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君權與宗教的矛盾,歐洲發動“十字軍東征”,為何一敗塗地?

前言

在中世紀的西歐,基督教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神學統攝一切,各門學科都沒有自己獨立的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局勢逐步得到緩解,然而基督教給人們的影響並不會伴隨時代的前進而輕易消弭,相反地,它逐步淪為人們爭權奪利的工具與名頭。公元1096年,一場“十字軍東征”浩浩蕩蕩地在西歐展開,其聲勢之大,持續時間之長,令世界為之矚目,直至今日,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還在探求這戰爭背後的動機與影響。那麼,這場赫赫有名的“十字軍”東征,究竟是怎樣的呢?

一、十字軍東征

公元1096-1291年,是西方社會的大變革時期。與人們傳統觀念中科技與思想的變革不同,這場持續了兩百年時間的變革,是一場灑滿了鮮血與屍骨的武力戰爭。戰爭中,羅馬天主教皇和西歐封建領主以收復失地,重歸國土的由頭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造成了巨大傷害。由於參戰士兵盔甲上配有十字標識,所以,這場戰役又被稱作十字軍東征。但凡教徒,都有一種熱忱的心態。天主教徒堅定不移地相信,十字軍東征的目的是為了收復被“宗教異端”佔領的耶路撒冷,因此面對敵人,他們揮灑熱血,一味向前,在戰爭初期收穫了不少人頭。然而,隨著戰線的逐步拉長,十字軍的供給越來越少,這令他們在與地中海東岸國家的廝殺中漸漸處於下風。贊吉王朝、阿尤布王朝和馬穆魯克王朝的相繼確立又成為了擊垮十字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多種因素作用下,這場跨時兩百年,進行9次的宗教戰爭,終於以進攻方的失敗告終。

二、戰爭的動因與目標

從外部條件來看,中世紀歐洲出現大幅度的氣溫回升,這極大改變了歐洲土地的屬性狀況。原本氣候嚴寒,凍土多生的土地逐步脫離了無法耕種的狀態,一下變成了養殖莊園與熱鬧都市。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西歐人口急劇增多,然而,有限的土地並不能滿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天主教教皇才結合封建領主舉兵東征。從內部條件看,西方十世紀,君權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同時與羅馬教廷的矛盾不斷加深,甚至已有權力壓倒之勢。習慣佔據統治地位的羅馬教皇自然忍受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於是藉以宗教之名,收復失地之因,暗地裡徵集財富,擴大勢力,抗衡王室。換句話說,雖然十字軍東征的對外借口是收復曾經被侵略的土地,但其實質目標,卻是掠奪財富,穩固地盤,提高權勢地位。

三、戰爭的結果與影響

由於裝備沉重,後備供給嚴重不足,十字軍在東征過程中遭遇了大大小小的困難,贊吉王朝的確立更給予他們沉重的打擊,終於,這場不義戰爭以十字軍落敗而告終。雖然結果不盡人意,但十字軍東征本身的歷史意義卻十分珍貴。12世紀開始,關於十字軍的詩歌紛紛湧現於市場之上,帶動了文化藝術行業的進步與發展。許多沒有回歐洲計程車兵也在地中海東岸紮根生活,為那裡帶來了軍事、文化方面的新技術,促進了兩地的文化共通與交流。除此之外,東征也令歐洲走向了新的世界,為日後歐洲各國的發展奠下了基礎。

結語

有戰爭的地方就有傷亡。十字軍掠過的地方,都是人民的哭喊與紛飛的戰火。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單單從文字中,可能並不能完全體會到當年那場戰役的辛酸,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忽視歷史。相反的,我們應該尊重歷史,珍惜和平,維繫和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