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TeaTalk·Online 演講實錄 | 圓滿完結!安全上雲,選對資料遷移策略很重要

6月8日,TeaTalk· Online應用實戰系列活動第1期——“資料遷移,安全上雲的制勝法寶”線上直播成功舉辦。本次直播我們跟隨徐老師和申老師,學到了如何選擇最適合的雲遷移策略,也認識到了安全上雲的重要性。以下為雲能力中心遷移技術經理,徐志豪老師以及雲能力中心助理軟體工程開發師,申紅偉老師的演講實錄。

雲遷移,指的在雲計算時代,企業將傳統IT設施從本地IDC/某雲平臺向特定雲平臺的遷移過程,以達到利用雲計算平臺在算力、儲存、安全等方面優勢,實現降低成本、加快數字化轉型的目的。雲計算產業經過了十餘年的發展,在技術上和應用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的雲計算產業目前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基礎支撐引擎,但是和歐美國家的產業規模相對仍然差距巨大,雲計算對於中國企業發展的助推引領作用未完全釋放,未來產業規模巨大。雖然近些年,中國雲計算產業快速增長,但是產業規模和歐美國家差距仍然巨大,僅僅佔據美國的8%,但中國GDP佔美國的66%,經濟發展與雲計算水平高度不協調;究其原因,國內企業上雲率處於較低水平,根據麥肯錫統計,截止2018年僅達到40%左右相較於美國的85%,歐盟的70%,仍然相形見絀。我國各行業IT基礎設施向雲遷移成為趨勢;雲計算在彈性和擴充套件性方面的技術優勢是企業上雲的最關鍵因素;雲計算新型技術為企業帶來更多業務創新機會,如5G+雲+AI的組合應用,進一步的豐富了企業業務的形式。根據“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預測,未來中國雲計算產業的方向應以“加速推動重點行業上雲、用云為著力點,增強雲計算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為主攻方向,夯實基礎、最佳化環境、完善生態、強化安全,推動我國雲計算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數字經濟水平。

雲遷移為活躍了多年的雲計算產業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巨大的市場機遇。在國內雲計算市場內,各大雲服務提供商除了在產品和服務數量、解決方案覆蓋度、IaaS基礎支撐能力、PaaS/SaaS產品競爭力等方面全面發力的同時,更開始注重雲上生態的構建,一個好的生態可以推動整個雲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與完善,生態的建設也十分依賴企業的全面上雲。雲遷移便是這推動整個雲計算生態構建的重要一環。同時,傳統IT系統業務快速發展,逐漸遇到成本/運維/體驗等問題,急須將業務遷移上雲尋求突破,移動雲需要抓住機會,後來居上。政府逐漸加大對於“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扶持力度,過去幾年在福建/浙江/廣東和江蘇已經建設多個大行的“政務雲”、“電商雲”等行業雲平臺。根據IDC預估未來1-3年,將迎來企業上雲的高潮,預計2023年我國企業上雲率將達到60%以上,移動雲急需抓住這個機遇,要最在近1-2年內提升自己在“上雲支撐”方面的佈局和能力建設;根據IDC資料,預計2023年內“雲遷移”服務的國內市場份額將達到至少33。5億元, “雲遷移”在雲計算產業的收入貢獻比重也較為可觀;透過“雲遷移”這一發力點加快企業上雲速度和深度,積極構建生態,顯現對於移動雲資源的銷售帶動、技術雲原生的推動等作用。

目前階段業界廣泛支援的雲遷移物件包括應用系統遷移、資料庫遷移、儲存服務遷移、主機遷移在內的四大類,滿足不同客戶對於上雲的需求。應用遷移主要是:

針對應用和中介軟體的上雲遷移,如業務服務、負載均衡、訊息佇列等直接和業務相關的模組;

應用上雲目的一般為利用雲上的優秀元件,實現對於應用架構的高伸縮、分散式的能力支援,提高業務擴充套件性。

主機遷移主要是:

透過整機複製將本地主機或其他雲的物理機和虛擬機器遷移到公有云(P2V、V2V)上;變相的實現主機上的應用、資料元件的遷移;

主機遷移主要避免了複雜業務系統遷移的風險。

資料庫遷移:

利用雲資料庫的高可用、彈性擴充套件的能力,對於效能不敏感的資料應用,直接基於遷移到雲上,企業則專心關注業務層邏輯開發;

上述場景常常為本地資料庫和雲上資料庫形成災備架構,當本地資料庫故障的臨時方案。也為未來應用上雲做好了準備。

儲存遷移:

緩解企業本地儲存資源瓶頸,利用雲上海量儲存搭建企業海連高速儲存池,釋放本地高昂儲存;

幫助企業實現資源集約、資料異地備份的需求。

第一種形態,我們稱之為“雲端啟程”:一般是企業將新的應用直接部署在雲上,或者開始將核心業務上雲。

主要針對的是三類使用者,第一種是成本/技術壓力型,以初創型企業為主,一般不具有自建IDC和自給運維能力,故租賃公有云部署應用。第二種是IDC擴容型,有些企業因為發展快,IDC出現容量不足,為滿足業務快速上線,將應用部署在雲端。第三種是具有全國性需求的企業,比如影片點播類業務,上雲業務透過全國分佈的資源池就近訪問,提高客戶體驗。

第二種形態是“戰線前移”,利用雲邊、雲智等高階特性,業務和雲“融為一體”,開啟雲智慧應用時代。

一般為企業核心系統規模龐大,無法短時間內上雲,仍在本地私有云,管理類應用優先上雲,和核心生產系統形成混合雲的架構,可方便移動和遠端業務辦公。

亦或者,企業核心資料無法直接對外開放,則在公有云搭建使用者側增值類應用,並透過混合雲安全的VPC網路,實現核心資料的共享,安全企業核心能力開放的需求,避免本地IDC直接對外暴露。

第三種形態“狡兔三窟”,一般為企業無法充分信任本地IDC系統的絕對高可用,在公有云上同樣搭建一套“災備中心”。一般有兩種做法。

第一種是在公有云上部署一個完整的災備中心,與本地IDC之間透過專線互聯,當IDC出現故障,可臨時切換到公有云“災備中心”接管服務,保證業務連續性。(同城災備)第二種是在公有云上AZ1部署一個完整的災備中心,當IDC出現故障,優先切換業務到同城AZ,當AZ亦不可用時,切換至異地公有云資源池AZ2,最大限度的保證業務連續性。(兩地三中心)

第四種形態“騰雲駕務”,企業當前業務系統IT架構落後,企圖透過雲的特性全面提升原系統的架構問題,藉助雲的分散式/彈性伸縮/安全等特點提升客戶系統的可擴充套件性、安全性、和效能。

上雲後各層元件均支援橫向擴、資料庫叢集保證高可用和擴充套件性、應用跑在容器內,被K8S動態編排、引入高效能快取元件,提升效能、引入抗D、掃描等安全加固服務、引入APM等監控服務。第五種形態“雲融時代”,是利用雲邊、雲智等高階特性,業務和雲“融為一體”,開啟雲智慧應用時代。利用公有云多資源池的特點,構建邊緣應用,發揮邊緣計算的優勢,如全國性企業,實現全國分支機構店鋪錄影,分析各門店客流量等資訊。利用公有云上已有的大資料智慧基礎算力和演算法,方便使用者快速開發智慧APP。遷移全流程包括評估分析階段、規劃設計階段、驗證實施階段、最佳化驗收階段。 評估分析階段,首先需要召開專案開工會,對參與遷移的各方進行責任分工以及達成目標一致;

遷移的核心目標需要考慮客戶是應用上雲還是資料上雲,還是兩者結合:應用上雲:是應用程式遷移,還是執行環境一起遷移。資料上雲:是遷資料庫裡面的資料,還是遷移檔案系統/磁碟,還是儲存的協議也遷過來。

擴充套件目標包括安全、高可用、高擴充套件和災備

安全方面包括是否配置防火牆、WAF、VPN等安全元件,解決公網攻擊的問題。

高可用包括源環境是單機,遷雲後變成雙機、主從資料庫或者分散式資料庫。

高擴充套件包括增加負載均衡元件,使應用系統的服務能力更強。

災備包括多個資源池,組成異地災備的架構。

應用分解包括主機作業系統層次、應用層次、程式碼包層次。

資料分解包括資料、檔案系統、磁碟、訪問協議都要明確。

然後進行現狀調研,調研內容包括:業務系統現網情況調研:物理裝置/虛擬機器:OS、CPU、記憶體、磁碟、I/O、頻寬等虛擬化:平臺、虛擬化軟體。資料情況:非結構化資料當前量、日增長量、儲存方式等。業務系統調研:業務部署情況、關聯關係、業務系統架構、效能要求、業務連續性要求、備份策略、高可用方案、開發環境軟體提供商等。資料庫調研:類別、版本、現有資料量、日增量、儲存過程、trigger、函式個數等。中介軟體調研:類別、版本、架構等。網路情況調研:網路架構、網路和安全裝置、防火牆、出口頻寬、其他裝置。

遷移方案設計需要滿足以下幾點:1、作用:溝通、理解,達成一致2、目的:合理、可行,完備3、內容:概況、方法、組織、計劃可靠性原則:方案的可靠性關係到遷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本方案以可靠性為設計的首要原則,要求遷移方案的可用性、可驗證、可維護、可演練目的。 實用性原則:遷移技術必須滿足當前的現狀和以後可能的擴充套件需求;不僅需要滿足當前本地業務遷雲的需求,還需考慮後續可能出現的跨雲遷移需求。安全性原則:上雲涉及重要資訊資產的遷移,遷移過程資訊保安的保護及其重要,在遷移的過程需要對各個容易導致資料洩露的環節進行嚴格的安全防護。

接著是遷移方案設計、應急預案制定、遷移技術工具/準備、遷移操作手冊制定。綜合考慮業務系統部署架構、遷移技術/工具、相容性、Downtime要求、特殊遷移需求、網路規劃、目的端資源規劃來制定合適的遷移方案。應急預案按照業務系統的連續性和效能壓力要求,制定:應急預案啟動、解除規則;應急措施;和應急團隊人員分工。遷移技術和工具按需進行遷移技術、工具的實驗室驗證,可能涉及的第三方工具採購處理。遷移操作手冊明確遷移操作實施時的分工:包括專案管理維度和技術維度。專案管理維度:按照客戶流程要求進行相關操作申請;技術維度:明確每個操作步驟的分工。遷移演練,一般是由於團隊成熟度不足,或者對遷移準備是否充分的評估結論。無把握時,可在正式遷移實施前進行演練。遷移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遷移SOP操作,確保遷移過程可追溯,遷移結果成功遷移完成後還需要進行監控。重點關注:雲上資源的健康狀態、業務系統的健康狀態、效能引數,如伺服器CPU/記憶體使用率、網路利用率、磁碟IO等。涉及應用系統最佳化改造時,還需要關注:應用系統的功能、效能;透過監控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相應最佳化,確保使用者充分享用雲上資源。在交付驗收前,評估遷移後的效果是否達到預期,其中包括:雲上資源利用率是否提升、雲上系統執行穩定性和效能提升、遷移前後系統TCO對比。上雲遷移真正開始的第一步就是需求評估,需求評估就是要列出系統當前的問題,遷移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目標端的問題;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思考:如何上移動雲;上雲過程中現有業務如何處置;遷移施工方的信任度;主機和儲存如何遷移;資料庫和應用如何遷移;進行遷移的成本如何。

比如:

現有業務:儘量保持業務正常執行,只在切換的最後時刻留有一定的宕機時間完成最終的切換;主機:物理機到移動雲主機,虛擬化主機到移動雲主機;儲存:是檔案系統,還是NAS,還是FTP;資料庫:資料庫的型別,關係型還是Nosql;存量資料如何處理, 增量資料的大小,不同系統間是否有資料耦合;應用:能夠隨著主機一同遷移,需不需要變IP;應用有無狀態;成本:是在原有環境運營成本低,還是遷移之後加上省的成本。

需求評估,首先需要評估源端業務對環境的依賴,源端環境各雲資源之間的依賴,源端業務對環境的依賴。主要分析各個時間段業務峰值,對源端環境的依賴性,評估可執行遷移和業務切換的最佳時機;梳理雲資源間依賴關係,遷移後有依賴關係的需要保持主機組;存在直接繫結關係的計算、儲存、網路資源;VPC和子網下的安全組、路由表、雲主機及其繫結的硬碟和IP等資源;網路安全策略,Ddos、防火牆等;負載均衡器的各個監聽器、主機組、策略等;彈性伸縮中不同伸縮組及其伸縮策略與伸縮配置;高可用資源組;備份關係。

遷移過程可能會佔用源端頻寬,業務切換過程需要中斷源端伺服器,都可能對源端業務造成波動,需要分析源端的業務波動依賴性。源端業務峰值波動的原因可能是:遷移工具包安裝執行過程,對源端波動;資料全量、增量複製傳輸過程,對源端頻寬,上下行流量的佔用;檔案過濾處理,對源端業務影響;遷移完成,校驗時對源端影響;源端伺服器中斷切換業務。校驗通過後,需要切換源端業務伺服器,使用雲上伺服器,需要一定的服務中斷時間,中斷期間內,業務資料需要停止。需求調研評估分析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七點:a) 應用和資料描述,如應用名稱及版本號、資料的儲存形式及規模等;b) 執行環境,如伺服器型號、配置,作業系統型別及版本、中介軟體型別及版本等;c) 應用和資料的連續性,如可中斷時刻和時長等;d) 現有應用和資料的備份情況,如採用的備份技術及方式等;e) 現有應用和資料的個人隱私資料限制,如物理儲存和處理的地域限制等;f) 現有資料的合規要求,以及在遷移過程中符合合規要求的必要措施;g) 現有應用和資料的支援人員及聯絡方式。雲遷移工作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雲遷移團隊需要結合客戶企業業務、客戶IT系統實際情況,針對遷移目標,為客戶制定安全有效的方案建議和實施方案。為保證遷移過程順利完成,雲遷移安全風險防控是實踐過程的有效保證。而一般風險來源於經驗和技能不足、工具和裝置不妥 、業務壓力大、組織和協調不力 、環境無法滿足需求。

風險應對,針對雲遷移過程制定一個完整的應對方案,目的是提高實現成功遷移的機會和機率。應對計劃包括遷移過程每一個關鍵節點,針對每一個節點制定應對措施,每個措施必須有明確的實施人員和負責人員,規定完成的標準和時間計劃。

一般的常見風險應對策略包括:

風險規避:在考慮到某項活動存在風險損失的可能性較大時,採取主動放棄或加以改變,以避免與該項活動相關的風險的策略。風險轉移:風險轉移是指透過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將風險轉嫁給另一個人或單位的一種風險處理方式。風險減輕:透過事先消除或感應風險發生的條件降低風險發生的機率,或採取預防措施減輕風險發生時的損失。風險接受:風險接受是指專案團隊決定接受風險的存在,而不提前採取措施的風險應對策略。最常見的接受策略是建立應急儲備,安排一定的時間、資金或資源應對風險。風險上報:如果專案團隊或專案發起人認為某威脅不在專案範圍內,或提議的應對措施超出了專案經理的許可權,就應該採用上報策略。威脅一旦上報,就不再由專案團隊做進一步監督,雖然仍可出現在風險登記冊中供參考。

伴隨著企業的不斷髮展,傳統IT架構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比如計算資源有限、資源利用率低、資訊難互通等問題,這些傳統架構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雲計算的發展,根據IDC資料顯示,中國雲專業服務市場規模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到2023年可實現33。5億美元,其中“雲遷移”市場始終保持每年0。5億美元的增長勢頭,而企業在追逐上雲的過程中,又面臨著如何快速、高效、低成本地完成上雲遷移的巨大挑戰。傳統的遷移方式又無法滿足企業快速、高效、低成本遷移的需要,存在手工遷移操作繁瑣、資料一致性無法得到保障等問題,這樣就進一步促進了雲遷移的發展,雲遷移指的是指企業將傳統IT設施從本地IDC/某雲平臺向特定雲平臺的遷移過程,以充分利用雲平臺在算力、擴充套件、安全、低成本等方面的優勢,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目前我們移動雲也建立了雲遷移服務支撐體系來支撐日益增長的企業上雲需求,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雲遷移工具產品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主機雲遷移工具是一款提供P2V/V2V遷移服務的遷移平臺,可線上遷移物理機、虛擬機器、第三方公有云主機至移動云云主機,支援多工並行、資料增量複製,同時提供遷移狀態監控、遷移任務管理、統計分析、線上反饋等增值服務。目前主機雲遷移產品主要分為概覽、源端管理、遷移任務管理這三個大模組:概覽主要包括源端以及主機遷移任務的統計資訊以及使用引導;源端管理主要包括agent的下載與列表資訊;遷移任務管理主要包括遷移任務的建立、遷移策略的設定以及列表等資訊。主機雲遷移的產品特點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操作簡單,我們提供豐富的幫助文件,同時對於客戶端的安裝以及遷移任務的配置都做了簡化,使用者僅需透過較少的步驟即可完成;2、快速高效,遷移任務可以並行開始遷移,加快遷移效率,同時我們支援斷點續傳等功能,同時搭配增量遷移,可以儘可能的縮短中斷的時間視窗;3、安全可靠,我們在資料的傳輸過程中會進行資料的加密處理,並在遷移完成後進行一致性校驗;

4、遷移靈活,目前我們遷移結束後交付給使用者的可以是一臺遷移完成的雲主機,同時會保留源端的系統映象,方便使用者再次克隆。

主機雲遷移相容規格以及應用場景

目前主機雲遷移工具支援物理機、虛擬機器遷移,支援本地及主流公有云平臺遷移,能夠相容6種作業系統+5種檔案系統,具體如下:

1、物理機僅支援支援X86架構;2、虛擬化平臺支援Hyper-V、VMware、Xen、KVM虛擬化平臺;3、公有云平臺目前我們適配了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GCP、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UCloud、天翼雲、青雲、移動雲;4、對於檔案系統的適配,Linux作業系統中我們適配了EXT2/3/4、VFAT、XFS、BTRFS檔案系統;Windows作業系統支援NTFS檔案系統。具體作業系統型別與版本的適配主要如下:1、RedHat、centos均只支援6-7;2、Ubuntu支援16、183、OpenSUSE支援42。34、Debian僅支援95、Windows支援Windows Server2003、Windows Server2008、Windows Server2012、Windows Server2016、Windows Server2019當然以上作業系統均只支援64位的,以上的相容性列表大家需要注意下,這個也說明了我們產品的適用範圍,同時我們在新增源端時同步會進行一些檢測,如果不滿足的話也會給出具體原因。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下主機雲遷移產品的應用場景:1、第一個場景就是需要遷移整個作業系統的這種情況,透過主機遷移服務把伺服器中的OS和系統配置遷移到移動云云主機上,比如移動雲的一個賬戶中的雲主機遷移另外一個賬號的雲主機裡,進行資源整合的這種情況;2、第二個場景就是應用遷移,透過主機遷移服務可以把源端伺服器上所有資料遷移到移動云云主機上,包括OS、應用及配置、檔案等,同時可以在雲主機配置相同的內網IP,從而無須在移動雲重新部署和配置應用,可以直接啟動;

3、第三個場景就是資料庫遷移,在中斷業務的情況下,主機遷移服務可以把源端單節點資料庫伺服器整機都遷移到移動云云主機上,無須額外安裝和配置資料庫及遷移資料,這個與應用遷移的原理類似。

主機雲遷移基本原理

主機雲遷移產品主要實現一鍵完成主機遷移的功能,在遷移平臺的統一排程下,透過Agent向遷移平臺單向通訊保證源端安全性,滿足條件的源端即可建立主機遷移任務,支援整機遷移、資料盤遷移、系統盤遷移3種方式,遷移前需要在待遷移的源端伺服器根據不同的作業系統安裝客戶端,啟動客戶端後會將源端的機器配置、程序等必要資訊上報到平臺,平臺會同步檢測源端是否滿足遷移的必要條件,檢測通過後源端這邊相關的配置基本結束,開始任務後,首先會根據遷移任務配置,將源端的系統盤資料與資料盤資料對應傳輸到目標機對應的磁碟,這裡主要是採用了Rsync技術,資料傳輸完畢後會利用目標機存放源端系統盤資料的磁碟製作自定義映象,映象中就包含了源端系統盤所有的資料,這個映象會在本地儲存一份,同時也會同步到移動雲的映象服務產品中,後續可以利用該自定義映象重新拉起雲主機,這樣就基本完成了主機系統盤的遷移,對於資料盤的遷移就是將源端的資料盤資料完整、無誤的遷移到對應的雲硬碟,然後在掛載到對應的雲主機即可。

主機雲遷移產品目前實現了“全網多中心”資源佈局架構,在蘇州、株洲、東莞3個地域部署遷移平臺,透過這三個資源池輻射全國各大資源池,滿足公有云使用者上雲需求,蘇州資源池可輻射的資源池為上海、濟南、呼和浩特以及北京;株洲資源池可輻射的資源池為西安、鄭州以及重慶;東莞資源池可輻射寧波以及貴陽資源池。後續我們計劃會進行架構升級,實現全網統一控制檯,在後端實現自動任務最佳化排程,綜合遷移物理距離,後端平臺當前壓力等因素,動態選擇任務執行的資源池,最佳化使用者體驗。

主機雲遷移產品使用流程

在使用主機雲遷移產品之前需要登入移動雲官網,並進入主機雲遷移服務產品的介紹頁,然後需要訂購主機雲遷移服務,選擇自己適合的資源池進行訂購,訂購成功後即可進入控制檯。進入控制檯後進入點選主機雲遷移的源端列表,按照客戶端安裝說明下載以及安裝源端客戶端,啟動源端agent後在列表中看到自己註冊的源端機器,並且狀態為滿足遷移的狀態便完成了源端的配置;然後需要對目標機進行基本的配置,配置公網IP,安全組放開相應的通訊埠,並將資料盤按照要求掛載在根目錄下即可;下一步可以建立遷移任務,按照幫助中心完成相應的任務配置以及遷移策略設定即可完成建立;點選啟動後便開始遷移,在任務詳情頁面可以看到具體的遷移進度與遷移日誌,最終即可完成遷移。

主機雲遷移產品使用注意事項

在使用主機雲遷移產品進行主機遷移之前,有一些注意事項與檢查項,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1、檢查映象服務產品對應資源池的自定義映象個數是否小於10,這是因為目前移動雲每個使用者在每個資源池下預設最多隻能同時存在10個自定義映象,而我們知道在遷移過程中我們會將製作的映象上傳到映象服務產品,而如果大於了10,則無法上傳映象,也就無法繼續後續的步驟,會導致遷移失敗;2、檢查鏡彈性公網IP產品對應資源池的公網IP的個數是否小於10,這個具體原因與映象服務的檢查項類似,目前移動雲每個使用者在每個資源池下預設最多隻能同時存在10個公網IP,如果在遷移前目標機可繫結公網IP則無問題;3、目標機的配置檢查項,需要注意的是目標機與源端的作業系統大版本要保持一致,另外資料盤間的檔案系統型別保持一致,目標機需要具有公網IP,且相關的通訊介面保證可連通(Linux為SSH22埠,windows預設10085埠);同時目標機需要具有rsync和qume-img依賴,目標機的磁碟需要按照要求進行分割槽和掛載。儲存雲遷移工具是針對TB~PB級別資料線上遷移所搭建的遷移平臺,能夠將第三方物件儲存資料輕鬆遷移至移動雲物件儲存中,也可以實現移動雲物件儲存之間的靈活遷移,且支援多工並行、資料增量複製等,目前的產品定位為幫助企業緩解本地儲存資源瓶頸,實現資料異地備份等,提供便捷、高效的儲存遷移服務,助力企業搭建雲端儲存池。目前儲存雲遷移產品主要分為概覽、源端/目標端管理、遷移任務管理這三個大模組:概覽主要包括資料地址以及儲存遷移任務的統計資訊以及使用引導;源端/目標端管理主要包括使用者已新增的源端、目的端的資料地址;遷移任務管理主要包括遷移任務的建立、遷移策略的設定以及列表等資訊。儲存雲遷移的產品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簡單易用,我們提供視覺化的操作介面以及有好的遷移輔助,使用者僅需透過較少的步驟即可完成地址的新增以及儲存遷移任務的配置,從而完成資料的遷移;2、相容性強,目前儲存雲遷移相容多家主流廠商的物件儲存,同時支援HTTP、FTP等其他資料來源的資料到物件儲存,在傳輸過程中支援斷點續傳;3、安全可靠,我們在資料的傳輸過程中會進行資料鏈路的加密,並在遷移完成後進行一致性校驗;

4、遷移靈活,目前我們支援多次增量遷移設定,在遷移過程中支援靈活的不同時間段的限速設定,在遷移過程中源端業務無需中斷;

儲存雲遷移相容規格及應用場景

目前儲存雲遷移工具支援7個主流雲服務商的物件儲存遷移,支援2種標準檔案系統/協議以及本地標準物件儲存的資料遷移。目前支援阿里雲、騰訊雲、七牛雲,天翼雲、華為雲、AWS、移動雲的物件儲存,同時還支援HTTP/HTTPS地址、本地OSS以及FTP/SFTP資料來源。這裡給大家說明一下儲存雲遷移的應用場景:1、第一種應用場景就是資料遷移上雲,在企業上雲的過程中,儲存資料遷移也是重要的一個部分,儲存雲遷移提供高效穩定的遷移能力,能幫助企業一鍵實現本地儲存資料遷移到雲端的物件儲存,助力企業上雲。

2、第二種應用場景就是雲上資料同步,透過儲存雲遷移產品,將儲存在不同服務商或者不同地域之間的物件儲存資料快速高效同步,實現資料異地備份容災等。

儲存雲遷移基本原理

遷移任務建立前,需使用者手動錄入待遷移源端和待遷移目標端地址,需明確源端和目標端的唯一對映關係,基於HTTPS資料傳輸協議和MD5一致性校驗方式,實現資料的全量和增量遷移。新增源端與目標端地址時會對資料地址的連通性、許可權等進行校驗,新增成功後即可建立遷移任務,設定遷移策略,在開始啟動後,就會利用標準的S3協議進行資料流的拉取,在平臺側會同步將資料流推送到目標端,同時也會保證源端物件與目標端物件的元資料保持一致,在完成上傳後會進行物件的一致性校驗,目前主要透過物件時間、大小、MD5值等多種方式,最終完成所有物件的遷移。

儲存雲遷移產品使用流程

在使用儲存雲遷移產品之前同樣需要訂購儲存雲遷移服務,選擇自己適合的資源池進行訂購,訂購成功後即可進入控制檯。進入控制檯後進入點選儲存雲遷移的資料地址,輸入AK、SK等資訊後即可新增源端與目標端地址;新增成功後可以建立儲存遷移任務,按照幫助中心完成相應的任務配置以及遷移策略設定即可完成建立;點選啟動後便開始遷移,在任務詳情頁面可以看到具體的遷移進度與遷移日誌,最終完成遷移。

掃碼可得活動回顧及專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