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貔貅真的能夠鎮宅辟邪,鎮宅辟邪,鎮宅辟邪的人都有哪些神奇之處?

《史記》是一本被近代學者公認最優秀的文學著作,民國文學家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記載了上古傳說中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時期3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價值。

上古神話中,有一猛獸,名喚貔貅,此物兇猛異常,在天庭專門負責巡視工作,阻止一些妖魔鬼怪,瘟疫疾病禍亂天庭,所以古人都認為,貔貅是一種祥瑞之獸,從皇帝到百姓,都常用佩戴貔貅來開運,辟邪,或鎮宅,促姻緣等,時至今日,已經演變成了一種傳統習俗。

在神話傳說中,貔貅因為觸犯天條,被玉帝懲罰只能以四面八方財物為食,且只進不出,神通特意,於是自這以後,貔貅就被認為是招財進寶的祥獸。但是在現代,很多人認為,貔貅就是如今我們熟知的大熊貓,《史記》中曾記載,“﹝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炎黃二帝大戰時,黃帝曾用虎,豹,貔貅等猛獸,在河北逐鹿縣一代,戰神了炎帝。而貔貅在古代,大多指的是勇猛的戰士。

京劇《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中,有一句臺詞就是“各為其主統貔貅”,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發明家,他有一個兮兮相惜的對手,就是司馬懿。諸葛亮曾與司馬懿加收多次,兩軍對持一百多天,卻也沒討得多少好處,司馬懿曾評價他是“真乃天下奇才也”,同樣,諸葛亮也非常重視司馬懿,只是兩人註定只能是敵人。

另外,南宋詩人,徐君寶的妻子也曾作過一首詩,其中一句寫到“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由此可見,古人對於貔貅十分忌憚。1869年3月,法國動物學家,植物學家學家阿爾芒·戴維德,在四川發現一種奇異動物的蹤跡,在當地人的幫助下,戴維德採集到了白熊標本,它的毛色有黑有白,體型像熊,後來經過巴黎自然博物館科學家鑑定,這是一種新物種,因為它的花色有白有黑,於是丁明偉“貓熊”。

20世紀50年前,我國的中文書寫方式是直書,讀起來是從右至左,但是改為橫書後,就是從左至右了,而在1939年,四川博物館在展出標明時,使用的是橫書“貓熊”,但當時人們還是習慣直書,從右到左,於是就被誤認成為了“熊貓”,因大熊貓的產地是四川,久而久之,大家就公認了它的中文通用名為大熊貓。

在我們看來,大熊貓體胖臉圓,憨態可掬,很是可愛,再加上它又是素食動物,所以大家第一認識就是,大熊貓沒有攻擊性,是一種溫和的動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野外,老虎,豹子之類的猛獸,卻寧願捱餓,也根本不敢攻擊大熊貓,要知道,老虎和豹子是動物界最兇猛的動物,就連水牛,大象這類動物都不是它們的對手,那麼為何它們卻對可愛的大熊貓那麼畏懼呢?

其實這還要歸功於大熊貓另外一個名字,也就是上面所說的貔貅,上古神話中讓所有動物都聞風喪膽的神獸。在我國文字產生之初,就已經有了大熊貓的記載,《書經》中稱它為貔,《獸經》中稱它為貉,就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將它稱之為貘。這種動物有著鋒利的爪子,厚重的面板,最厚的地方達到了10毫米,它的攻擊力很強,因黑白相間的面板,非常善於隱藏,大部分動物被它遇到,只有被擊殺的份。

在我國近代發現的最古老的大熊貓化石,約為8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當時和它同一時期的動物,都已經滅絕,但大熊貓卻一直延續至今。大部分化石顯示,最早期,大熊貓主要生存在海拔500到700米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以中國東部和南部地區,以及緬甸,越南等都有它的生活足跡。

迄今為止,我國野生大熊貓僅剩1864只,平均壽命在18到20歲,而人工飼養的大熊貓,最高壽命也不會超過30歲。上古神話中,大熊貓是五大瑞獸之一,曾幫助黃帝大戰炎帝有功,於是被賜為“天祿獸”,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南方銀行喜歡用它鎮守,而北方大多為石獅子。

《史記》,

二十四史

之一,是西漢史學家

司馬遷

撰寫的

紀傳體

史書,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記載了十二

本紀

、三十

世家

、七十

列傳

等文學著作,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6本僅需128元,可以作為自己的收藏品,反覆閱讀揣摩,喜歡的可以點選下方的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