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秦國在一百多年時間裡,為什麼會被列入中華百年名城的歷史中?

西周末年,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幽王后,太子宜臼被諸侯立為天子,這就是周平王。周平王繼位後,在周王畿和關中地區的戎狄勢力依然猖獗,周平王被迫東遷國都至雒邑。秦襄公因率秦兵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被周平王封為諸侯,賜秦以岐西之地,並允許秦與其他諸侯通聘享之禮,從此秦始立國。周平王東遷標誌著西周奴隸主階級的衰落,也標誌著偏居西垂的秦國開始崛起。

周平王東遷的最大贏家不是戎狄,也不是東方列國,而是偏居西垂的秦國。自此秦國開始了突飛猛進地向前發展,在不到一百二十年的時間裡,就由一個後起的奴隸制小國,一躍而為奴隸制的強國。

為何說周平王東遷,秦國是最大的贏家?

一是嬴秦的國際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為其崛起創造了有利條件。嬴姓氏族在周滅殷後,舉族成為周人的氏族奴隸,後又因參與商紂王之子武庚發動的叛亂,被周公率兵平定,趕向遙遠的西垂。西向秦人先祖與戎狄雜居,受周王室和中原諸侯的歧視甚至敵視,政治地位極低,直到周穆王時期才有所改善。《史記·秦本紀》中便有“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繆王以趙城封造父”的記載。在周孝王時,因在西垂過著遊牧生活的嬴姓氏族首領非子“好馬及畜,善養息之”,被周孝王召至汧渭之間,負責給周王室養馬。非子養馬有功,加之隨著周王室日益衰落,嬴姓氏族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顯,周孝王封秦為“附庸”,並允許他們在秦地建築城邑,“使復續嬴氏祀”,從此嬴秦真正登上了歷史舞臺。

何謂附庸?《禮記》曰:天子擁有一千平方里田地,公爵、侯爵擁有一百平方里田地,伯爵擁有七十平方里田地,子爵與男爵擁有五十平方里田地。田地不足五十平方里的,沒有朝見天子的資格,只能做諸侯國的附屬小國,稱為附庸。爵包括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諸侯包括上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五個等級。上士與附庸差不多。可見,附庸的地位還是偏低的。秦成為附庸,表明周王室已將秦與戎、狄區別開來,秦的形象和地位有所改善,但秦人雖然已分土為附庸,仍然有部分秦人被西周奴隸主當作奴隸役使,一些周大臣還以“秦夷”目之,瞧不起秦。

周宣王時,為了抵禦不斷進攻周王畿和關中地區的戎狄,周宣王封秦的首領秦仲為大夫,令秦仲率秦人與戎狄作戰。公元前825年,秦仲奉周宣王之命討伐西戎,但出師不利,最後自己也在公元前822年的伐戎中喪命。秦仲死後,周宣王又召秦仲的兒子莊公昆弟五人領兵七千同西戎作戰。這一次取得很大勝利,奪回了被西戎佔領的犬丘。犬丘曾是周孝王時秦人的居住地。周宣王封秦莊公為西垂大夫,地位略高於附庸。

由於周天子的恩惠,以及秦人與西戎的刀兵之仇越來越深,秦人首領討伐西戎的意志更加堅定。莊公的大兒子世父發誓賭咒要殺戎王,並將繼位的機會讓給他的弟弟襄公,自己率人去與戎作戰。公元前777年秦襄公即位。這時戎狄勢力更加猖獗,竟圍攻犬丘,並擄走世父,一年多才將其放回。秦襄公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首領,他即位後一直在整頓武備,使秦國武裝力量有了極大的增強,在與戎狄經過多年的較量後,“伐戎至岐”。此時,周大臣史伯已將秦、齊並論,認為它們都是大國且“將興”。

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而賞宅受國,秦由大夫升為諸侯,開始與齊、晉等國的地位平等,解除了束縛秦國發展的一些羈絆,尤其是因師出有名,可以不斷開疆拓土,開啟了秦國發展的新徵途。

二是嬴秦佔有豐岐之地,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時說:“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秦人雖曾伐戎至岐,但秦襄公也死在這次東征中,繼位的秦文公又退回到西垂故地,直到秦文公十六年,秦人給豐王以有力打擊,才真正控制了岐以西地區。

秦國佔有豐岐之地,取得了經濟發展的兩個重要條件——優越的自然環境和充足的勞動力。岐為周人的故居,即周原,是關中最富庶的地區之一。氣象學家竺可楨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指出:古代的周原,不像現在這樣乾旱,氣候比較暖和、溼潤。史念海在《古代的關中》中說,這裡不僅有數不清的河流溪澗,而且有星羅棋佈的水泉澤藪:渭水支流縱橫蜿蜒,千河和漆河分別由東西兩側緩緩流過。那時這裡的河谷也不像如今這樣深達九十多米,而是最多不超過四十米,取水相當方便,河水和泉水都十分充分。這為秦國發展農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岐豐之地的“周餘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較高,為秦國發展農業提供了技術支援;同時,被征服的戎狄人又為秦國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到秦穆公時代,秦國農業生產已經趕上甚至超過東方諸國。秦國生產的糧食,不僅能滿足國內迅速增長的人口食用,而且一部分還可以用來釀酒,以致從國君到奴隸皆能飲酒。秦國的糧食儲備是驚人的,在晉國鬧饑荒時,秦國曾向其大規模輸糧,從秦都雍到晉都絳的陸路和水路上,運載糧食的舟車綿延不斷,史稱“汎舟之役”。在古代,糧食是稱霸的重要戰略資源,秦穆公霸西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秦國較高的農業生產水平和充足的糧食供給。

三是嬴秦深度吸收周文化精華,迅速改變其落後的科學文化狀況。秦人佔有原周王畿和關中之地,擁有大量未曾遷徙的“周餘民”,使秦國可以在短時期內,大幅度提升科學文化水平。秦國在建國前相當落後,沒有文字,沒有自己的典籍,但自秦文公十三年後,秦國的文化發展很迅速,從《詩經》和青銅銘文可見一斑,到秦穆公時代,穆公已經可以與東方諸侯國的大夫賦詩奏樂。秦國醫學,在春秋初期,默默無聞,但至穆公以後,在這一領域中,秦國後來居上,尤其是春秋末期,秦國成為當時醫學科學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秦國的醫緩、醫和是我國春秋時代著名的醫學家。在天文曆法方面,有繼承亦有超越,如透過長期觀察,發明了“伏日”。秦穆公時代,秦國的青銅冶煉、鑄造技術以及宮殿、陵墓和城市的建設水平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公元前632年,秦國在東方已取得一系列勝利,領地擴張至黃河西岸。西戎聞秦穆公有賢能,故派由余到秦國參觀考察。由余參觀了秦國首都雍城壯麗的宮殿、豪華的館舍、豐富的珍品、充盈的國庫、繁華的商業區,以及藏冰達190立方米的凌陰,感嘆道:“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雖是直言批評秦穆公“勞神苦民”,但也反映出了秦國輝煌的建設成就。

周平王東遷,給秦國留下了寶貴的科學文化遺產和開疆拓土的機會,促進了秦國迅速崛起,為秦國最終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