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虎踞龍盤”的南京,王朝次次在此定都,卻也次次短命

南京自古以來就有虎踞龍盤的說法。傳說秦始皇在世的時候,秦始皇不知道從哪裡得來的依據,認為今天的南京地區存在“王氣”,會破壞大秦的國運,於是命人在南京的地下埋下了一些金屬,用來鎮壓“王氣”,由此,南京有了“金陵”這樣的一個古稱。

而後世的歷史走向,似乎證實了秦始皇的先見之明:因為後世很多王朝都在南京建都(所謂“六朝古都”),但是,這些王朝卻無一例外短命。於是有人認為:金陵這個地方出天子是沒錯的,不過,因為“王氣”被秦始皇給毀了,所以“金陵”存不住王氣,所以定都於此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甚至十多年前,還有這樣的說法:定都洛陽的天下分,定都南京的命不長。那麼,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來說,這南京為什麼就存不住所謂的“王氣”?

楚霸王和李闖王的荒唐事

說起定都,總會讓人想起歷史上,西楚霸王項羽和李自成的荒唐事:因為這二位在定都方面是十分欠考慮的。因為定都是一門大學問,如果學問不夠,亂定都,必然會導致自身安全受到影響。

秦朝滅亡後,有人建議楚霸王在秦國的關中故地定都,結果被楚霸王拒絕,楚霸王選擇在彭城定都,最終導致其霸業陷入崩潰狀態。因為定都關中有兩大好處:首先戰略安全上,關中有函谷關作為天險來保障安全,並且南接巴蜀,本身又有豐富的物產,擁有關中,進可以掌握整個天下,退則可以閉關自守。劉邦在打敗楚霸王以後,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宣佈定都關中——這邊有了漢長安的由來。

劉邦過世的一千八百年後,有個叫李自成的人,被清軍打敗後,逃到了關中,準備依靠關中來割據一方,但是,李自成還是失敗了。因為此時的關中地區,經過人類的過度開發,其物產已經不足以支撐李自成大軍的需求了。

而從李自成以及楚霸王的荒唐事可以確定:定都是有學問的,不能亂定都。

六朝古都

南京號稱“六朝古都”,所謂“六朝”,指的是孫權的吳國、司馬睿的東晉以及南朝的四個朝代。在這六個朝代中,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偏安一方的王朝,此外,南唐、初期的明朝以及南明還有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政權,也都建都於此。

這些政權中,除了明朝以外,也都是割據一方的政權,而且,除了明朝以外,這些政權也都屬於短命政權,這其中的原因在於:南京其實不是一個適合定都的城市。

孫權建都南京出於一種無奈。因為在三國地圖上,我們會發現:蜀漢和吳國的領土加在一起,不比曹魏小,但其實這是一種誤判。因為蜀漢的有效領土大約也就成都平原附近,其餘的領土並不能為蜀漢貢獻任何力量,甚至蜀漢南部的南中七郡,大多數屬於向蜀漢朝貢的部落,這些部落不在南方鬧事就已經是對蜀漢最大的貢獻了。這也是為什麼曹魏軍隊兵臨成都城以外後,蜀漢皇帝就考慮投降的原因之一。

而吳國的情況和蜀漢差不多,吳國雖然版圖龐大,但真正開發起來的土地少之又少,因此,在整個吳國,能作為首都的不過兩個城市:一個是南京,一個是武昌。而實際上,吳國的都城也始終圍繞這兩個城市搖擺不定。

吳國的物產貧瘠,註定了吳國滅亡的命運。

吳國末代皇帝孫皓被俘虜以後,曾對西晉皇帝司馬炎表示:自己其實也在南京為晉朝皇帝安排了座位,而司馬炎或許沒想到,幾十年後,司馬家族確實要混到去南京建都。

西晉永嘉之亂後,西晉的巴蜀和北方悉數淪陷,晉朝宗室只好選擇在吳國故地重新開張,而東晉初年的局勢,事實上重演了三國演義的格局:前後趙國扮演著曹魏的角色,成漢扮演著蜀漢的角色,而東晉,成了當年的吳國。

不過和東漢的滅亡不同,西晉的滅亡,導致了衣冠南渡:西晉貴族和百姓為了躲避北方的戰亂,於是蜂擁前往江東,巨大的人口紅利,為江東的開發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即便如此,在當時,東晉——南朝的地盤上,南京依舊是最大的城市,也是極少數能拿得出手的城市。因此不論是東晉還是南朝天子,都將定都南京視為唯一的選擇。

根據《梁書》和《南史》等史料記載,在南朝後期,兩廣甚至江西等地,依舊存在著不服統治的蠻族和朝廷對抗,不過,如果皇家的政策妥當,這些少數民族對南朝也是持支援態度的,比如著名的冼夫人,就表示忠於南朝,直到隋朝拿出證據證明南朝皇帝確實向隋朝投降以後,冼夫人的態度才出現改變。

朱元璋的抉擇

隋唐時代以後,南方得到了大幅度的開發。因此,北宋滅亡後,宋高宗選擇定都杭州,而沒有選擇南京,因為南京已經不是南宋唯一的選擇了,在有了可選擇餘地的基礎上,宋高宗果斷放棄了南京。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大明的國都設立在南京。朱元璋選擇定都南京倒不是有意為之,而是被動的結果:因為早在朱元璋自稱吳王的時候,朱元璋就選擇將南京作為自己的勢力核心,朱元璋稱帝的時候,元大都還在元順帝手裡。因此,朱元璋也沒有其他選擇。

之後建文帝在南京定都,最終被朱棣所擊敗。不過,即便是朱棣沒有起來造反,依照南京的地緣情況,也無法做到對整個大明帝國的有效輻射。雖然朱棣的天子守國門有著一種無奈的成分——因為北京是朱棣的大本營,但是,朱棣定都北京,確實起到了鞏固邊境的作用,但消極效果也很明顯:比如說一旦前線出現失誤,京城就容易陷入敵人的包圍圈,比如後來的瓦剌大軍包圍皇城。

總之,南京在古代,不是一個適合做大一統王朝首都的城市,即便是做偏安王朝的首都,也存在極大的不適應,所以最終次次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