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AIGC已成內容生產變革者,人機共創時代來臨

12月中旬,《Science》公佈2022 年度十大科學突破評選結果,AIGC榜上有名。頻頻出圈的這一年,AIGC成為非科技圈都在關注的熱門話題。得益於大眾對AI作畫的新鮮感,AI進軍人類創作領域的速度大幅加快。AIGC場景下,AI繪畫只是人工智慧的牛刀小試,文字、影象、影片多模態生成方式初見成效,正默默地改變著人與AI的共創模式,你感受到了嗎?

市場需求催生智慧化剪輯

如果說AI繪畫趣味性更強,那麼圖文轉影片工具則體現了更多實用性。2019年是短影片爆發的一年,大環境影響下,抖音、快手抓住機會,搶灘佔地,成為不可撼動的短影片兩巨頭。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第50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提到,我國短影片使用者規模達9。62億,較2021年12月增長2805萬,佔網民整體的91。5%。從變現角度來看,2020年開始,快手官方報告顯示,平臺已連續三年每年幫助超2000萬用戶獲得收入;截止2022年6月,抖音官方接單平臺巨量星圖已有超200萬創作者、超1500家MCN機構、超1000家服務商入駐,品牌與客戶數量累計達190萬。

短影片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全民創作的熱情,成就感與收益成為創作主要動力,因此衍生的就是高效生產內容的需求,降本增效是永恆的話題,人工智慧的入局,徹底改變了內容生產方式原有模式。

從PGC、UGC到AIGC,內容生產方式實現真正變革。透過深度學習的AI能夠實現專業內容工業化,專家的獨特性降低、專業內容坐上流水線快速產出。智慧化剪輯使得創作門檻再次降低,實現從文字到影片的一鍵輸出,輕鬆擴大創作者的覆蓋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並不是AIGC的終極階段。不斷增加市場需求與日漸成熟的AI技術同時促進了AIGC的擴張,可以預見的是,未來AIGC將由現在的人機共創轉型為AI獨立完成原創內容。

多模態生成方式尚未成熟

海內外科技及網際網路公司都瞄準了AIGC這個熱門賽道,海外不僅有科技巨頭谷歌、Meta、微軟,還有剛剛憑藉ChatGPT火遍科技圈的OpenAI這樣的科技新貴。國內大廠不甘落後,阿里巴巴、位元組跳動、騰訊、百度火速推出旗下工具,跑馬佔地。此外,專注AIGC垂直領域的初創公司也不在少數。

雖然巨頭和新貴紛紛入局AIGC,但國內企業面臨投資環境和技術不足等問題,AIGC還停留在初期階段。以文生圖的AI作畫由於容錯率更低等優勢率先領跑,圖文轉影片效果卻呈現的有所不同。

以位元組頭條的剪映工具為例,匯入一段文字後,平臺更傾向於生成圖片組成的類似PPT播放的演示影片,而非影片素材組成的創意影片。且目前只支援匯入今日頭條文章連結,多平臺互動過程略顯限制。

2020年知識分享平臺知乎內測上線圖文轉影片功能,使用者可將已回答內容一鍵生成影片再次釋出。不過目前該功能在移動端已下線,使用者只能登陸電腦端操作。要注意的是,未在知乎釋出的內容無法使用該工具。

相比之下,專注AIGC垂直領域的工具適用性更廣一些。比如一幀秒創圖文轉影片工具,支援匯入百度百家號、今日頭條、知乎專欄、微信公眾號、微博連結以及自主文案。圖文轉影片時,平臺會優先匹配橫版影片素材,最終效果更加豐富、多元化。

一幀秒創圖文轉影片目前可以做到,匹配影片素材的同時,新增適合的背景音樂、AI主播配音及字幕,大大提高了短影片創作的效率,體現了AIGC的實用性。

內容創作者未來何去何從

每一次面臨技術變革時,人們都要討論一個問題:哪些人的工作將被人工智慧替代。正如當初機器代替紡織工人一樣,變革總是來的迅猛無聲,然而人類總能順應這種變化,發展出新的生存模式。正如《Science》頒發獎項後評價道,“這種現象,或許就像過去人類接受織布機、照相機等發明的過程一樣。”

當前AIGC場景下,人類擔任著校對、監督的工作。人機共創帶來的是內容批次化、高效化,AIGC勢必會替代一些基礎工作,人海戰術將不復存在,而且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人工智慧更激發著人類努力拓展自身創造力。

內容創作者要做的,便是加快與人工智慧的協作能力,將AI工具為自己所用。未來場景下,AIGC或將拓展出更多應用場景,當基礎技術不再是阻礙,內容創作者與人工智慧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值得期待。