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Facebook改名,急病亂投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雷科技leitech

前段時間,市場上一直流傳有Facebook公司將改名的訊息,讓公司名稱更契合其元宇宙的發展戰略。在10月29日凌晨1點(北京時間)的Facebook Connect 2021大會上,扎克伯格正式迴應相關傳聞,決定將Facebook公司更名為Meta,在會上他還描繪了許多元宇宙的場景,以體現Meta擁抱元宇宙的決心。

Meta這一稱呼來源於元宇宙(Metaverse),公司完成更名後,和Instagram、WhatsApp等應用一樣,Facebook將成為Meta公司旗下的一款產品,扎克伯格將繼續擔任新公司的執行長兼董事長。

本文試圖要回答的問題是,Facebook公司為何要激進的更名為Meta?積極押注元宇宙,又能否解決Facebook遇到的困境?

扎克伯格,絕對的投機主義者

2016年,扎克伯格再度來到中國,並在北京街邊跑步(當時北京霧霾嚴重),以此拉近自己與中國使用者之間的距離。其實早在2010年,扎克伯格就積極在國內使用者和媒體前,努力塑造自己熱愛中國文化的好形象,從2012年到2016年,扎克伯格多次到訪中國,在此期間學習中文,到國內多所高校進行演講。

而扎克伯格所做的這一切,不過是為了開拓中國市場罷了,不願遵守相關規定無法進入中國市場後,扎克伯格的真面目逐漸暴露。

此後的Tik Tok(抖音海外版)被美國調查,背後就有扎克伯格的功勞,根據多家媒體披露的訊息顯示,扎克伯格多次在不同場合抨擊Tik Tok,鼓吹所謂的Tik Tok威脅論。扎克伯格背刺Tik Tok,不過是眼紅它的快速發展。在Facebook的大本營美國,截止去年Tik Tok在美國市場的下載次數超1。65億,且十分受美國年輕人歡迎。

時任Tik Tok執行長凱文·梅耶爾曾表示:“Facebook假借愛國主義之名,目標是讓我們從美國消失。”Tik Tok的快速發展直接弱化了Facebook的影響力,在美國市場,截止去年Tik Tok的月活使用者量超一億,幾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都在使用Tik Tok(美國人口3。29億);在全球市場,Tik Tok的全球月活超10億,自去年7月以來增長了45%。

除此之外,根據洞見資料研究院的統計資料顯示,Tik Tok月活破10億隻花了四年時間,遠遠快於Facebook的八年,Tik Tok的快速崛起讓扎克伯格坐立不安。而錯過短影片的發展風口只是一方面,Facebook目前還有眾多棘手的問題需要解決。

醜聞纏身,用元宇宙來破局?

在正式改名之前,有關Facebook的訊息多為負面,從公眾到當地政府都在質疑Facebook,其中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Facebook和蘋果的矛盾難以調和。由於蘋果在新版的iOS系統中調整了隱私保護策略,致使Facebook難以更精確的獲取使用者相關資料,無形中增加了商業廣告的推送成本。

在今年的第三季度中,Facebook廣告增速不如市場預期,而廣告收入恰是Facebook的命門,廣告業務佔總營收的比例高達97%。

最近Facebook更是被爆出聯手谷歌對付蘋果的醜聞,試圖破壞蘋果為使用者提供的隱私保護方案。

第二,Facebook自身資料安全存在問題。前員工離職後爆出Facebook存在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相關的隱私保護問題,今年10月初Facebook出現近七小時的嚴重宕機事件,更是加劇了公眾對Facebook的不信任感。

第三,使用者增速下滑,許多年輕使用者正逐漸離開。今年第三季度Facebook使用者增速同比增長6。2%,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1。8%,與此同時,據彭博社的報道,美國青少年花在Facebook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同比下降了16%。現在的Tik Tok增速有多瘋狂,Facebook就有多後悔。

當然,不可忽視的是Facebook在全球擁有穩固的基本盤,旗下產品的月活使用者總和達29。1億,但這仍不能讓扎克伯格安心。回顧Facebook走過的路會發現,焦慮的扎克伯格一直在做“對標”友商的產品。

例如為對標Zoom的Messenger Rooms、為挑戰谷歌搜尋推出Graph Search、山寨Tik Tok的Reels等,Reels一上線就被各路媒體討伐,懷疑Facebook已經失去了創新能力。甚至就連本次新公司Meta的Logo,都和微信影片號的Logo類似。

換句話說,

現在Facebook轉投元宇宙有多積極,扎克伯格就有多慌,Facebook需要更換公司品牌形象,以新的面貌去面對公眾和資本市場。

已經完整的錯過短影片發展風口的扎克伯格,不能再錯過元宇宙。元宇宙是扎克伯格的定心丸,不過在元宇宙真正有所發展之前,他需要向我們畫一個超級大餅。

元宇宙,一個需要畫十年的大餅

當前,元宇宙的發展可以用一個“亂”字來概括,元宇宙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許多中小企業跟著大公司一起轉投元宇宙,可能他們並沒有多麼宏大的理想去構建元宇宙,而是為了給投資者打一劑興奮劑,炒一波高大上的概念讓股價受益罷了。

在眾多公司或個人對元宇宙的定義中,許多公司會站在對自己有利的立場上定義元宇宙。相比之下,筆者認為阿里巴巴達摩院XR實驗室負責人譚平對元宇宙的定義更貼切,他的觀點是“元宇宙就是VR/AR眼鏡上的整個網際網路,它包含了社交、電商、教育、遊戲,甚至支付,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應用,在元宇宙上都有它自己的呈現方式。”

其實元宇宙並非什麼新概念,1992年的小說《雪崩》就描繪有元宇宙的場景,只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讓小說中的場景有了實現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當前的技術條件想要實現真正的元宇宙還非常遙遠。

扎克伯格此前曾表示,

“元宇宙的投資並不能立刻帶來利潤,預計或許到這個十年的晚些時候,或會更像個真正的商業故事。”

元宇宙的難點在於現實世界的虛擬化,透過技術構建出一個完整的平行世界,這就要求不同產業鏈的技術突破。以阿里巴巴譚平的視角來看,元宇宙的技術構成可分為四大層面,分別是全息構建、全息模擬、虛實融合、虛實聯動。

以晶片為例,想要實時渲染無比真實的虛擬世界,需要晶片擁有足夠的算力。不僅如此,即使主要算力在雲端,在使用者端的裝置上還要考慮晶片的功耗和體積問題,讓使用者能夠更便捷的使用元宇宙裝置,而谷歌AR眼鏡的失敗就是典型案例。

在當前的眾多新技術中,筆者認為空間音訊是元宇宙發展的一大重要技術。元宇宙想要無比接近真實世界,需要讓使用者擁有相應的空間感,空間音訊能夠讓使用者感知到虛擬空間裡不同方向的聲音源。這麼一看,蘋果在AirPods Pro等裝置上運用的空間音訊技術,能夠運用到元宇宙當中,結合蘋果自研ARM晶片主打高效低功耗的產品特性,我們有理由相信蘋果早就在佈局元宇宙了。

無數歷史事實同樣在告訴我們,真正的“狠”角色一般在爆發前期都是默不作聲的。在企業轉型過程中,那些聲勢浩大要革新、要轉型的企業,結果往往差強人意,真正能夠轉型成功的反而是那些平常一聲不響搞技術研究的玩家。

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存在階段性快速進步的特徵,“技術爆炸”所獲得的生產力進步遠非此前的技術可比較。從最初的原始社會到蒸汽時代,再到二次工業革命和資訊技革命,元宇宙或許是下一個新時代,不過想要實現這一切,即使不考慮基礎科學進步的情況下,但仍需要科學技術在應用領域的再次突破,才能實現無比接近真實世界的元宇宙場景。

對比PC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或許10年的時間並不算長,不過Meta的商業故事能否連續講10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Facebook能轉型成功嗎?

此次Facebook改名為Meta,

只是從公司形象上拉近了自己與元宇宙間的距離,更重要的一點是,透過改名能暫時夠轉移公眾的注意力,弱化Facebook相關醜聞對公司其它應用的負面影響。

Meta要做元宇宙,其主要優勢是平臺旗下擁有多款熱門應用,能進行使用者的閉環導流。但在基礎硬體和系統開發上Facebook不具備多少優勢,此前在Facebook Home系統上甚至還翻過車。Facebook積極擁抱元宇宙,只是想提前在風口站穩,以獲得資本市場的持續輸血。

另一方面,元宇宙需要多種軟硬體技術構成,2014年Facebook買來的Oculus能幫助其構建硬體入口,避免像現在一樣受安卓和蘋果的限制,構建一套完整的元宇宙生態鏈。筆者認為FacebooK缺乏堅定發展一款新產品的信心和決心,這是決定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之夢能否實現的關鍵所在。

Instagram和Oculus都是買來的,近幾年來變得愈發浮躁的Facebook盲目出擊,間接導致Facebook口錯過了短影片發展的最佳風口期。作為市值近九千億美元的公司,Facebook完全不缺錢和各種資源,再探索元宇宙的這條路上,Facebook最大的敵人始終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