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IBM混合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企業數字化轉型,首先應該是一種“認知”革命。能夠認清自己的需求,不盲從,不跟風,從業務的視角,重建對數字化的認知,這是當今的企業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比如最近流行的“下雲論”,很多企業在盲目奔向公有云之後,又逐漸開始將部分業務“下雲”,這本質上就是一種對數字化的錯誤理解,忽略了業務與雲的關係。

也有相當一部分傳統企業,過分追逐雲原生模式,而忽略了自身業務的痛點,它們強調了“雲”本身,而沒有從企業自身的視角去進行轉型的規劃,也因此踩到了許多坑。

雲不是萬能的,是手段而不是結果,企業不應該因為上雲而上雲。

那麼,要如何從業務的視角,重新選擇一條雲轉型之路呢?

混合雲轉型的挑戰日益嚴峻

從客戶的視角來看,企業經歷了過去幾十年資訊化建設過程,如果推翻重來,直接把工作負載全部搬上公有云,無疑會帶來效能、安全和成本的多重挑戰。而混合多雲的節奏,則是根據企業所處的階段和相關工作負載的特性來選擇適合的IT基礎設施(包括本地設施、私有云、不同廠商的公有云或者是邊緣),混合多雲是站在客戶視角的雲轉型方法。

今年9月,獨立研究公司Harris Poll進行全球調研併發布的《IBM企業轉型指數:雲現狀》報告顯示:全球71%(中國82%)的受訪高管認為,如果沒有切實的混合雲戰略,就很難釋放數字化轉型的全部潛力。

IBM 副總裁、IBM 中國總經理 繆可延

IBM副總裁、IBM中國總經理繆可延表示,混合雲的方法已經成為眾多客戶數字化轉型的共識。但從報告來看,只有不到1/4的企業能夠全面管理其混合雲環境,企業的混合雲轉型還面臨重重挑戰。

首先,是技術能力不足。企業數字化轉型,萬變不離技術。從企業自身技術團隊的建設,到與技術型的服務生態融合,再到企業IT架構的持續演進,技術就是企業數字化的“根”能力。報告也顯示在中國,有近58%的受訪企業承認缺乏把生態合作伙伴整合到自身雲環境的關鍵技術能力。

第二,網路威脅日益嚴峻。隨著數字化進入深水區,越來越多的業務和資料上雲,安全事件也隨之激增,我們看到2022年有大量企業被勒索病毒和資料洩露的問題所困擾,單個數據洩露事件給企業造成的平均經濟損失高達435萬美元(過去兩年增長了13%)。59%的受訪中國企業認為網路威脅是其生態系統創新的一大隱憂,阻礙了他們將生態系統合作伙伴整合到自身雲環境的步伐。

第三,監管和合規性的隱患頻頻。這是一個會隨著企業規模越來越大,而變得越來越嚴峻的難題。我們看到很多邁向全球化的企業,因在海外受到監管和合規的制約而步履蹣跚。

例如,在金融服務領域,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一致認為,滿足行業合規要求迫使他們放緩了全面實現雲目標的步伐。這些挑戰在新加坡、中國、印度和日本等地尤為普遍。

從提供企業雲轉型技術和服務的角度來看,業界對IBM的認知似乎過於片面,相比於公有云廠家,IBM到底是不是過於保守?

實則不然。

繆可延表示,“企業雲戰略會越來越多地與企業業務掛鉤,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有企業會把一些工作負載從公有云遷回私有設施,會選擇‘下雲’。在螺旋式的演進過程中,企業已經發現混合雲不僅能夠解決效能和技術生態的問題,更是在網路安全性和合規性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混合雲避免了客戶被單一雲供應商鎖定的風險。”繆可延說。

“主機+雲”重歸主航道

混合雲的價值在於解決了單純私有云或公有云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公有云賦予業務最大的靈活性,但合規性要求和安全性難以滿足;而私有云兼具敏捷和可控,但運維壓力則留給了客戶。

從客戶的視角,混合雲當之無愧是未來十年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架構,這也是專注於企業服務的IBM,選擇全力投入混合雲戰略的原因。繆可延說,“IBM的戰略一直很堅定,我們認為混合雲和人工智慧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向,我們會在這條路上伴隨客戶和合作夥伴越走越穩,將技術價值轉化為業務價值、攜手共創更多的行業領先應用。”

IBM釋出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當季營收總額達141億美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5%;過去12個月來混合雲的營收達222億美元,年增長20%。當季軟體業務(包括混合雲平臺與解決方案、交易處理平臺)營收為 58 億美元,按固定匯率計算上升 14。2%。其中混合雲平臺與解決方案、紅帽、自動化、資料與人工智慧和安全業務營收“全線飄紅”。值得一提的是,混合雲基礎設施,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了41%,其中,IBM zSystem主機業務的營收更是按固定匯率計算大漲98%。

IBM以出色的業績表現,證明自己不僅仍處於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賽道,更是混合雲市場的領導者。基於對市場和客戶需求的洞察,IBM給出了企業雲轉型的預測。

不出意外,主機+雲將重回我們的視線。

更多的企業會意識到,主機和雲不是選擇題,而是加法:主機+雲,即透過戰略性地將雲與主機結合,獲得更優的創新、速度和安全優勢。其實,我們已經從IBM財報當中的IBM zSystems主機業務的暴增,意識到這樣的結果。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一項名為《混合雲平臺的優勢》調研揭示,採用全面混合多雲平臺技術及運營模式所實現的價值,是採用單一平臺、單一雲廠商所能實現價值的2。5倍;不僅如此,集成了 IBM 主機能力的 IBM 混合雲轉型方法,則可將所實現的價值提升至單一公有云方法的5倍。顯然是這樣的效率倍增,激發了客戶的需求,也讓IBM堅信主機+雲能夠代表對效能、安全和合規有很高要求的特定行業雲轉型的下一站。

事實上,主機+雲的“走紅”,也代表了企業對安全穩定性的高標準。因此,第二個趨勢就指向了全面安全策略,透過構建安全的生態系統,做到全面瞭解混合雲環境中的資料,為未來的威脅(如量子安全挑戰)做好準備;同時,合規化和可持續發展,也自然成為了未來企業雲轉型的重要趨勢之一。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只有洞察了趨勢,才能圍繞趨勢,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服務。IBM對混合雲提供的不僅是一個平臺,還包括很多“最後一公里”落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客觀地說,這是IBM混合雲戰略發展的必然,幫助客戶實現從技術到業務價值需求的最後一公里,本身就證明IBM能夠更好地理解客戶需求,解決方案只是一種表現,在其背後是IBM混合雲全面能力的價值體現。

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技術銷售總經理陳國豪表示,IBM Cloud Paks是可以為不同IT領域提供AI能力的平臺,基於強平臺,IBM在AI驅動的業務場景下,總結出優秀的方案,從IT到業務,幫助客戶解決最後一公里的業務問題。

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技術銷售總經理 陳國豪

例如,能夠幫助解決企業綠色可持續性難題的資產預測性維護和智慧管理平臺IBM Maximo,可以對接多產線多系統資料,透過AI及自動化保障生產,降本增效,並賦能雙碳減排;能夠很好地解決企業降本增效難題的業財一體化績效管理平臺IBM Planning Analytics (PA),可以跨部門跨供應鏈自動化拉通資料,實現產銷協同,透過AI實時預算測算;IBM AIOps平臺則結合了智慧化的應用效能可觀測性產品Instana、以及Turbonomic和QRadar的能力,能夠在混合多雲環境觀察應用實時狀態,自動資源最佳化,透過AI對故障進行預測並推薦自動化排障方法,國內很多金融、零售業、製造業企業都會用到,可以為企業提供安全的混合雲資源管理、安全運維和智慧運維的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整合IBM Qradar與IBM儲存的能力,透過AI 驅動的安全洞察和多級高效能儲存,可以為企業構建全面可靠的資料基礎設施,可提供全自動空氣隔離的不可篡改的備份,讓企業客戶可以最大限度免受勒索病毒的困擾,或者在受到攻擊之後可以快速恢復資料。

“無論是提供綠色可持續的算力、智慧資產管理和預測性維護,資料與AI賦能的業財一體化績效管理平臺,智慧化的IT運維,助力企業實現混合雲環境下的安全、彈性、高效能的資料儲存,這些都是IBM幫助客戶走好最後一公里,解決業務問題、帶來業務價值的乾貨,背後都是由IBM Cloud Paks 和紅帽OpenShift來支援。”陳國豪說。

而在客戶成功方面,IBM早已深入到行業客戶的業務場景。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客戶成功管理部總經理朱輝表示,“IBM的目標是攜手共創,把我們最新的技術能力,落到客戶具體的業務場景當中,和客戶以及他們的合作伙伴攜手共同創新,解決他們所想要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IBM也看到在當下企業數字化轉型和上雲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IBM從不迴避這些挑戰,期待和企業客戶一起直面挑戰,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IBM大中華區科技事業部客戶成功管理部總經理 朱輝

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資訊產業變革,數字經濟已成為當前最具活力、創新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態,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增長極之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當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要佔GDP比重達到10%。同時,IDC也預測,2022-2024,企業數字轉型投資的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6。5%,到2024年底,將佔所有ICT投資的55%。

這意味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將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旋律。無論數字化的前途有多少困難,但IBM混合雲以客戶視角為出發點,為企業帶來技術創新、安全穩定和合規的雲。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