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古代墓地為什麼都是墳?冢和墳有什麼區別?有何區別?

正因如此,許多帝王都會將陵墓修的十分宏偉,並在其中填滿珍寶,最著名的例子當屬秦始皇了,追求長生不老的他在尋藥無果後選擇了修建巨大的秦始皇陵,並在其中裝飾日月星辰,並讓兵馬俑成為供他在死後世界驅使的軍隊。我國曆史上皇帝們的埋葬之處大多叫做陵,而普通人的死後居所卻被稱為“墳”、“墓”等等,此外,“冢”也被用來代指墳墓,那麼,墳,墓,冢,陵都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呢?

這樣看來,似乎墳、墓指的便是土包、土丘,而成書於三國時期的百科全書《廣雅》中,則給出了

“墓,冢也”

的解釋。而我們看到《說文解字》中關於“冢”的釋義,卻能發現書中記載道:

“冢,高墳也。”

要是就這麼對比的話,相信這幾個字含義之間的關係將會是十分混亂的,所以,我們不妨再來看看別的書中詳細的釋義。

知道墳的含義後,我們再來看冢就容易理解了,所謂的“高墳”,指的便是比一般墳築起的土堆更加高,此外,冢也有

“大社也”

,即祭祀時高臺的意義。可見,不管指的是埋骨之地還是祭祀之處,冢所指的都是比較高大的建築物。說完墳、墓、冢,我們再來看看比較特殊的“陵”,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一般用“陵”字的,都是帝王。

在《說文解字》中,對陵的解釋是“陵,大阜也”,也就是高大的土山。最初,陵並非是帝王墳墓的專用名詞,但從戰國中期開始,君王的墳墓開始被稱為陵。為了表示帝王的尊貴,封建王朝一度規定道,只有高度超過九丈的墓才能被叫做陵,而普通人只能用低於三尺的墳。這樣,民間不敢亂用,久而久之便只有皇帝的墳墓能被稱為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