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康熙也是一名“老西醫”

摘要:

清代初年,大量精通藥理的傳教士進入朝廷甚至民間生活中,康熙皇帝對於西方科學的濃厚興趣決定了這一情況的興起。

正文:

康熙皇帝

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時任兩廣總督的趙弘燦接到了在北京的家人送來的一封信,裡面向他轉述了康熙皇帝的一道口諭。

趙弘燦開啟信封,裡面的內容讓他不禁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睛——因為這封信的每一個字他都認識,但這些字連起來,他卻完全摸不著頭腦:“著尋西洋格爾墨斯,著實要緊得了……如無,將阿爾格而墨斯速速送來。欽此。”(《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

雖然趙弘燦完全摸不著頭腦,但辦事效率還是相當不錯的。接到口諭的當天,他便派人在廣州、澳門一帶四處尋找,僅用了六天時間,便從西洋人手中找到了康熙所需的物品。

這兩種東西究竟是什麼呢?有學者考證,“格爾墨斯”即葡萄牙文中“quermes”的音譯,指的是胭脂蟲,而“阿爾格爾墨斯”則指的是“alquermes”,是用胭脂蟲製造的一種藥酒。

胭脂蟲原產於墨西哥 是一種天然染料

那麼,康熙皇帝急需的這兩種西方藥物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

就在趙弘燦接到這封信一個月之前,康熙皇帝由於十八阿哥早逝和廢黜太子這兩件事的刺激,引發了嚴重的心悸症狀。此時,康熙皇帝已經年過半百,這場大病的突然來襲,給朝廷帶來了相當大的震動。

胤礽讓康熙相當鬧心

然而,僅過了兩個月左右,康熙皇帝的身體便康復如初。在他的治療過程中,太醫院的御醫自然是盡心竭力,但西洋傳教士所奉上的西藥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據《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等史料的記載,當時康熙皇帝的病情頗為嚴重,御醫大多束手無策,情急之下,他們向精通藥理的西洋傳教士羅德先請求幫助。羅德先根據康熙皇帝的身體狀況,給他服用了胭脂紅酒,緩解了心悸的症狀,接著他又建議康熙皇帝飲用西洋葡萄酒,作為恢復的輔助手段。

事實證明,羅德先的方法相當奏效。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八年正月的一道上諭中表示:“(朕)每日進葡萄酒幾次,甚覺有益……今每日竟進數次。”(《正教奉褒》),可見康熙皇帝對此療法頗為讚許。

葡萄酒對中老年人的確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那麼問題來了,太醫院的這些御醫為什麼會向一個西洋傳教士求助呢?

康熙朝廷中的“洋大夫”

這位給康熙治病的羅德先,實際上是法國人,康熙三十八年來到中國傳教。羅德先秉性溫和、謙遜,又擅長醫術,很快便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和器重。

在清宮檔案的記載中,羅德先曾經多次為朝廷內的重要人物進行診斷和治療,孝莊太后的侍女、康熙皇帝的啟蒙老師蘇麻喇姑病重時,羅德先也曾會同太醫院中的中醫一同為其診斷,可見其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 》)

蘇麻喇姑歷經五朝 對於康熙皇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人

尤為可貴的是,這位羅德先還頗有親民意識。康熙末年,羅德先雖然已經有著極高聲望,甚至許多官員專門邀請他上門治病,但他仍然能夠平等對待上門求醫的普通民眾,對於家庭貧困的患者,他還經常免費為其治療。當時的一名中醫曾經佩服的說:“其(羅德先)言寡,而不輕許人,然所治之疾輒愈。尤可異者,我輩中醫常多取人錢,而此西醫竟不索診費。”(《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

實際上,康熙一朝的太醫,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多國部隊”。其中除了傳統中醫之外,還有精通蒙醫、藏醫等療法的醫生,而精通醫術的西洋傳教士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西方傳教士照片

根據史料記載,康熙在位期間,經常出入於宮廷之中的西洋醫生除羅德先之外,還有鮑仲義、樊繼訓等十餘人,分別來自法國、義大利、俄羅斯、葡萄牙等多個國家。這些“洋大夫”在以西方醫學知識服務皇室之餘,也往往惠及普通民眾:康熙五十四年進京的義大利傳教士羅懷中就曾在北京開設診所,“施藥濟人,親手理治各等瘡毒,日日行之,無少厭怠,三十餘年受恩者無算”(《利瑪竇及明清西方傳教士墓地》),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康熙對於西方醫學的熱衷

這些精通醫理的西方傳教士之所以能夠在康熙一朝大顯身手,是與康熙皇帝對於西洋醫學的熱衷分不開的。

在傳統認知中,康熙開始接受西洋醫學是在康熙二十九年。這一年,康熙在出徵葛爾丹時突患瘧疾,不得不中途返回北京,在服用西方傳教士進貢的金雞納霜(奎寧)之後才得痊癒。

金雞納樹

但實際上,在此之前,康熙皇帝對於西洋醫學已經有了濃厚的興趣。根據西方傳教士張誠、白晉等人的日記記載,在康熙二十八年時,他們已經按照康熙皇帝的要求,翻譯了許多關於消化、血液等方面的西方醫學文章進呈給康熙,並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表彰。

在親身體會了西藥的效力後,康熙愈發重視西方醫學典籍的翻譯工作。目前在故宮中收藏的《西洋藥書》、《欽定格體全錄》等西洋醫學書籍的翻譯工作,都是在康熙在位期間所完成的。特別是全面介紹西方解剖學的《欽定格體全錄》,這本書由傳教士巴多明主持翻譯,康熙皇帝還專門為其配備了二十多名助手,其中有官員、書吏、畫師等,經過十五年的時間才全部翻譯完成,可見康熙皇帝對此事的重視。

《欽定格體全錄》中的解剖圖

翻譯西方醫書的同時,康熙皇帝還著手試製西藥。康熙三十二年,康熙在得知阿片複合藥劑能夠解蛇毒、去心悸之後,便命張誠、白晉等人組成考察團,在北京四周尋找原料,意圖試製。雖然此事因為考察團沒有找到合適的藥材而擱淺,但康熙皇帝的熱情並未因此消退,這也成為之後成功製造金雞納霜等西藥的基礎。

與此同時,康熙還熱衷於將西藥給予大臣以作賞賜。康熙三十五年,在康熙遠征葛爾丹期間,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患病,康熙皇帝便曾將隨身攜帶的西藥“如勒伯伯喇爾都”賜予薩布素。康熙皇帝曾說:“朕凡所試之藥與治人病癒之方,必曉諭廣眾或各處……惟冀有益於多人也。”(《庭訓格言》)

在康熙皇帝的推廣之下,西藥一時間成為了清廷上下官員所追逐的時尚,甚至出現在了中國太醫的藥方當中,堪稱最早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康熙皇帝對於西洋醫學的瞭解日漸加深,甚至到了堪稱精通的程度,我們所熟知的康熙皇帝指導江南織造曹寅服用金雞納霜的史實便可證明。

曹寅乃是康熙的寵臣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康熙時期西醫、西藥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皇帝自己的愛好所導致的,再加上康熙並沒有推動西方科學技術普及的自覺性,因此,在康熙之後,西醫西藥在清朝迅速的衰落了下去。

但是,無論如何,康熙皇帝作為一個封建統治者,他的這種“相容幷蓄”的思想和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始終值得我們效法和學習。

參考文獻:《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

《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

《正教奉褒》

《庭訓格言》

《利瑪竇及明清西方傳教士墓地》

《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

《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