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使用者分析,看這一篇就夠了

編輯導語:有時候,我們做使用者分析,資料倒是列了不少,但是很多隻是簡單地歸類,分析沒有落到實處,對我們絲毫沒有用處。那麼使用者分析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夠有用?作者從策略層和執行層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經常有同學抱怨:我們公司的使用者分析做得太挫了。雖然資料列了很多,可都是簡單的把使用者按新老分個類,然後對比下性別、年齡、活躍時長、付費的差異就結束了。最後丟一句“新使用者搜尋功能用的少,建議搞高……”這分析完全沒用處呀!使用者分析到底要怎麼做才有用?今天系統解答一下。

首先大家要明白:簡單的拉個交叉表,丫就不叫分析,丫就是一張表而已。做資料分析,要有清晰的目標和可落地的細節才行。在使用者分析領域,則是分成了策略/執行兩大類專題。

一、策略層使用者分析

在策略層,使用者分析要著力解決三個核心問題:

重點使用者是誰:我的業務,依靠少數高層次使用者,還是大量低層次使用者?

獲得使用者方式:我的目標使用者,是透過篩選得到,還是透過培養得到?

投入產比比測算:獲取/培養一個合格的目標使用者,需要多久,投入產出比多少?

問題一,是事關業務成敗的關鍵。因為高中低使用者層次,需求天生不同。如果選擇滿足少數高層次使用者,意味著一定有非常高的新使用者流失率,一定要提供足夠有吸引力的,讓普通人望而卻步,讓有錢人顯得足夠尊貴、足夠爽的產品與服務才行。如果選擇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薄利多銷是必然的(如下圖)。

很難有一個業務滿足所有層次人的需求,必須有所取捨。在業務到一定規模之前,得先服務好某一個群體,才能建立品牌形象和口碑。因此,使用者價值分層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並且不能光看實際使用者的資料,還得和目標群體做對比,來判斷是否打造的品牌還不夠高階,還得再加碼。

問題二,是設計執行方案的思路來源。並非所有的客戶都能培養,很多高階服務,比如金融、汽車、房子、商業投資、甚至美容保健,天生需要高階客戶才能受用的起。此時只能做篩選,大浪淘沙的從大量新使用者中,挑選出符合目標的。而零售、餐飲等行業既能走培養忠實使用者的路線,又能走高階路線,此時就得業務方自己很清醒:我到底要做培養,還是篩超高階使用者。

在資料上,觀察培養與篩選的區別,主要看使用者的需求是否會隨著與我司關係深入而增加,以及能否被我司營銷行為影響。如果經過長期相處與反覆投放,都很難提升使用者表現,則說明至少在當下我司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使用者是無法被培養的。如果有某些措施能明顯提升使用者表現,則說明這個手段是好的培養手段。

問題三,是設計執行方案的尺子。給使用者的補貼不可能無休無止,底線在哪裡,要考獲客/培養使用者的投入產出比測算。

如果使用者行為本身發生的很隨機,則測算可以簡化。比如啤酒、瓜子、礦泉水一類零食,使用者購買可能完全是臨時起意,沒啥深入思考,也沒啥忠誠度可言。此時只靠按單次廣告投放核算成本即可。只要每次投出去的商品能賺錢就行。

比較有挑戰的是需要培養才見效的使用者。比如做美容,可能頭三次都是為了吸引使用者充卡加會員做的體驗服務,收費很少,只有在體驗期充卡的才能賺回利潤。這時候就得把握:有多大比例使用者轉化,轉化使用者利潤是否能覆蓋體驗使用者的成本。

解決了策略問題以後,彙總的輸出成果就是一張使用者價值分佈地圖(如下圖),在這裡要清晰的展示:

我依靠的使用者群體是誰,有多大商業價值?

使用者成長軌跡是什麼,獲客以後多長時間能達成期望產出?

使用者成長關鍵節點是什麼,節點上業務動作是啥,往下一階段的轉化率/留存率是多少?

回答完這三個問題,策略層面就算做的差不多了,可以探討執行層面了。

二、執行層使用者分析

到了執行層面,使用者分析反而變得簡單了。因為在執行層,核心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讓使用者響應我的策略。一條具體的策略,比如“促進使用者二次消費”,落實到執行層,就是具體的:

在什麼時間(看自然時間 or 使用者生命週期時間)

用什麼渠道(站內廣告頁、站外廣告、簡訊……)

用什麼文案(利益型、感情型、蹭熱點型、……)

搭配什麼商品(同類商品、關聯商品、熱銷商品……)

給多少優惠(積分、禮品、優惠券……)

這一整套資訊推送到使用者身上,之後期待使用者能產生響應(如下圖):

在執行層,更多是大量的響應分析,看我的運營手段,是否能達成目標。如果只看一次推送的響應,收穫會很小。如果把圍繞同一目標的歷次執行擺在一起,就能發現很多規律。比如下圖,針對使用者首單購買,講多次推送列列清單,能發現更多問題。

此時,可以利用歷次資料,同時給使用者和業務打標。

使用者標籤:活動偏好、促銷敏感度、渠道偏好、內容偏好

業務標籤:XX渠道/內容/產品,更容易吸引XX型別使用者

這些標籤是可以直接指導業務行為的。在已知使用者偏好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按標籤組合,生成運營策略,所謂的自動化營銷(Marketing Automatic簡稱MA)就是這個思路。

也可以把一個使用者群體的所有標籤擺在一起,看群體需求。比如發現高價值群體都更偏好某一類產品,則可以相應開發搭配產品、升級版產品。

也可以基於執行層的結果,反向影響策略。比如原來使用者成長軌跡裡,在1個月左右有明顯轉折。經過運營操作,使用者生命週期已延長,到3個月,但響應成本也在增加。此時可以考慮在第2、3個月,階梯性增加高利潤產品推送,來彌補成本損失,保持高收益。

小結

什麼很多公司的使用者分析做不出東西來,原因已經很清晰了。

沒有策略層分析,每次都用性別、年齡、累計消費、活躍這些簡單分類維度劃分使用者,把各種型別混雜在一起看平均值,模糊了重點。

沒有策略指引,執行層做的非常散,總是針對一次次零散活動搞評估,不注意圍繞一個目標多測試幾次,也沒有同一群體多次活動對比。

沒有標籤積累,總是零散的看各種資料,不沉澱標籤,不驗證標籤。雖然看似做了很多,但缺少表現穩定的標籤。

這樣總是沒頭蒼蠅一樣,肯定沒結論積累。當然,不見得每個公司的運營,都能很清醒的先定策略,再做執行,再覆盤積累標籤。很多公司的運營,也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看著活躍低了就上大轉盤,看著新人少了就砸一波流量,看著轉化低了就猛發券。這樣在執行層做出來的事情很零散,對積累資料經驗是很不利的。

但是作為資料分析人員,策略層的洞察是不依賴執行的,完全可以自己多做,這樣加深了自己的策略認知,再回頭看執行層的資料,也更容易得出結論來。看到這,肯定有同學想看:使用者標籤到底怎麼打。

#專欄作家#

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學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諮詢顧問,在網際網路,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資料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