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1971年,楊振寧回國赴宴,初見岳父時稱其先生,總理反駁:叫岳父

幽默和風趣是智慧的閃現。——英·莎士比亞

中國很多科學家,他們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中國的繁榮發展,楊振寧就是其中之一,他不僅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而且還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他的生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乏味煩躁,反而幽默有趣。幾十年前發生在他與總理身上的一件趣事,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

1922年10月1日,楊振寧生於安徽合肥三河鎮,年少時便展現出與常人不同的能力。在母親的教育指揮下,4歲多的楊振寧便學會認識3千多字,鄰居聽聞都誇他神童。

1938年夏天,還在上高二的楊振寧參加了高考,這在當時是聞所未聞的事,更加讓人聞所未聞的是,他以優異的成績碾壓一眾高三學子,被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錄取,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神童。

在西南大學上學期間,楊振寧並沒有驕傲自大,反而更加努力的學習。在校期間獲得表現優秀,受到老師們的讚揚。不僅如此,楊振寧還發奮圖強,立志深造考研。1942年,20歲的楊振寧從西南聯合大學畢業。在導師吳大猷的幫助引薦下,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讀研究生。

1945年,楊振寧不滿足於當下的學習情況決定去海外留學深造,學習更多的知識。同年就出發,隻身去往美國,就讀於芝加哥大學。

1948年,楊振寧以優異的成績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9年,楊振寧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物理研究之路。隨後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為以後的發展研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952年,楊振寧與李政道開始合作,二人的合作可謂是天作之合異常默契,二人合作不久便釋出了幾篇文章,這幾篇文章的釋出可謂是精品,他們的理論很快引起了學術界的轟動。同年,二人又趁熱打鐵釋出了相對論的文章,這一理論發表與提出成功引起愛因斯坦的興趣。對其獲得諾貝爾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56年,發生了一件讓世人驕傲震驚的事情,楊振寧與李政道二人一起研究發現了證明了不守恆論,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資訊之一。

這一研究結論使得二人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此之前,從沒有一個華人能夠獲得這個獎項,他們的獲得,讓每一箇中國人都為之動容。為之驕傲自傲,他們的得獎不僅僅是世界物理學的奇蹟,更是中國的驕傲,為以後的中國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楊振寧為世界物理學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65年,因其優異的才華任紐約州立大學愛因斯坦講座教授跟多個職位。隨後楊振寧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加入美國國籍,成為美國公民,這確實是有點可惜。

楊振寧在海外求學的這段時間,可謂是最輝煌的時期,他的的研究實驗,為世界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雖然楊振加入美國國籍,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一心為中國著想。為中國的發展做貢獻,為了促進中美關係,1966年時楊振寧與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頓創辦了\“全美華人協會\”。

這個協會的成立極大的促進了中美的關係,讓中美關係在學術界變得緩和為後面中美關係的進一步發展起了作用。1971年,在外漂泊的楊振寧決定回國看看,回國後,他受到了總理的親自接待。

楊振寧與妻子以及岳父岳母一起赴宴,這是楊振寧第一次見岳父岳母。在宴席上,總理被楊振寧的談吐所折服,楊振寧也深深的佩服總理的才華,兩人一見如故。

可是由於楊振寧第一次見岳父岳母,出於禮貌楊振寧並沒有貿然亂叫,他小心的竟叫岳父杜聿明\“杜先生\”一旁的總理見狀,連忙道:\“這不對。快叫岳父。\”幾人見狀立馬反應過來,便哈哈大笑。

隨後,楊振寧在1982年便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榮譽講座教授。1985年,回國參加會議後楊振寧正式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1995年到1997年間,楊振寧主攻教育方向。在教育方面發展也是熠熠生輝。擔任華僑大學名譽教授,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兩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1999年5月,楊振寧宣佈正式退休,並將物理研究所命名為\“楊振寧研究所\”同年為了支援香港大學圖書館的建設,他親自把獲得的諾貝爾獎盃,以及自己的手稿等捐贈出去。為香港大學圖書館的建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讓人欽佩拍手稱讚。

2003年底,楊振寧決定回北京定居。2004年到2009年兼任海南大學教授,廣東理工大學教授等,為中國高校的發展做指導建設工作。

8年前90歲高齡的楊振寧依然在自己的生日當天舉辦科普講座、學術研討會,受到全國各地人民的讚揚與尊敬。後來澳門大學向楊振寧得到澳大最高的榮譽——博士學位。這一榮譽的頒發,讓楊振寧倍感榮幸。

3年前2月,楊振寧宣佈放棄外籍物理學院士的身份,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此舉引發了當時人們的熱議,讓人們紛紛為其拍手稱讚。

這就是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一生專注於物理研究,他在學術界乃至政界都有極高的聲譽與威望,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與讚揚,而他的貢獻不僅僅是對世界物理學的,更多的是他不忘初心,忠心為國。他的理論,他的精神,都將在歷史的長河裡閃閃發光,照亮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激勵著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

文/煙寒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