒有出現外交外交?外交外交是什麼意思

滿清從皇太極建立到溥儀退位,歷時276年,先後有11位皇帝青史留名。建立之初,無論是皇太極、還是康熙、乃至於後來的乾隆,都胸懷天下、勵精圖治,可是在“康乾盛世”之後,這個不可一世的帝國開始急速滑坡、直至滅亡。滿清的覆滅有一定的歷史性和規律性,它和其他封建王朝一樣,在後期都陷入“停滯不前”的死迴圈,除了共有特性:腐敗、黨爭、猜忌、動亂等因素外,滿清還加了一條,那就是西方列強的虎視眈眈,這樣的“生存”環境對於滿目瘡痍的滿清來說,委實到了“舉步寸艱”的地步,更何況,在後期還出現了一個最具爭議的人物——慈禧

不少人都將滿清的滅亡歸咎在這個26歲就開始守寡、獨攬朝政近半個世紀的女人身上,我覺得這是種詆譭和抹黑,為什麼?

一:女人本身就是話題,何況是一個垂簾聽政的女人?更何況她還掌權了47年之久;

二:咸豐在位時,兩次鴉片戰爭已經叩開了中國的大門,巨大的利益和資源讓其他西方國家也都蠢蠢欲動,而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就是滿清國力的虛弱,這些都是慈禧登場以前發生的,和她沒一點關係,她出現與否,都不能阻止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三:嘉慶、道光、咸豐等人在位時,真的比慈禧做的好嗎?

所以說,滿清的垮臺不能歸咎在某一個人的身上,有因才有果,只不過這個原因要追究起來就太複雜了,而慈禧在滿足自己慾望的同時也成為不折不扣的“背鍋俠”。

1900年被公認為是滿清歷史的轉折點,這一年滿清面臨的“內憂外患”達到了頂端,並徹底激化。對洋人忍無可忍的慈禧在端王載漪等人的唆使下,異想天開地認為可以利用“刀槍不入”的義和拳來抵制洋人,可惜,“大師兄”們的功力和槍炮相比還是相差甚遠,義和拳對洋人的所作所為徹底激怒了西方列強。他們在沒有知會北京的情況下,就派出重兵奔赴北京,被激怒的慈禧宣佈對列國開戰,並要求各省火速派兵增援,可惜由於東南多省督撫都已經私下和洋人達成“互保”協議,拒絕派兵,致使數萬人的八國聯軍長驅直入。在滿清最後一位傳統將領聶士成戰死之後,八國聯軍再也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迫於無奈,慈禧只得派李鴻章和洋人議和,議和就意味著新條約的簽訂,賠款高達9。8億兩白銀的《辛丑條約》就此誕生。

慈禧上臺之後,為振興國防,就一直推崇“洋務”,對於西方先進武器的購買也是不遺餘力,可經過30餘年的壯大,為何大清打得過百萬雄師的太平軍、卻輸給只有數萬人的八國聯軍呢?原因很多,但是,“東南互保”無疑是其中最關鍵的一個

人心渙散

從百姓角度來看:從1898年開始到1900年,山東、河南、安徽、陝西等地接連發生了自燃災害,山東尤其嚴重,這也是為什麼義和拳在山東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這時還發生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1898年6月光緒皇帝實施的“戊戌變法”,口號很響,但是對於老百姓來說,那些太過遙遠。百姓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溫飽,這個沒有解決,讓他們去響應光緒的變法號召,簡直就是痴人說夢。缺少了群眾基礎,又受到“保守派”的阻撓,只寄希望於那些沒有實權的“維新派”,光緒皇帝的變法很快就被平息,這個結果其實並不算太意外。正因為百姓已經逐漸失去希望,所以,在八國聯軍進北京時甚至出現有百姓為他們帶路的恥辱一幕

從軍隊角度來看:當時的軍隊數量依然龐大,八旗軍、綠營軍、新軍等等。八旗軍早已不是當年努爾哈赤時代驍勇善戰的八旗軍了,經過多年的安逸,讓他們遛鳥行,打仗,真不行;綠營軍是明朝和其他戰爭中歸附軍隊的混編,本來就魚目混雜,也指望不住;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榮祿組建的新軍,可新軍中漢人居多,備受朝廷猜忌,在武器配發上有多重限制。八國聯軍進北京時最忌諱的就是聶士成軍,聶士成軍也一度把首批聯軍打的潰不成軍,可是,讓聯軍誤打誤撞闖進了軍火庫,滿庫都是禁止下發的德國武器,結果,聯軍利用這些武器竟打起了反攻,你說冤不冤?滿人不敢打,漢人敢打又沒有武器,這樣的局面就是諸葛在世恐也束手無策

制約和平衡

當年能打贏太平軍,完全是湘軍的功勞,但是在平定太平軍之後,湘軍數量達到了40萬之多,這讓慈禧寢食難安。好在曾國藩深諳官場,急流勇退,可是湘軍卻被徹底分化和裁員,之後,再也找不出有那樣戰力的軍隊了。至於李鴻章的淮軍,也只是慈禧為了牽制曾國藩而採取的策略,湘軍解散後,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也被分化到綠營軍裡面

和制約官員相比,慈禧的“平衡術”在官場運用的更深爐火純青,她壓根不願看任何一個人或派別做大做強,為了制約滿人的王公貴族,他大力提拔漢人官員,委以重任;為了平衡漢人官員,他又在漢官內部分化“南北分制”,她誰也不信,唯一信任的人可能就是李蓮英。她始終都將權利把控在自己手裡,讓官員們深陷“內鬥”不可自拔,甚至說,她只需要一群忠心的大臣就行,至於能力,那是次要的。這樣一群人,哄她開心還行,做其他的,真不行

東南互保

在“庚子國難”中,東南多個省份督撫為了自保,在盛宣懷的主導下,在李鴻章的默許下,紛紛私下和洋人簽訂了“互保協議”:這些人保證不向北京增兵、並保證轄區範圍內洋人的利益和人身安全,而洋人則保證不把戰火引到這些地區!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等人紛紛加入,版圖上幾乎囊括了半個中國

“東南互保”的出臺讓這場戰爭完全失去了懸念,不僅導致了《辛丑條約》的簽訂,破紀錄的割地賠款也讓滿清政府在民間的威望盡失,連一些地方官員也開始敷衍清政府下達的各種指令,需求變革的聲音再度高漲,革命黨人也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才開始在民間發展壯大!

“東南互保”的影響遠不止於此,從此之後,各地紛紛仿效,地方大員的權利空前膨脹,清政府的“中央集權”已經名存實亡,後來軍閥割據的局面也是因此而成,所以說,“東南互保”才是滿清滅亡最重要的推動因素

尾聲

“東南互保”沒有一絲好處嗎?不,當時正在繁榮發展的南方省份沒有受到戰火影響,一大批近代產業得以保全,這也是不少後人為“互保”辯解的根源所在,然而,這些根本不能成為那些朝廷要員置身事外的理由。於公,他們是朝臣,當遵從君命;於私,他們是國人,國難當頭,匹夫有責!正所謂“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當國家面臨危機的時候,每個人都義不容辭,這是種責任和擔當!

慈禧去世時,當年跟隨她的那批能人異士也都先後故去,雖然隆裕繼續垂簾聽政,可她缺少了慈禧的那份幹練和才能,根本無法震懾朝堂,使權利出現真空、最終落在袁世凱之手。隨著革命黨的崛起,1912年,在袁世凱的提議下,在得到隆裕的准許後,溥儀宣佈退位,延續上千年的封建社會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進入北洋軍閥混戰時代,而軍閥們“各自為戰”的宗旨依然源於當年的那紙“東南互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