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擺脫 Ubuntu、Debian,深度作業系統為什麼轉戰 Linux Kernel?

只有越來越往上,這才是國產作業系統的出路,也是 deepin 的未來。

受訪者 | 王耀華 作者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國產作業系統這條路,走了 40 年,經歷了傍人籬壁、鎩羽而歸,也立足於居安思危與當下的乘風破浪。

作為一家主流的中國 Linux 供應商,從 deepin 到 UOS,再從桌面到根社群,事關深度的最新動作,也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所在。近日,深度 deepin 不僅帶來自研軟體包格式「玲瓏」、開源了一門自研程式語言 Unilang,此外也在不久之前宣佈將基於根社群理念全新打造 deepin 23 版本,並準備在此版本中脫離上游的 Debian,從 Linux Kernel 開始構建。

對此,我們也不禁好奇,deepin 動作頻頻的背後,對於國產作業系統的建設有著什麼樣的想法?全新自研的軟體包、程式語言又該如何突圍?放棄 Debian,會為 deepin 的生態帶來什麼樣影響?懷揣著種種疑問,我們與深度開源中心社群負責人、統信桌面作業系統產線總經理王耀華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分享穩中求變的 deepin 的蛻變之路。

王耀華 統信軟體開源社群中心負責人

國產作業系統邁入“好用”的初期

放眼國產作業系統的多年發展,如果以階梯式的路線進行劃分,王耀華表示:

從產品體驗上來看,自 2006 年核高基(核心電子器件、高階通用晶片、基礎軟體產品的簡稱)專案啟動到現在信創推廣,可以將國產作業系統的發展分為預研階段、可用階段、好用階段三個時期。當前國產作業系統處於好用階段的初期,在生態建設、安全體系建設、相容性體系建設等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從技術架構上來說,國產作業系統正在從跟隨階段轉入為自主創新階段,在前一個階段我們主要滿足了產品可用的要求即可,跟隨上游 Linux 社群對發展沒有太大影響。如今在市場產生了好用的需求後,我們需要在系統架構、底層技術、工程能力等方面有自己的建設思路,而根社群就是這種思路的具體承載。

作為早期摸著石頭過河的作業系統廠商,deepin 便是歷經預研階段和可用階段,以及跟隨階段的創新產物。如今 deepin 的全球下載量超過了 8000 萬,支援全球 33 種語言,在全球 35 個國家擁有 100 餘個映象站點。

當下,deepin 宣佈即將在新版本中使用 Linux Kernel,這不是它最後一次“操刀”變革,當然,也並不是第一次。

deepin 第一折:從 Debian 到 Ubuntu

最早或要追溯到 18 年前,那時的 deepin 還不叫 deepin,而是 Hiweed Linux。早期的 Hiweed Linux 在 0。7 版本之前主要是基於 Debian,而後從 Hiweed 1。0 開始,才改為由 Ubuntu 定製而來的版本。不過有些遺憾的是,該專案曾經因為一些原因短暫地暫停開發。

Hiweed Linux

直到 2008 年,其正式更名為 Linux Deepin,併發布了深度作業系統的第一個版本,彼時該系統是基於 Ubuntu 進行二次開發,也可以將其視為是一箇中文字土化的 Ubuntu,遵循了「免除新手痛苦,節約老手時間」的願景。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技術選型,王耀華透露,“是因為它在快速發行和版本穩定之間取得了一定的平衡,加上背後的 Canonical 公司的推廣,Ubuntu 相較於其他 Linux 發行版已經有了一定的流行度。當時 deepin 的使命主要是把 Linux 引入中國,做了一系列的本地化相關的工作,所以基於 Ubuntu 算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

摸索之初,deepin 便採用了開源的方式進行。當談及在開發者之間爭議比較大的「國產作業系統是否需要從零開發」問題時,在王耀華看來,從理論上來講,國產作業系統應該是由國人設計和開發,並且能發展出強大的自有生態,最終實現技術體系自主創新。不過,這是國產作業系統發展的最終目標。在那個 Windows、macOS 橫行的時代,國產作業系統的發展肯定也會經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階段,這個階段我們基於開源社群的成果,快速發展使用者。

在這樣的模式下,依靠開源不斷擴張的 deepin,在不斷地“反哺”上游開源社群的同時,也逐漸從社群團隊積累了屬於自己的全職開發團隊。

deepin 第二折:放棄 Ubuntu,選擇 Debian

當時間來到 2014 年,可以說這是 deepin 新徵程的起點。這一年,Linux Deepin 更名為 deepin,deepin 團隊開發了全新深度桌面環境(DDE),還有音樂播放器、影片播放器、遊戲中心、軟體中心等系列軟體。也是在這一年,deepin 開啟了落地實施商業化的探索。

“在此之前,deepin 基本上不做商業化內容,團隊清一色的研發人員”,王耀華說道,“開源文化實際上是一種技術文化,有點類似我們熟知的工程師文化,所以會有一些’理想‘的成分在裡面。那時只有一個想法,做出最牛的 Linux 桌面,實際上有一點理想主義,但這是當時在國內做開源普遍的一種情況”。

後來隨著公司規模的穩定,以及深入基於 Linux 技術,進行 deepin 發行版的定製, deepin 也有機會開始做一些商業化的專案時,2015 年,deepin 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要脫離 Ubuntu,開始基於 Debian。

這一決定的背後,有業務的需求,也有遇上痛點的無奈。王耀華表示,“有一段時間銷售頻繁接到電話說有些客戶總是無法訪問系統倉庫,經過排查,我們發現原來是基於 Ubuntu 的某個倉庫因為 EOL(生命週期結束)被刪掉了。”

這件事情也讓整個 deepin 團隊意識到:系統底層掌握在別人手裡是不靠譜的。於是,deepin 團隊便下定決心要在下一個大版本中向更加開放和自由的上游過渡。

2015 年,在 deepin 15 中,該團隊正式遷移到 Debian,採用半上游半自主維護的狀態支援系統更新。

deepin 第三折:不斷向上,往 Linux Kernel 過渡

經歷了 7 年的沉澱與打磨,2022 年 5 月,深度社群重磅宣佈將脫離 Debian 社群,基於 Linux Kernel 打造 deepin 系統,不依賴於上游發行版。

對此,王耀華表示,“作為一個作業系統公司,對系統的架構設計和底層技術的掌控一直是 deepin 長期所追求的,所以它遲早會發生。只是最近一方面是外部環境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確實有了一些想嘗試的想法,所以就在這個時間點提出了基於 deepin 社群打造中國桌面作業系統根社群的計劃,想擺脫對上游 Linux 發行版的依賴,直接基於 Linux 核心和上游元件來構建 deepin 系統,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步將我們對作業系統的架構想法融入進去,實現系統結構創新。”

當然多年的積累,想要一時的“脫離”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挑戰也無法避免,王耀華認為主要來源兩個維度的壓力:

一個是技術層面。做根社群需要對系統底層技術有比較深厚的理解,雖然 deepin 在這麼多年裡面持續成長,但還是要承認對系統每個元件完全掌控是做不到的,deepin 的做法是分層分類,對於不同層級的系統元件採取不一樣的態度,最核心的一定要自己吃透、次級別的做到可維護、更次一級的仍然基於開源社群成果等;

另一個是期望層面。很多人對國產作業系統和根社群的期望還是比較高的,但做根社群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比如國際上知名的 Debian 社群,早在 1993 年就基於 Linux 發行了第一個版本,發展到今天,開發者數量與質量都達到了一定的規模,短時間我們希望達到同樣的狀態比較有挑戰。所以我們需要戒驕戒躁,繼續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前行。

不過,截至目前,deepin 已經踏出了第一步,在今年 8 月 15 日,正式釋出了 deepin 23 Preview 版本。

在這一版本中,deepin 帶來了自研的獨立包格式“玲瓏”。之所以取這個名字,王耀華解釋道,它採用了沙箱技術,就像是把應用軟體放到了一個盒子中執行一樣,同時我們又希望專案命名更具中國特色,很自然就聯想到了“玲瓏寶塔”,所以取了其中的“玲瓏”二字。

簡單來看,“玲瓏”實際上與近幾年在雲計算領域非常火的容器技術有非常強的相似性,它在底層採用 Linux 核心提供的 namespace 技術,為應用執行提供了虛擬化空間,使應用執行環境可以做到自包容或者嵌入在應用和執行系統之間,最終使得應用軟體的執行環境和底層作業系統相互分離,避免了傳統包格式(如 rpm、deb)在應用安裝、解除安裝時對作業系統的影響,使得應用軟體和作業系統可以解耦合。

除了“玲瓏”軟體包格式之外,deepin 也自研了現代的通用目的程式語言 Unilang(https://github。com/linuxdeepin/unilang),能夠有效、靈活地開發桌面環境應用,統籌解決現有不足的新的方案中的語言部分。

在逐步擺脫對上游發行版的依賴之際,deepin 自身也正如王耀華及其背後的團隊所希望的那番,「相信國產作業系統也會經歷“完全從零開發”階段,因為對於複雜工程來說,只有自己下場動手才可能對其完全摸透,這是我們實現技術體系自主創新的必經之路」。

據王耀華透露,今年下半年預計還會再發布 2-3 個 deepin 23 的階段性版本,我們預期將在明年上半年可以正式與全新的 deepin 23 版本見面。

開源對國產作業系統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回看過往 18 載,開源實則貫穿了 Hiweed Linux、Linux deepin 到當前 deepin 的整個發展歷程,現在隨著國家政策、資本入場等影響,開源從原來的無人問津變成了“香餑餑”。

相比過去依靠閉源模式成功的 Windows、macOS 等系統而言,開源存在更多的優勢,如降低開發成本、減少市場成本、提升開發效率、降低獲客成本、提高夥伴互信等。不過,開源也可能存在創新跟相容的衝突、安全性的顧慮、需要設計不同的商業模式等缺點。

王耀華認為,基礎軟體開源是大勢所趨,開源的平臺相對於閉源的更容易獲得客戶、生態夥伴的信任,在標準建設相對緩慢的情況下可以快速形成事實上的標準,推動平臺生態建設,這對於作業系統根社群的生態建設是至關重要的。而根社群的構建,不管是基於產業視角還是從作業系統供應鏈安全的角度,根社群的建設都是必要的。

這也是今年 5 月,統信軟體宣佈,將以深度(deepin)社群為基礎,建設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桌面作業系統根社群,打造中國桌面作業系統的根系統的主要原因。王耀華表示,“基礎開源軟體要想走向全球化,最關鍵的還是要建立自身的產品優勢,實現技術創新,因此如果不自己成為根,始終依靠在別的根下,對方定好框架,就只能在其基礎上生長,無法更好的實現創新,走向全球。同樣地,開源軟體供應鏈安全只有從“根”上做起,才能實現資訊產業長久安全的發展,只有不依託國外主導的發行版或社群,從 Linux 核心、開源專案、自研專案元件開始構建一個自主的根社群,才能掌握開源作業系統的發展權、上游社群主導權。”

不打無準備之仗

雖然正如上文所述,國產作業系統目前已經步入好用階段的初期,但是要想追趕上生態、技術均已完備與成熟的系統,讓根社群真正紮根生長,王耀華從以下維度分享了一些建議。

作業系統的未來走向

第一點,如今國際大廠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與積累,與國內作業系統廠商處於不同的階段,前者有相對充足的資金去試錯創新,對未來的趨勢把控會更好。當前他們主要聚焦在四個方向上:一是互動創新;二是多端融合,包括 PC、手機、平板多個終端實現聯動與融合;三是生態相容,如微軟的 Windows 已經在相容 Android、Linux 的生態;四是在安全層面投入力度很大,如不少公司加碼 Rust 程式語言等等。

基於以上,也是國產作業系統廠商需要不斷學習,以及持續追趕和超越的方面。

在產品創新和技術實力上迅速發力

第二點,「國產替代」是一個過程,並不能一蹴而就。實際上,現在已經有不少黨政機關、央企國企和個人使用者在日常中使用國產作業系統。相比過往,也有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開始關注到國產作業系統的崛起,不久前 CSDN 釋出的《2021-2022 中國開發者調查報告》中有 67% 的開發者推薦嘗試使用國產作業系統的資料便證實了這一點。

毋庸置疑,國產作業系統市場發展很快,而我們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把產品創新與技術實力做好。一方面,讓使用者知道和了解國產作業系統的產品之後,能用得舒服、放心;另一方面,要解決使用者關心的問題,洞察和滿足使用者的關鍵需求。保障作業系統在日常好用的基礎上,藉助“替代”的勢能,達到實際使用效果與市場宣傳聯合。

只有這樣,才能讓使用者認可國產作業系統。

做好人才儲備

第三點,作業系統研發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當前國內在這方面的人才非常稀缺,直接具備相應能力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在進行招聘人才時,王耀華表示,更多的是看應聘者的態度和潛力,是否在產品和技術研發上有長期的追求,是否有足夠靈活的頭腦來應對複雜的工程問題。另外,對開源文化的熟悉程度,也是在挑選開源社群人才時額外會注意的一點。

從自身經歷而言,王耀華感慨道,「做技術這麼些年,我最大的感受是技術都是經驗沉澱出來的,很多研發人員之所以停留在原地打轉主要是不能打破舒適區,總是想“抄近道”,多年工作經驗看似豐富實際上沒有沉澱。我看到身邊的技術牛人無一例外都是敢於解決難題,不挖到根因誓不罷休,一通百通,在這個過程中逐步達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