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開源社群運營經驗分享(二):如何從0開始搭建開發者社群運營策略

編輯導語:開源社群運營的本質,仍是社群運營與使用者運營,雖然相對小眾,卻也逃不開使用者運營的共性。如何從0到1運營開源社群呢?本文作者對此作出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上一篇寫了《開源社群運營經驗分享(一):我們為什麼要做社群?》,明白了我們為什麼要做,接下來的動作並不是立刻去做,而是要理清運營策略,搭建運營框架,再堅定地去執行。所以這一篇重點講述《如何從0到1 運營開源社群》。

有很多小夥伴習慣了追求速度,一有問題,常常是依靠下意識去處理,以為這就是職場上所強調的執行力。

其實不是,執行力是指帶來結果。

思與行的關係,我認為沈鵬在《詳談》中提到的尤為準確:

真正的執行力應該是想得足夠清楚的時候,你拼了,這才是執行力。不是說你什麼都沒想就瞎搞,那不是執行力。

說回

開源社群運營,本質仍是社群運營與使用者運營。

前者是後者的子集,是一種相對小眾的特殊情況,但仍舊逃不開使用者運營的共性,即圍繞人這一核心,梳理使用者畫像,理解使用者需求,透過各種資源配置,讓使用者來到你的地盤,留下來,玩得爽,自覺維護你,還要對外說你的好話。

成也規模,敗也規模。

社群運營因為使用者規模小、重人力、瑣碎的事情多,常常被人看做是鄙視鏈最末端。是的,你沒看錯,儘管運營已經在網際網路鄙視鏈的底端,但不妨礙內部仍有更精細的鄙視鏈劃分。

但也是因為規模不算大,社群運營才有可能對這群人進行更加人性化甚至是人格化的運營。尤其是在一對一的使用者運營中,往往能夠挖掘出社群關鍵人物,撬動更大貢獻。

畢竟一個社群真正能夠產出、有話語權的人物,也只有20%不到。

而社群運營本身也可以作為更大範圍內的使用者運營或者功能產品化的前期測試,給其他團隊以一些新的思路和支援。

做完了社群運營的心理建設,接下來講講如何從0到1運營開源社群。

01 瞭解使用者,梳理開源社群使用者畫像

運營開源社群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你的使用者。

只有知道了他們是誰,多大年紀,做什麼工作,內容消費習慣是什麼樣的,喜歡什麼時候摸魚,有什麼需求,你才知道要如何滿足對方的需求,從而讓他們也能為你所用。

除了梳理出典型使用者畫像(物理屬性+社會屬性)之外,還要了解使用者結構和了解使用者的分級、分類、分階段情況,具體來說包括各類典型使用者的數量、佔比、每日增長規模大概是多少、不同生命週期的使用者佔比是否健康、成長速度是否會導致青黃不接(新使用者不夠,老使用者流失,無人活躍)……

一般C端業務的社群使用者畫像到這裡就夠了,但對開源社群這種和B端業務強相關的社群來說(因為B端業務決策是集體決策,更多是取決於角色決策,詳細差異可以檢視我的B端運營三部曲,放在文末),

還需要在使用者畫像時加上

行業(行業現狀、市場規模、發展趨勢)、企業(如企業規模、收入規模、活躍使用者、公司評價)、職位(CTO、技術總監、專家還是一線人員)等標籤,以此來做使用者分級,方便評估後續運營成本的投入。

就真的還蠻現實的。使用者進入社群之初,就已經分出了三六九等,應用廣泛、需求強的行業比試水行業優先順序搞,大公司職員比小公司職員待遇好,技術大咖比小白使用者得到更多青睞……

如果說C端社群運營像自由戀愛,講感情,看感覺,那麼B端社群運營更多就是相親,各種條件擺得清清楚楚,評估過後再來看以什麼姿態、用幾分力。

那要如何瞭解使用者呢?

我自己常用的調研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種:

1. 使用者訪談

一對一訪談和群訪都有,但規模都比較小。一對一可以聊的更深度,使用者也會有比較好的體驗,感覺被尊重和獨家對待。群訪可以撬動一些相對不願意透露資訊的企業人員,給人以更強的安全感。

很多人以為訪談很容易,不就是聊天嘛,但其實訪談是需要提前設計問題的,而且在訪談時要儘量客觀記錄和分析,記錄時不要加入自己的理解,以防資訊變形,導致後續分析離使用者的真實想法越來越遠。同時也要學會追問,挖掘使用者深層次的真實需求,在初次交鋒時,使用者可能會講一些很表象的想法和需求。追問可以驗證使用者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需求,真的這樣想。

1. 使用者訪談

比較適合更大規模的使用者研究,但問卷的設計很考驗人,這裡有需要的話,以後單獨開一篇來講。

2. 問卷調研

結合報告資料與自己的一線經驗,對照分析自己的目標使用者有哪些共性特點,有哪些是報告所未能涉及到、屬於你的小洞察的。

這裡還要著重講一下心態問題,

2. 問卷調研

做社群運營,尤其是不斷滾動的成長型社群,就像生育孩子一樣,大孩長大了,二胎又來了……然後還有三胎、四胎。

對你來說重複的問題,對他們來說可能是第一次。他們也不是笨,最多隻是懶,習慣了伸手問媽要。放下不耐煩,打破「知識的詛咒」,多看使用者的留言和評價,針對性解決問題,才能把你的“孩子”帶起來。

02 定位先行,一切運營動作圍繞定位展開

完成「瞭解使用者,梳理使用者畫像」這個步驟以後,基本掌握了我要運營的社群的目標使用者情況,概括起來就是企業側以技術人員為主,還有少量的商務、市場以及高管;校園側會有一些相關專業的學生及教授,需求方面依次有技術需求、交流需求和商業合作需求。而社群只是作為一個滿足使用者需求的載體,也是實現企業目的的工具。

因此需要給社群一個定位,一來是設定核心目標以及邊界,夯實這個定位的,我們可以做,其餘不做;二來也是為了讓每個第一眼看到社群、第一次進入到社群的使用者就知道“這個社群是做什麼的?能夠提供什麼價值?都有誰在裡面?我能夠在其中做什麼?”

問題來了,定位要怎麼去做呢?尤其是那種看起來高大上的slogan要怎麼寫呢?

3. 看行業報告

看使用者最需要什麼,而不是你有什麼。我相信每個人不論是對自己運營的社群還是運營的產品,都能夠說出來一大堆的優點,但問題是你寫的那一點,使用者真的care嗎?

同樣是寫“全球首個XXX社群”“全國最大XXX社群”,B端使用者會考量技術積澱、開發者支援力度、生態豐富度,但如果是小眾社群呢?這些使用者會希望被冠以“大眾化”的title嗎?未見得。

不管你是從行業價值角度、自身優勢角度、還是諸如建立時間這樣的客觀描述角度,只有當你的定位話術剛好戳中使用者最關心的那個點,才是有效定位。

3. 看行業報告

截至目前,開源技術本身也沒有找到很好的商業模式,開源不是出發點,也不是終點,而依託開源技術而生的開源社群既然動用了人力物力財力,必然也承載著自己的企業使命。

如在《開源社群運營經驗分享(一):我們為什麼要做社群?》中所言,我自己所運營的開源社群對於企業的作用

因為社群運營工作多且瑣碎,反覆遇到一些問題以後,不免會有些煩躁和抱怨,比如使用者這麼笨,這麼簡單都不會操作?他怎麼這麼懶,文件不是都有嗎?怎麼又問重複的問題?

可能會有小夥伴說“不就是一個小小的社群運營,至於搞得這麼複雜嘛”,越是難以量化、不被重視、承載誤解的工作,越需要自己去釐清眉目,才能避免做著做著失去了工作的熱情,陷入機械的重複中。

而有了定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能給公司業務帶來什麼價值以後,面對該做的事情,你會有自己的標準去判斷優先順序;面對一些突然而來的dirtywork,你才知道如何巧妙的拒絕。

有了定位以後,不管是按照KPI還是OKR拆解和制定一版運營規劃,和上級對齊自己的工作內容。這樣既可以體現你的工作態度和能力,也便於你去爭取工作所需的資源。

03 開源社群運營,分級、分類、分階段

1. 要站在使用者視角

資源永遠是有限的,而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在將有限的資源利用最大化。除去顯性的金錢與物料,你的時間也是極其寶貴的資源。

1. 要站在使用者視角

海王或許有,但即使是最優秀的時間管理大師,也絕對不會同時應付超過150個人(鄧巴數,即150定律: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路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

同時,你會發現這個世界遵循著帕累託原理(又名28定律,即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80%的人消費著20%的人生產出來的內容,20%的人佔據著這個世界上超過80%的財富(這一趨勢只會越來越極端,比如5%的人佔據著世界財富的95%)。

2. 明確開源社群的內部定位

開源社群不過是世界的一個縮影,20%的使用者創造80%的價值,20%的客戶創造了80%的利潤。作為一個運營,也需要花費80%的精力去服務20的優質使用者。

使用者分層是按照重要程度、貢獻價值等標準來劃分,有比較鮮明的等級差異(沒有到不尊重,只是指投入程度和運營優先順序的差異)

2. 明確開源社群的內部定位

一般來說,我們會把使用者按照貢獻價值從高到低分為以下五種:

名人使用者:行業大佬、學術權威等,平時不怎麼發言,但可以為社群權威性背書,必要時也能為合作牽線搭橋

貢獻使用者:資深開發、技術大牛等,可以貢獻程式碼方案

活躍使用者:一般的技術開發者,氛圍擔當的同時可以解決一些基礎問題和提建議

普通使用者:反饋產品問題,參加社群的有獎活動

入門使用者:一般是學生,處於研究階段,最常乾的事情就是提問和薅羊毛

(以上數字只是示意,並非不同級別使用者的實際貢獻)

在於反哺產品迭代、為品牌傳播建立種子使用者群以及孵化商機,本質還是為商業化做產品和流量準備。

有時候也會被稱為「分層運營」,但我還是認為分類一詞更加清晰,因為分類運營沒有明確的等級差異,不存在誰高誰低。而「分層」本身就有高低之分。

1. 使用者分級運營

比如,同樣處於普通使用者層級的兩人,可能一個來自金融行業,另一個是零售行業的,他們的核心需求就不太一樣。

即使是小規模的社群運營,可能也有小几千人,如果對每個人投入都一樣多,最後大機率只會累死自己,還照顧不好使用者。

完成使用者分類以後,抽象出共性,再進行針對性運營即可。

80%是多數,但卻是次要的。

。使用者分層的判斷核心在於使用者對產品或者業務的ROI,以便後續根據預期收益投入相應的成本。

是隻聽過沒用過,還是剛安裝不會用,又或者是已經非常熟練到可以去教別人?這個部分相對複雜一些,涉及到使用者生命週期管理、使用者成長體系以及使用者激勵體系的搭建。

考慮到篇幅過長,將在下一篇中重點講述這個很多人好像明白但又容易搞混的部分。

2. 使用者分類運營

板栗,微信公眾號:南有板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2019年年度作者。專注網際網路營銷/運營/增長領域,擅長內容運營/社會化營銷/品牌營銷諮詢。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