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馬未都:京圈大咖,不僅要文化,更要文化| 端莊·觀察

提及京圈大咖,肯定有人會提到馬未都的名字。馬未都是誰?那我問問您,看過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嗎?去過北京的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嗎?看過文化類脫口秀節目《都嘟》嗎?馬未都先生身上的標籤可不少:作家、學者、編劇、古玩收藏名家、館主……怎麼樣?眼花繚亂?斗膽送馬未都先生一個略顯市井氣的標籤吧——-“犀利人師”。

年逾花甲、見多識廣的馬未都先生頭頂上的光環已是不勝列舉,老先生也確確實實當的起這些名號。

若您看過馬未都先生的文化脫口秀節目《都嘟》,則會由衷地佩服老先生讀人識物的功力,感受到他自由、謙遜、幽默卻又有態度、講道理的個人風格,簡直是如沐春風。

馬未都先生只上過4年小學,但透過自學,他卻擁有了被大家所公認的真才實學,他沒有讀碩讀博的研學經歷,但他擁有超越碩博的知識與涵養。透過自學,他擁有了堅實的文化根基,談古論今,條分縷析,處處周到,有理有節。

讀他寫的書,亦或是看他的主持、參與的節目《都嘟》、《百家講壇》、《鏘鏘三人行》,能感受到一種平實和正直的語言力量,可見馬未都先生是一個有思想主見、有文化涵養、極具正義感且有著超強人格魅力的文化名人。

《鏘鏘三人行》是一檔由鳳凰衛視金牌主持人竇文濤擔綱的著名談話類節目,主旨是針對熱門新聞事件或社會熱點話題進行自由的交流討論。節目中三人三椅,主持人與兩位嘉賓宛如閒聚,自由地談笑、各抒己見,關注時事資訊,交流自由觀點,呈現生活體驗,不掩真實性情,分享聊天趣味。

馬未都先生作為常任嘉賓,在《鏘鏘三人行》中也有不俗的表現。最喜歡馬未都先生聊他的世態百相,談及自己的人生經驗。輕鬆暢快的言語之間,你可以充分感受到馬未都先生活躍的思維、犀利的視角、觀點的實用,他默默地教你為人處世,也教你讀人識物。我想,送上一枚“犀利人師”的標籤亦不為過。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生活場景中遇到這樣一個群體——-“新人”。

外出行走在商業街的繁華路口、公交站旁,常有一個或幾個稚嫩年輕的臉龐,手裡拿著一疊傳單,看見路過的人,忙不迭地點頭哈腰,一口一個“哥,您看看這是……”、“姐,您看您對這個感興趣嗎?”畢恭畢敬,外加雙手附上傳單。

在寫字樓的走廊內,剛剛入職的小青年滿臉微笑,見到人就喊“李哥”、“劉姐”、“張哥”、“王姐”……充滿真誠再帶點謙卑。

如果你是新人,在比你更有社會閱歷的人面前,不管你願不願意,標籤已經貼上了——-你是初出茅廬的“後輩”、“新人”,甚至是\“菜鳥”。

不甘平庸的新人,一定常常苦惱於如何結交良師益友,擴大交際圈,拓展人脈,得到眾人的認可,在行業內站穩腳跟,並最終取得成功。

人際交往過程中,幾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重視。但是,現實生活告訴我們,幾乎不可能如你想象的那樣簡單。

對於所有人而言,我們要相信的一句話就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往往是由於短時期內沒有處理好以下幾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你不夠優秀,沒有話語權。人作為高等生物,都有“慕強”的心態。無論在何種場合,要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和重視,首先需要發掘並展示自己的閃光點,亮出你的優勢,貼出你的金牌“標籤”,讓人無法忽視你的優秀。那麼,接下來,你就在交際場獲得了自己的話語權,你說的話就具備了分量和含金量。

因此,想要自己被重視,關鍵還在於自身價值和地位的提升。

另一種情況是你的口才不佳,不善表達。在社交場合,與人打交道免不了要開口說話,甚至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更是要運用好語言的力量來為自己加分。

晉升競聘的演講,希望你舌燦蓮花,彰顯自我。

激烈競爭的談判,希望你舌戰群儒,一舉成功。

追求心中的愛人,希望你甜言蜜語,獲取芳心。

如果不呢?答案是,如果不能夠做到運用言語的武器一擊即中,達成所願,恐怕人生中許許多多僅有一次的機會就白白錯失。倘若步步錯失,又何談未來?!

還有一種可能是你性格內向,不會維繫與他人的關係。當你性格內向,很大程度上等同你很少有與他人交流的機會,你極有可能缺乏溝通的技巧以及與別人搭訕的技能。此外,內向的性格還往往讓你害怕別人的拒絕,怕別人笑話自己,如果不能有意識地改變這個性格特質,不僅僅是喪失了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機會,長此以往,朋友將會越來越少,自然而然在群體中無法給他人留下任何深刻印象,不能引起他人的關注與重視。

馬未都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人際交往中,別“哥”“姐”地瞎喊,顯情商低還招人厭。細細品來,這句話真的是話糙理不糙。

遇見比自己年長的人,或者是職場前輩,喊“哥”喊“姐”,稱兄道弟,這基本沒有任何難度,又能為自己混一個“嘴甜”的基礎印象。但是如果對方年紀較小,或者根本關係不夠熟絡,叫“哥”叫“姐”,則難免出現尷尬的局面。

如果說一個人性格開朗外向,樂於與人溝通交流,在交際場合就一定能獲得他人長久的喜愛與尊重嗎?當然不是!

人際交往最好的結果是雙方感到愉悅,共同成長進步,甚至締結深厚的友誼。當你剛剛步入社會、跨進職場,對著一眾陌生人叫“哥”叫“姐”也許是人際交往的必經之路。但真相往往是:一聲聲的“哥”“姐”,於他人或許不屑,而你很可能夾帶著絲絲卑微。

對於初出茅廬的“新人”來說,與其費力迎合,化身追捧者,不如默默退回一隅,努力經營自己,打造個人軟實力,成長為一個不容小覷的實力派,這樣才有吸引朋友的長久資本,在人際交往中真正獲得尊重和青睞。

年輕人對於人際交往有了困惑,不妨多看看有深度的書,多向馬未都這樣的名師大家學習。還是那句話:你若盛開,蝴蝶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