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建文帝朱允到底去了哪裡?為何一生都沒能見到自己的皇侄呢?

導讀:明朝自太祖朱元璋賓天之後,就由其孫子朱允炆繼承了皇位,史稱建文帝。後來燕王朱棣出於自身的野心,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10萬直搗京師,並且順利的完成了“帝位逆襲戰”繼承大統,身為贏家,最大的樂趣無非是以“勝利者”的姿態臨幸於“失敗者”眼前,可遺憾的是,他終其一生也沒能再見到自己曾經的這位“皇侄”,那麼建文帝到底去了哪裡?

我們先來看一則小故事:

大明萬曆年間,13歲的神宗皇帝朱翊鈞正在文華殿聽老師張居正講課,期間休息的時候,他悄悄的問了張居正一個問題:“當年的建文皇帝到底去了哪裡?

張居正聽到這個問題後不禁眉頭緊蹙,他不知道該如何讓這個年紀的皇帝明白,有些話是不能隨意說出的,但是在他想來小皇帝之所以會這麼問,也可能只是由於孩童天性的好奇心,於是他回答道:”這個國史上面沒有記載,但是據老一輩人傳說,他是出家雲遊去了,並且還曾經題詩句’流落江湖四十秋‘于田州。神宗聽完後嘆息不已,下令讓把這句詩抄錄上來。

可張居正卻說道:”此乃亡國之事不值得觀看。“

這則故事就是建文皇帝下落之謎最常見的一種說法,就是說他自皇城陷落之後,幾經周折逃出來即遁入空門,雲遊四海,據說神秘的紅崖天書還與他有關。

除此之外,還有史料文獻記載了另外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根據《明實錄·太宗實錄》中的記載,朱棣登位後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上亦曰:“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也就是說,建文皇帝是在奸臣的逼迫之下,在宮中自焚身亡。這雖然是出自正史資料,但筆者個人認為其不太可靠,因為縱觀各朝各代,對於當朝皇帝的史書記載,多少都會進行一些美化,更何況是朱棣寫給藩屬國的詔書,其內容真實性不言而喻。

第二種說法是根據大明萬曆《錢塘縣誌·紀制》記載:“東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為僧至此,有遺像“。並且東明寺大殿的柱子上刻有以下對聯:僧為帝,帝亦為僧,一再傳,衣缽相授,留偈而化;叔負侄,侄不負叔,三百載,江山依舊,到老皆空。

我們綜合幾種觀點來分析,建文帝出家為僧的可能性非常大。當然了,歷來還有很多民間傳說,諸如建文帝出逃南洋之類,現暫未查到相關資料,不便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