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明知女媧是人類始祖,紂王為何還要寫詩調戲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蝸牛看封神第4期)

文/牽著蝸牛散步

記得剛出校門時,特別喜歡看封神,但有個問題一直想不明白:人人都知道女媧是人類始祖,地球上的人都是她創造出來的,是人族共同的母親,並且比紂王大幾千歲,可紂王公然調戲她,還在牆上寫歪詩。

這不僅是怪癖,而且是亂倫,難道紂王瘋了?

如果紂王真是個混蛋也還說得通,在女媧搞他之前,他勵精圖治,平定四海,把商湯建得固若金湯。怎麼突然就發瘋,對人類的媽媽大不敬?

這轉變,太讓人看不懂了。

更讓人奇怪的是,女媧法力那麼強大,看到紂王耍流氓,為何不直接將他搞死,卻派一個狐狸精去迷惑他,還讓那麼多人陪葬?這是一個人類始祖的作派嗎?

直到重讀了歷史,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我們先來看,紂王是如何對女媧寫歪詩的。

話說有一個春天,紂王開早班會,對眾股東道:有事說話,沒事散會。

宰相商容舉手出列: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香。

紂王問:“女媧有何功德,朕輕萬乘而往降香?”

商容奏曰:“女媧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聖德。”然後啪啦啪啦將女媧補天事蹟吹噓了一通。

紂王道:既然她那麼厲害,那就去進香吧。

之後,以紂王為首的進香團就來到了女媧宮。剛開始,還是很嚴肅的,紂王也恭恭敬敬上了香。壞就壞在一陣風吹來,捲起幔帳,露出女媧雕像,紂王一下看直了眼,心想,我雖然有那麼多老婆,可與這雕像相比,沒有一個拿得出手。

一個石像就讓紂王如此動心,甚至比掉了一千多個活生生的美女,的確讓人難以置信。除非紂王從小缺少母愛,對姐弟戀,不,婆孫戀特別感興趣。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紂王突然詩興大發,讓手下人拿筆來,在牆上題寫了一首歪詩——

鳳鸞寶帳景非常,

盡是泥金巧樣妝。

曲曲遠山飛翠色;

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帶雨爭嬌豔;

芍藥籠煙騁媚妝。

但得妖嬈能舉動,

取回長樂侍君王。

如果只看前七句,是沒有問題的,壞就壞在最後一句:取回長樂侍君王。意思是,這樣的美妞,應該在宮裡服侍我啊!

準確說,這首詩並不淫,關鍵在對人類媽媽不敬。

商容一看,嚇壞了,馬上勸紂王道——

“女媧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今陛下作詩褻瀆聖明,毫無虔敬之誠,是獲罪於神聖,非天子巡幸祈請之禮。願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觀見,傳言聖上無有德政耳。”

意思是您別鬧了,趕快用水衝了,傳出去讓天下吃瓜群眾恥笑。

紂王道——

“朕看女媧之容有絕世之姿,因作詩以讚美之,豈有他意?卿毋多言。況孤乃萬乘之尊,留與萬姓觀之,可見娘娘美貌絕世,亦見孤之遺筆耳。”

翻譯過來就是,女媧長得太漂亮了,我寫這首詩也是讚美她,並沒有其它意圖,不過說起耍罷了。我讚美娘娘的詩,就是要讓吃瓜群眾觀看打call。

老大都這樣說了,大家也就不敢再勸。

此時女媧正在火雲宮與人類的三位超級大聖伏羲、炎帝、軒轅吃飯。飯畢回到別墅,一看上面的歪詩,大怒——

“殷受無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詩褻我,甚是可惡!我想成湯伐桀而王天下,享國六百餘年,氣數已盡;若不與他個報應,不見我的靈感。”

白話文就是,這小屁孩居然敢調戲我,真是膽大包天!不給他點顏色看看,還以為我是病貓。

於是,她馬上駕雲到了商朝上空,正想搞點動作,卻被兩道紅光擋住了去路。她一看,明白了:這小子還有二十八年的氣運,不可造次。只得忍一肚子氣回宮。

但是,她不甘心啊,隨即用招妖旙招來軒轅墳中的三名妖怪,分別是千年狐狸精、九頭雉雞精、玉石琵琶精,對她們講:

成湯望氣黯然,當失天下;鳳鳴岐山,西周已生聖主。天意已定,氣數使然。你三妖可隱其妖形,託身宮院,惑亂君心;俟武王伐紂,以助成功,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

這就是封神榜的由來,也是武王伐紂的根源。

從上面看,這紂王的確混蛋,作為封建王朝的老大,商湯的扛把子,什麼樣的女人得不到,偏偏對年齡差距如此巨大的人類媽媽動了歪心,這不是找死嗎?

但奇怪的是,從紂王后來的表現來看,除了題寫那首姑且稱為歪詩的大作外,並沒有實質性的侮辱人類始祖的行動。

原著中,回到宮後,他拿眾老婆與女媧石像相比,個個都醜得不行,於是決定,重新找一個老婆。商容趕緊勸他——

君有道則萬民樂業,不令而從。況陛下後宮美女,不啻千人,嬪御而上,又有妃後。今劈空欲選美女,恐失民望。

紂王一想,的確是這個道理,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可見,他並非是不聽勸的混子。

在原著中,還交待了紂王作為老董事長的三兒子,是如何被破格當選為商湯接班人的——

有一天,老董事長帝乙帶著三個兒子微子啟、微子衍、壽王(紂王當時的名號)在別墅涼亭裡賞牡丹、燙火鍋,沒想到飛來閣突然塌了一梁。可見,古代也有豆腐渣工程。

說時遲那時快,壽王一個箭步衝過去,一聳肩竟然將亭子托住了,最終保證了老董事長沒有狼狽逃竄丟面子。老爺子一激動,就撕毀了給老大的合同,把壽王扶上了董事長的位置。

紂王也的確沒讓老爹失望,上任以後,天天加班工作,還努力開拓海外疆土,最終形成了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的良好局面。

這麼優秀的一個國家領導人,居然去調戲一個媽媽級的神仙;僅因為一句混賬話,女媧娘娘就要把一個國家搞死,讓千萬人陷入浩劫,讓幾百個神仙命喪封神榜,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更不可思議的是,要搞死紂王有千百種,女媧為何選最費事最費力,而且受天下人詬病的美人計?

就算你要用美人計,凡間美女多得是,蛇蠍心腸的女人多得很,為何要選三個妖精去執行這個任務?並且執行任務之後還食言了,讓她們落得個悲慘下場?就好像某人犯了事,不是派警察堂堂正正去抓他,而是派地皮流氓去搞他,事成之後還將地皮流氓也搞死了。

這實在不像女媧娘娘的作派。

當然,對紂王為何敢公然調戲女媧,網上也有多種解釋,集中起來有三條——

1、紂王本身就是大壞蛋。

2、紂王當老大久了,忘了自己幾斤幾兩,居然敢不把女媧放在眼裡。

3、紂王是聖人後代,覺得女媧不敢把他怎麼樣。

因為最後一條,女媧的確也不敢把他怎麼樣,所以只得採取這種下三濫的手段。

真的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

大家都知道,《封神演義》是根據武王伐紂的那段歷史改編的,而那段歷史又是周朝的史官們寫的。作為後朝的史官,前朝的歷史該怎麼寫,相信不用老闆們教他們吧?

如果仔細看紂王暴虐的那段黑歷史,就會發現,與桀王(大禹子孫,夏朝最後一位皇帝)的黑歷史非常相似。

1、紂王是酒池肉林的首創者,怎麼桀王比他幹得還早?

2、紂王寵信妲己,殘害忠良,怎麼桀王也寵信妹喜殘害忠良?

3、紂王發明了炮鉻等刑具,怎麼一查人家桀王才是原創?

……

同為末代帝君,難道口味如此一致?究竟誰教誰?

幾百年來,無人敢說真話,後來孔子的學生子貢忍無可忍,終於開口道出真相——

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這句話的意思是,帝辛(紂王的原名。紂王是周朝的人給封的,是一個侮辱性的稱呼)並不是那麼壞的人,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把所有的壞事,全部推給了他。

歷史上的帝辛,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首先,他被動上位,但對敵人卻不夠狠,最終留下隱患。

正如《封神演義》中所說的那樣,帝辛的父親帝乙有三個兒子,但是,真相卻完全相反,帝位不傳給老大微子啟,並非偏愛,而是帝辛與微子雖然同父同母,但母親生微子時,還沒當皇后,所以微子只能是庶子,而生帝辛時,她已經是後了,所以帝辛成為嫡子。

按照帝祖甲確立的禮制,以嫡長繼承製為核心,嫡長子、嫡次子……之後,才是庶長子,所以,帝辛當了皇帝,而微子落選。

微子與帝辛同一個爹媽,而且還是老大,就因為出生時機不對,就沒資格當皇帝,這放在誰身上,都不甘心。於是,微子組織一幫人來反對帝辛,其中就包括比干。他們這幫人,是抹黑帝辛的主力軍之一。

微子推翻不了帝辛,帝辛對大哥的打擊力度也不夠狠,最終,微子、比干等人勾結外敵,成了出賣國家利益的內奸。比干被殺,也只是帝辛懲治叛徒而已,結果在小說中成了被紂王挖心的忠良(歷史上比干也只是被砍頭而已)。

其次,紂王神經質般調戲女媧,雖被汙衊,也是有原因的。

從帝辛的太祖爺爺帝武乙開始,四代君王一直與神權作鬥爭,最終,王權戰勝了神權,掌握了國家機器。

但這幫“神棍”們並不甘心,他們組成元神教,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勾結外敵,成為倒商的急先鋒,並造了許多謠煽動民眾。汙衊帝辛不敬人類始祖女媧,便是他們造的輿論之一。這就是封神原著中,紂王不知吃了什麼藥,非要給女媧寫歪詩的真實原因。

第三,紂王用的小人,其實是帝辛被迫外請的智囊團,他們為商湯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由於微子集團吃裡扒外,神棍們野心不死,西周外族虎視眈眈,一時之間,帝辛竟無人可用,只好外請人才——費仲、飛廉、惡來等,而這又引起了反對黨、尤其是貴族一系的強烈反彈。費仲,飛廉、惡來拋棄了自己的氏族來幫助帝辛,這在當時是不允許的,這就更加引起了公憤。於是,反對黨們便造謠帝辛親信小人,陷害忠良。這幫外請人才,也成了封神小說中的奸黨。

第四、帝辛為何失敗呢?當然不是因為妲己,而是帝國積重難返。

在那個年代,別說女人參政,多說一句話都有可能被砍腦袋,所以,妲己還沒那個能力左右帝辛(史上有無妲己,專家們也還在爭論中)。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帝國傳到帝辛那一代時,已經內憂外患,積重難返了。

在解決西部威脅後,帝辛掉頭東征南伐,對時常侵襲國家的東夷進行討伐,經過十年的艱苦作戰,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帝國精力已經耗盡。這時,微子乘機聯合周人,出賣帝辛極力掩蓋的真相,引導周人乘虛而入,雙方在牧野展開大戰,史稱牧野之戰。

由於征討東夷的主力還沒撤回,帝辛只得將所有俘虜投放戰場。這些東夷俘虜在戰場上突然倒戈,最終導致商湯帝國潰敗,帝辛不得已選擇了悲壯自殺。

《逸周書·世俘》記載:牧野之戰周武王大獲全勝,被殺死的商人有十八萬之多,被擄為奴隸的有三十三萬,這麼大的數量不都是軍人,還有大量的平民。

後來西周費了三年時間,才好不容易將商湯遺留在東夷的主力剿殺。由此可見,如果不是叛徒使壞,鹿死誰手還說不定。

縱觀商周之爭,就會發現,《封神》把“成王敗寇”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小說中,帝辛成了十惡不赦的暴君紂王,就像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成為奸臣一樣,遺臭萬年。

但是,抹黑帝辛的始作俑者並非《封神》作者許仲琳,《封神》成書於明朝,而且只是本小說。歷史上,從周朝開始,就不斷地在抹黑商紂王。

到了戰國,諸子們出於證明自己觀點的需要,無不“案往舊以造說”(《荀子》),以帝辛為反面典型,來證明自己政治主張的正確。

帝辛幹過的事,來個添油加醋;沒幹過這事?那就集體給他編!

為證明尚賢、用賢的重要,就舉帝辛殘害忠眾以亡國的教訓;為證實天道亡國,就製造帝辛“斮朝涉之脛”、“刳剔孕婦”的例項;為證明防微杜漸的作用,就製造帝辛“為象箸”,等等。反正帝辛已是汙水坑,大家能想象到的千奇百怪的罪名都加諸帝辛身上已是習慣之舉,多潑一瓢汙水又有何妨,由此造就了“千年積毀”的商紂王。

宋人羅泌在《桀紂事多失實論》中寫道:

“帝辛大造宮殿,建酒林肉池,寵信女色,囚禁賢人,殘害忠實等罪惡,與桀的罪惡如出一轍,凡桀的罪,就是帝辛的罪,桀紂不分,這些都是出於模仿。”

看看,文人作起惡來,不亞於夏桀王!

其實,帝辛現象,在今天也沒完全杜絕,有的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無中生有抹黑對手,利用網路暴力佔取輿論制高點,最終把對手搞黑搞臭。

要防止自己不從帝辛變成商紂王,除了自身素質要過得硬外,一定要展現實力、亮亮肌肉,對這些黑子露頭就打,而且要像魯迅先生說的痛打落水狗。不然,等他們站了上風,就成了逃到周朝的微子,或者被殺頭的比干,從叛徒一下變成忠良,到處抹著眼淚講他們的被迫害史。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蝸牛看西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