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古代人吃肉真的可以這麼隨便嗎?看看《禮記·王制》中是怎麼說的!

看過《水滸傳》、《三國演義》的人想必都非常熟悉一個場景,一個好漢走到一家店裡,大聲說:“小二,來兩斤牛肉”,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成了最豪爽的事,那麼古人吃肉真的可以這麼隨便嗎?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吃什麼,當然更加嚴格,《禮記·王制》載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從這裡來看,牛羊是排在六畜之首,普通人還真吃不到牛肉,不僅普通人吃不到,就連諸侯都不一定能吃。

想要吃牛羊,那得等祭祀大典,《左傳·成公十三年》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只有國家大祀的時候,才會宰殺牛羊,天子、諸侯們等祭祀結束之後,每個人分上那麼一點,出現這種規定,其實還是跟農耕有關。

從古至今,我國就是農業大國,一個國家農業的發展,也足以體現富國強兵,“興文盛禮樂,偃武息民黎”就足以說明人們的溫飽始終都是排在第一位,想要解決溫飽除了耕種之外,就是戰爭了。

早期農耕當中,並沒有牛耕田,而是作為一種軍隊的戰鬥力出現的,戰國時代,齊國就用了火牛陣擊敗了燕國,諸葛亮討伐曹魏,也用牛充當運輸工具,不過牛耕田在三國也已經出現了曹操擊破袁紹後提到: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牛都是受法律保護的,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宋代包拯的牛舌案。古代吃牛肉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羊肉、雞肉、狗肉、豬肉也不是隨隨便便能吃的,羊,是一種溫順的動物,自從出生起,便知“跪乳”。

《三字經》中說:羊初生,知跪乳。古文“羊”從“善”,所以羊又是善的代表,羊又通美,“美”還有治國理念,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在宋遼對峙時期,羊是才慢慢的普及,不過當時還是皇家貴族的主食。

豬肉在古代是一種非常廉價的肉:“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雖然這裡提到了吃豬肉,但並不普及,開始普及,還是蘇東坡被貶之後的事情了。

蘇東坡發明了東坡肉,豬肉也成了農家最常吃了一種肉食了,現在吃肉哪有古代那麼多條條框框,想吃什麼就想吃什麼,要是真穿越,在吃這一方面,還真得受苦,茶、漢朝才有、女兒紅最開始在吳越地區、包子饅頭得等到諸葛亮討伐孟獲、西瓜北宋、玉米那得等到明朝末年去了,所以一天到晚就老想著古代有多好了,還是現代生活其樂無窮。

《水滸傳》、《三國演義》裡面的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情況在古代是不存在,畢竟只是小說,需要渲染氣氛,這種豪爽吃肉喝酒也非常符合俠義江湖,總不可能梁山好漢,湊在一塊吃著野菜,那看上就就是什麼好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