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雙11預售李佳琦銷售額破百億,薇婭排第二,你“剁手”了嗎

今年的“雙十一”購物活動,來得比往年更早一些,預售活動已經開始了。

淘寶主播銷售榜顯示,

李佳琦10月20日,以106.53億元的銷售額位列第一,薇婭以82.52億元排名第二

。李佳琦和薇婭持續領跑,遠超其他主播。

下午4點到8點,薇婭4個小時,講解了341款商品,平均每42秒講解一個商品,李佳琦講解了252個商品,57秒介紹完一個產品。

有網友調侃道,難道就只有自己一個人經濟蕭條嗎?平時大家都在哭窮,怎麼一下子買了上百億呢?

雙十一活動,本身是為了省錢,但現在卻成為了“剁手大會”,買東西本身是為了開心,提升生活水平,但每年雙十一活動期間,卻要為了各種複雜的滿減規則做計算,下單以後還要擔心物流,擔心實物和圖片有差距,買的似乎不是開心,而是焦慮。

明明想要從這種焦慮中解脫出來,不再剁手了,但每每又忍不住,為什麼會成為這個樣子呢?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錨定心理”,指的是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思維會被第一資訊所左右,固定在某個地方。

雙十一最開始的賣點是打折,各種優惠層出不窮,但現在很多商品會出現先漲價後打折的情況,

為的就是給消費者丟擲一個高價的錨,以高價格作為參考時,雙十一的價格,就顯得非常划算了,會讓消費者產生一種佔了便宜的感覺。

“全場五折、12點後恢復原價”這些博眼球的標語,刺激著人們的心臟,讓部分人覺得,再不去買的話,就要錯過這個大便宜了,實在是太虧了,若是非常熱衷於這個購物活動的話,就會在從眾心理和錨定心理的雙重作用下,下單付款。

18世紀,法國有個叫做狄德羅的哲學家,提出了“愈得愈不滿足效應”,

指的是沒有購買某種物品的時候,心態還是比較平穩的,一旦購買了,反倒變得不滿足了。

買了衣服想要買個褲子來搭配,買了褲子又覺得以前的鞋子配不上了,擁有的越多,反而越不滿足。雙十一活動,便是利用了這一點,買完一件產品後,會推出一系列的關聯產品,消費者心中的“狄德羅”,便被激活了。

有的人買完東西后非常後悔,覺得自己衝動消費了,但有沒有想過,其實連這種衝動,都有可能是被設計出來的呢?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的一切喜好、行為都會被大資料給記錄下來,每一次瀏覽,都留下了印記,每一條相關推薦,都經過了嚴密的計算。

在龐大的資料面前,作為消費主體的個人,正在喪失著主動性,消費行為,便越來越失控了。

以智慧聞名於世的所羅門,在千年之前曾留下過這樣一句話:那些能控制自己的人,比佔據了一座城市的人更加偉大。自我控制意味著安全感,消費行為失控,便意味著挫敗感和焦慮,我們需要擺脫對物質的依賴,以更為理性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促銷活動。不是剛需的產品,哪怕打到了1折,買回來也是浪費。

現在透過直播間購物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大主播可以和品牌方談價,免去了中間的一系列環節,有的時候確實要便宜一點,但同時,直播帶貨也存在很多問題,李佳琦曾被中消協點名,因為他推薦的產品不提供售後服務,不久之前,薇婭因為田園主義登上過熱搜,產品標榜著健康低脂,但實際上只是在收智商稅而已。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不能迷信主播,在看完了主播的推薦後,還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一新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