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國產美瞳頻獲融資背後:“小”美瞳的“大”生意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以來,國產美瞳品牌頻獲資本青睞:

2020年1月,4iNLOOK完成2億元的A+輪融資;

2020年4月,美瞳垂直電商平臺美瞳匯完成戰略融資;

2020年5月,COFANCY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

2020年6月,MOODY完成6000萬元的A輪融資;

2020年10月,可啦啦連續完成累計金額近億元的Pre-A輪及A輪融資。

這些品牌中,既有成立已12年的4iNLOOK這樣的“老前輩”,也有去年才剛剛誕生的COFANCY、MOODY這樣的“小鮮肉”。

過去並未“出圈”的國產美瞳們,怎麼突然就崛起了?而在資本市場頻繁看好背後,“老前輩”和“小鮮肉”誰更有望成為行業內的“獨角獸”呢?

國產美瞳緣何突然崛起?

“美瞳”一詞,表面來看,是“彩色隱形眼鏡”這類產品的品類名,但實際上卻是由美國強生公司的註冊商標。

儘管強生已經嚴格宣告“

國產美瞳緣何突然崛起?

但無奈的是,不管是消費者還是整個市場,顯然都已經默認了美瞳代表的就是一個產品品類。

在瞭解美瞳市場之前,我們需要簡單認識一下“美瞳”。

從佩戴週期上來看,美瞳有日拋、半月拋、月拋、季拋、半年拋以及年拋。通常來講,佩戴週期越短的美瞳,由於更換頻次較高,衛生系數也會更高,對眼睛造成的傷害也會更小。

從材質上來看,美瞳有水凝膠和矽水凝膠可供選擇。而不論是就眼部健康還是佩戴舒適度來說,矽水凝膠都要優於水凝膠。因此,矽水凝膠材質的美瞳價格一般也會稍貴一些。

從製作工藝上來看,美瞳和普通的隱形眼鏡的區別在於多了一個“色素層”。因此,以強生為代表的隱形眼鏡品牌多是採用了一種名為“三明治技術”的工藝,從而避免色素層直接接觸眼睛。

從早在1985年就將隱形眼鏡帶入中國的海昌,到2004年首次在中國推出美瞳產品的強生,再到以美瞳花色“出圈”的韓國Choli、日本luna等,早期活躍在中國美瞳市場的幾乎都是這些國外品牌。

那麼,國產美瞳品牌為何沒能發展起來呢?

市面上各類非由強生視力健經銷的美容鏡片均不能稱之為美瞳”。

我們比較熟悉的國牌“海儷恩”於2009年才成立,而此時,包括強生、海昌、博士倫等在內的海外品牌早已佔據了大半的中國市場。

像隱形眼鏡這類對於安全係數要求較高的產品,多數消費者都會優先選擇已經有市場認知度的品牌。因此,新生國牌要想搶奪市場其實是很困難的。

一方面,國產美瞳品牌起步時間較晚。

瞳代就是“美瞳代理”。熟悉美瞳的人都知道,過去美瞳的購買渠道其實很單一,像強生、博士倫以及海昌這些品牌,都是在16年左右才正式入駐天貓。所以那時候的美瞳購買基本都是靠代購和微商。

而中間的“代理”這一環,就恰恰給了無良商家鑽空子的機會。據知乎一位從事美瞳行業多年的店主表示,國內貼標的仿品,成本價才2-8元不等。然而,就美瞳的製作工藝來說,這個價位是很難保證產品的安全性的。

而“三無”美瞳的危害就不用多說了,輕則眼睛發炎,重則眼角膜壞死甚至失明……

於是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產美瞳品牌都沒能在市場上擁有自己的聲音。

另一方面,無良瞳代和仿品雜牌消耗了市場對國產美瞳的耐心。

據《中國眼鏡科技雜誌》報道,近些年國內隱形眼鏡市場上的歐美品牌正在逐漸下降,從2017年到2019年,由30%下降到了不足20%。而中國和日本品牌的份額卻在不斷上升,從50%增加到了60%。

而局面改變背後,

但近些年來,局面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

2014年6月1日,修訂後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而美瞳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也在該《條例》的覆蓋範圍內。

《條例》釋出以後,據北京市食藥監局表示,對隱形眼鏡特別是彩色隱形眼鏡納入重點監管物件,按照新辦法,

首先是由於市場監管發揮了作用。

在新《條例》的指示下,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相繼對美瞳展開了專項檢查。

在重拳出擊之下,國內的小作坊和“三無”品牌逐漸得到整頓。整個美瞳市場魚龍混雜的風氣也終於得到改善。

商家如果沒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售賣隱形眼鏡,一經發現處罰至少5萬元起步。

十年前提及美瞳,不少人還會將其和“非主流”、“不安全”等標籤聯絡在一起。但在經歷了長期的市場沉澱以後,消費者對於美瞳的認知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小紅書,美瞳相關的筆記數量超過了61萬。而在抖音“美瞳推薦”話題之下,相關影片的播放量也早已突破3000萬。

由此可見,過去美瞳因購買難、選擇少而築起的高門檻正在逐漸被打破,整個消費市場已趨於成熟。

其次,國內美瞳的消費市場日趨成熟。

眾所周知,國牌在整個美妝領域的知名度正在擴大。

在前幾年“限韓令”的影響下,消費者們對於韓妝的印象正在逐步被沖淡。而與此同時,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國牌美妝卻在乘勢崛起,讓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的信心逐漸上升。

以往在購買化妝品時,由於沒有選擇,才不得不購買國外品牌。而如今,國內的新生品牌越來越多,出於購買便捷、質量也不賴等心理因素的驅使,國牌也就逐漸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同樣地,“國風”也吹向了國內的美瞳品牌,讓包括COFANCY、MOODY等在內的新品牌也能快速獲得成長。資料顯示,MOODY上線天貓僅2個月,月銷量就已經突破100萬。增長速度十分可觀。

總之,在多重因素助推下,歷經近十年沉澱的國產美瞳品牌,算是終於迎來了“破圈”風口。

最後,美妝領域的“國牌風”成了國產美瞳品牌崛起的催化劑。

當然,資本市場看好國產美瞳品牌,

資本“偏好”背後,“老前輩”和“小鮮肉”,誰更有機會?

據中國報告網《2020年中國美瞳隱形眼鏡行業分析報告》透露,到2020年我國的近視患者將達7億,其中16歲-24歲群體近視患病率將達到94%。

而這部分群體恰好是備受關注的z世代青年,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看重“顏值”。因此,能夠兼顧“矯正視力”和“提升顏值”的美瞳就有了更大的發展機會。

更值一提的是,資料顯示,隱形眼鏡在中國的市場滲透率約為10%,遠低於美國的40%、日本的20%。這意味著,

資本“偏好”背後,“老前輩”和“小鮮肉”,誰更有機會?

此外,儘管美瞳只能算得上是小品類,

更多是出於其未來廣闊的增長空間。

從今年火起來的新消費品牌來看,三頓半瞄準的是咖啡、元氣森林瞄準的是無糖氣泡水,而lululemon更是僅憑一條瑜伽褲,就獲得了消費者的芳心。

從這一角度來看,美瞳賽道未來如果迎來發展熱潮其實也並不意外。

當前,國產美瞳品牌可以大致劃分為三類。一類是以衛康、海儷恩為代表的傳統隱形眼鏡品牌。一類是以4inlook、miomi為代表的渠道品牌。剩下的一類則是以MOODY、COFANCY為代表的新晉美瞳品牌。

而從開頭的融資資訊來看,除開衛康、海儷恩這類傳統隱形眼鏡品牌,後兩類品牌都在獲得資本的青睞。

整個美瞳市場還尚未被擠佔成紅海,“掘金”成功的機會極大。

我們不妨從供應鏈能力、渠道搭建能力、營銷能力以及研發能力四個方面來對比看看。

但細分市場的紅利期已經到來。

美瞳不同於彩妝產品,其從大類上來講屬於醫療器械類,對生產技術的專業度要求很高。同時,基於美瞳替換頻次較高的產品特性,只有保持產品質量才能提升使用者的復購率,而產品質量又和供應鏈能力相關。

據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相對成熟的美瞳供應鏈企業主要分佈在韓國和中國臺灣。而在中國內地,只有吉林瑞爾康隱形眼鏡有限公司、甘肅康視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少數一線代工廠。

對於4inlook這樣的渠道品牌而言,因為主要是代理其他品牌,因此在供應鏈上無需犯難。更重要的是做好品控,避免質量差的產品流向消費者手中。

而同為“老前輩”的可啦啦則是與全球最大的隱形眼鏡工廠INTEROJO達成全球戰略合作關係。

那麼新品牌呢?COFANCY的創始團隊在接受“雪球”採訪時表示,可糖合作了臺灣省最大的隱形眼鏡生產商。

而另一品牌MOODY,似乎有意向斥巨資自己建設生產基地。

從穩定性上而言,與一線生產商合作以及選擇自建生產基地的新晉品牌,可能要比合作多個品牌的渠道品牌更勝一籌。不過,新品牌由於成立時間較短,獲得的市場反饋不算太多,目前無法定論其絕對優於渠道品牌。

那麼,在它們之中,誰更有機會成為該領域內的“獨角獸”呢?

銷售渠道無非分線上線下兩種。而上述品牌中,4inlook、miomi作為渠道品牌,都擁有線下實體店,並且已經線上下紮根多年。其想要進軍線上並不難,畢竟線上下已經培養起了品牌認知。

成立於2009年的可啦啦同樣也鋪設了線下渠道。從2018年開始,可啦啦已經陸續開設了十餘家門店專櫃。據其官網的訊息稱,可啦啦將加快線下門店的擴張進度,預計在2021年,全國的門店數量將達到100家。

而新品牌COFANCY和MOODY卻是實打實的線上品牌,並且進駐天貓的時間都很短。

誠然,這兩大新品牌目前透過高曝光都獲得了不錯的銷量。但在它們之前,還有可啦啦這樣實力強勁的“老前輩”佔據頭部位置。資料顯示,今年5月開始,可啦啦的銷售額已經進一步超越海昌、博士倫、強生等國際品牌,成為天貓全品類彩瞳第一品牌。

綜合來看,在銷售渠道上,新品牌是遠不如前面的老品牌們有優勢的。

首先是供應鏈能力。

在新消費時代,品牌想快速獲得成長離不開“營銷”。

在營銷投放上,新品牌們幾乎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抖音、小紅書、微博等多個內容平臺。營銷路數也和其他網紅品牌無異,都是先由頭部博主或者明星為品牌造勢,然後讓腰部博主及素人博主幫助其持續擴大聲量。

從營銷效果上來看,MOODY的虞書欣同款和COFANCY的安崎同款一度賣到斷貨。而MOODY跨界推出的小王子聯名款,以及和永璞咖啡打造的聯名款禮盒,也得到了不少好評。

相較之下,老品牌的營銷力度要相對弱一些。以小紅書為例,不論是4inlook還是可啦啦,其品牌熱度都不如後起之秀COFANCY(可糖就是COFANCY)。

總得來說,新品牌由於藉著新消費的東風,從營銷上會更容易“出圈”。但就渠道搭建能力以及供應鏈能力而言,新品牌要趕超老品牌,仍舊需要一些時日。

再來看渠道搭建能力。

實際上,在保證了安全性和舒適度之外,美瞳這一品類很難形成差異化。對於品牌而言,更多是在美瞳的花紋、顏色上加強原創研發,以和其他品牌做出區分。

在這一點上,自主品牌和渠道品牌的差異十分明顯。據“某企業資訊查詢平臺”的資料顯示,新品牌MOODY在“科學儀器”類的商標申請比重是最高的,達到了83。33%。而渠道品牌4inlook卻只有40。44%。後者由於走的是“代銷”的模式,因此在“廣告銷售”部分也花了不少心思。

但這並不意味著新品牌就更勝一籌。畢竟,就目前這些品牌獲得融資的情況來看,它們未來都有足夠的資金可以投入研發。新老品牌之間在研發實力上決出高低,還需要等待時間的檢驗。

據Mob研究院預測,2025年,中國美瞳行業市場規模可達500億元。這意味著,整個美瞳行業正在加速進入爆發期。

而上述這些各佔優勢的國產美瞳品牌中,誰會率先突圍,也許不久之後就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